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in“吃货”来了!闵行的行道树下,出现了“撒了白芝麻的黑米糕”

点击蓝字关注👉 闵行报社 2019-03-29

闵行报社

置顶公众号,闵行人必备


闵行报记者 崔松鸽丨文并图


先出个考题考考大家:

城市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到哪去了?

不是填埋就是作地基;

枯枝落叶园林废弃物呢?

环卫工人们清扫之后,

最终归宿也是也基本是焚烧或