在对抗疾病的生命通道里,医患关系到底何解?他用镜头做思考,求答案
闵行报记者 陈美玲 | 文
医患关系,一个敏感的话题。有人从中看到了转型时期社会关系的扭曲;有人从中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今天,小编要带您走近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镜头,和他一起寻找平凡的感动。
她蹲在地上,轻轻地招手,带着自然的笑容。如果不是身上的工作服和前景中拄着拐杖的病人,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这是鼓励孩子走路的妈妈,但她的真正身份是个护士。
支撑
胡嘉良说,这样的场景很多很多,他只是用镜头记录了其中的一个。“摄影带给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照片,让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胡嘉良退休前是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总监,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就是拿起相机,记录医院里的点滴。
1镜头里的感动
胡嘉良很早就开始拍照片,但以前拍的基本都是人文、风光照,未涉足医患主题。
2009年,他调到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是时,各种传播渠道经常可以看到医患关系紧张的报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胡嘉良深感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相机,利用业余时间和各种工作机会,拍摄了大量反映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状态的照片。
住院百岁老人过生日
至今,胡嘉良已有十多幅作品获得各种奖项。他说,这得益于闵行区医务工会为医务职工搭建的“天使影像”交流平台,得益于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最满意的一幅是《支撑》,这幅照片在2014年上海“尚医”摄影摄像大赛中获得了唯一的摄影一等奖,他还为此专门配了一首小诗。
一缕朝阳的林荫
一段医患的路程
护士微笑着,招手引领
患者支撑着,奋力前行
一句句鼓励的叮咛
一步步坚强的回应
你是我康复的力量
你是我陌生的亲人
你是我精神的寄托
你是我心路的支撑
我似乎听到了患者的心声
风景这边最动人
鱼在水瓜连藤
美好憧憬如旭日升腾
“我们旁边是绿地,每次上班经过,都可以看到护士带着病人散步,耐心地鼓励他们。”胡嘉良说自己经常停下脚步,享受这一抹感人的风景。几番之后,他就想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他拿着相机,拍下了这一画面。
十指连心
胡嘉良的作品还记录了很多其他的镜头,《十指连心》中护士帮老人剪指甲,《滴滴在心头》中输液室护士专注地工作,《帮老助残志愿服务》中护士给老人穿鞋,等等。
“除了理解和包容,我还希望这些照片,能够起到疗伤的作用。”胡嘉良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尽一份绵薄之力。
2感动背后的用心
照片如此感人,离不开胡嘉良的良苦用心。他有一个观点:照片未必是作品,但能打动人的照片一定是作品。
滴滴在心头
“全民数码时代,随便拿个相机,都可以拍照,但拍出来的很可能只是照片,不会吸引人。”胡嘉良说,有了拍摄想法,还要运用拍摄技巧,包括光影、构图、虚实等,让照片不只是照片,还是作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人,也才可能传播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在他眼里,医生(护士)和患者都是陌生人,但又要共同完成一件事,这就需要相互尊重,双方配合,彼此理解,交流沟通,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在胡嘉良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已不是纯粹的工作任务,还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帮老助残志愿服务
“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可以感动更多人。”胡嘉良认为,要拍好医患这个主题,首先心里要有医生和患者,再用心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发现平凡却感人的瞬间。
但他觉得这还不够。为了让照片的主题更为突出,胡嘉良常常为取什么标题而烦恼。他说,好的标题能让作品锦上添花。所以,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必须有一个好的标题,这是他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助医轮椅
有时候,他还会专门为照片配诗,写出自己当时的拍摄感受。所以,他的照片里,除了可以看到医务工作者平凡的工作细节,还可以看到胡嘉良的影子。
现在,胡嘉良已经退休了,但他说,他会继续拍摄,让更多的人看到正面的医患关系,也希望医患关系走入正常的轨道。
猜你喜欢
△ 31位闵行党政领导干部正在进行任职前公示,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你的《就医记录册》需要更换了吗?这条消息助你分分钟解决问题!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想与我们分享,欢迎联系我们。
联络邮箱:wx@mhbs.cn
(本期编辑 覃丛丛 陈美玲)
《闵行报》是闵行区委机关报,是您了解闵行经济社会发展、衣食住行社会动态的第一选择。“闵行报社”微信精彩内容每日推送,更有精彩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