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上海初中生名额,闵行“金童玉女”今晚亮相央视诗词大会
闵行报记者 方雨斌 实习记者 汪秋倩 谢攀之丨文并图
还记得侯尤雯吗?
这位来自文来初中、当时只有初一的女生,是去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从百人团杀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她的自信表现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月23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即将开播!
这一次,侯尤雯的两位同学登上了诗词大会的舞台。
他们是来自文来初中的
初一男生钱子昂
和初二女生李芸芸
全上海,此番亮相央视的仅有两位初中生,
全部来自闵行区的文来初中!
“和喜欢诗词的人在一起,感觉不孤独”
上海那么多初中生,为何选中他们两个?
原来……
在参加节目前,钱子昂和李芸芸都已是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
2017年10月,他们与其他获奖者一同受邀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上海地区参会选手面试选拔,并从各年龄段200多位选手中脱颖而出。
今年的诗词大会赛制较前两季又有创新,百人团被分为五大阵营。钱子昂年龄较小,被分在了少儿团,而李芸芸和爸爸一同出战,被分入家庭团。
李芸芸
整体上,两位同学对于自己的表现都还满意。“一开始我有些紧张,手速也慢,错过了不少机会。”钱子昂告诉记者,“后来也豁达了,抓住了最后一丝机会。”而李芸芸觉得,自己全程都挺豁达的,“但是爸爸的表现有点拖后腿。”说到这,她的脸上有一丝调皮的表情。
钱子昂
参加诗词大会,两个孩子都觉得是一次很有收获的体验。给李芸芸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北京录制节目的那两星期里,从酒店往返录影棚的大巴上大家都会玩起飞花令。“非常喜欢这种气氛,感觉一直沉浸在其中”。钱子昂和在诗词大会上结交的新朋友组了微信群,每周末大家还会聊天、视频玩飞花令。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钱子昂说:“和喜欢诗词的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不孤独。”
兴趣不论早晚,习惯需每天养成
结缘古诗文,两人的经历并不相同
李芸芸对诗词的热爱,来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在家里,她和爸爸还以对诗为趣。在参加古诗文大赛前,去年李芸芸和爸爸就曾以“父女档”一同上过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节目。
李芸芸与爸爸
“幼升小那个暑假比较无所事事,我随手拿了一本小时候父母买给我的启蒙版《唐诗300首》,一开始只是想看里面的谜语,没想到读着读着就读进去了。”李芸芸说,从那个时候起,她意识到自己喜欢古诗文,开始越读越多,父母也非常支持。
一开始她喜欢语言比较华丽的诗词,现在则更欣赏苏轼的诗词,文字中蕴含了人生态度,最爱的诗词就便苏轼的《定风波》。
钱子昂爱上诗词,更像是厚积薄发。原本是理科见长,后来在一次考试中发挥上佳,被选入学校的古诗文竞赛团队。倍感意外的同时,这样的肯定也让钱子昂渐渐爱上古诗文。但其实,钱子昂从小已经有所积累,现在讲起一些诗词,他还是会联想起小时候读过的诗词读本上的插画。
钱子昂是个颇有想法的男生,他把古诗文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即出名又写得好的,第二层是写得好但不出名的,第三层是生僻的诗文。“我现在在读的是第二层,如果以后从事专门的研究,会去钻研第三层。”
他还效仿和自己同名唐代诗人陈子昂以及南朝文人陆琼,给自己取字伯玉。他最欣赏的诗词是姜夔的《疏影》,“这首词比较典雅精致,在格律上特别美,又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钱子昂这样评价。
不仅课上会学古诗文,课外两个孩子也自己学。从六年级开始,钱子昂每天会背两首诗词:“背不出我就抄一遍,基本上就记住了。”现在他估计自己已掌握了1000多首诗词。睡前钱子昂也会读上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书,其中不少也与古诗文相关。初二课业相对更忙,但李芸芸也会每天抽空读一读背一背,更喜欢滚动着学习,时不时温故知新,自估诗词的量也有800首左右。
要做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人才
钱子昂和李芸芸,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一个个性张扬,一个婉约内敛;一个喜爱西方古典音乐,说到最爱柴可夫斯基时还会哼起曲调,一个喜爱中国古典音乐,感叹练喜欢的琵琶的时间太少……两个孩子性格可谓截然不同,但在老师的眼里,他们都是独具个性的学生。
李芸芸文静内向,话并不多,但她的班主任茅琳琳觉得,这个女生其实是外冷内热。“李芸芸是班上的组织委员,负责主持中队主题会,她拿起话筒落落大方,那种害羞就都不见了。”
茅老师说,李芸芸还很关心集体,刚进班级的时候,她看到教室里有不少植物,就从家里拿来了水壶,主动照护这些植物。茅老师的看法,也与李芸芸“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自我评价不谋而合。
钱子昂则是个能给老师带来深刻印象的学生,老师评价他记忆力很好,知识积累多,思维敏捷,思路比嘴巴还要快。班主任王垚老师还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钱子昂当堂就指出教材上有一个字的标音与古音有出入。
当然,钱子昂也不是个十全十美的学生,“他体育就不太好,以前体育课还会逃回教室看书做作业,有个学期因为体育成绩,还导致他的奖学金被降了一档。”王老师告诉记者,但钱子昂也在进步。“像前不久,他就缠着我教他打排球。练了一次还不算,自己还从家里带了一只排球来,天天中午都会练。”
尽管性格迥异,但钱子昂和李芸芸的眼里并没有只盯着古诗词,他们对自己有着同样的期盼——想做像许渊冲、钱钟书那样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人才。就像李芸芸说的,“整个人类的历史文化方面都有共通的地方”,或许这两位怀着“诗心”的闵行少年心中,也怀有同样的“远方”。
不少人感到好奇,为什么这些心中怀揣着“诗心”的孩子都来自文来中学?小编采访到了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文来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綦荆——
Q
文来初中是上海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十二连冠,连续两年都能有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进入诗词大会,有何诀窍?
A首先我们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借助古诗文大赛这样一个契机,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古诗文,而不只是针对竞赛。例如对刚入学的新生,老师在暑假家访时就会告诉推荐给学生一些古诗文篇目。
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我们整个语文教研组27位老师是一同上阵的,教学相长,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升。在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是把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我们还编写了古诗文读本,每年还会有专题的内容安排学习。
最后,学校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兴趣,使得每个有特长的孩子能够在学校这片森林当中充分发挥,因此在各个领域才会不断有孩子脱颖而出。
Q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新课课程标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进一步增加,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A这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不光是背一篇文章、读一篇诗这么简单,它里面所蕴含的东西非常丰富,比如说爱国、治国、治家、为人处世的道理等等。
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从古诗词中区汲取精神养料,这点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另外,文史不分家,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才有对我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一种自豪感。
古诗词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从小在孩子们的心灵播下文化的种子,这比讲一堆心灵鸡汤有益得多。
Q
现在学习古诗文的热度不断提升,但有些家长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A小孩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兴趣的激发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
我曾经看到过一次诗社的活动,父母带着孩子,都身着汉服,边品茶边诵读《滕王阁序》,文化的情绪在里头,孩子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比如,家长给孩子讲解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孩子不理解,家长可以用画画的形式去引导他,画一座山,画一只白鹭,加上丰富的色彩,孩子一定会感兴趣。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像你念一句我念一句,比比谁先背出来等。
我建议,孩子2-3岁起就可以慢慢接触古诗。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慢慢地孩子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吸收到了文化的养料,觉得自己也是有文化的人,话不能乱说,事不能乱做,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与建立也是非常有益。
猜你喜欢
△闵行年内将添45家社区智慧微菜场,网订柜取&自动售菜机……
△闵行各民办中小学招生数、报名和面谈程序、招生简章、主要变化……都来了
△价格比市场低30%,60%为蒸煮菜品,这家“白领健康餐厅”你去过吗?
(本期编辑 汪秋倩 崔松鸽 戎长春 袁玮 张金月 谢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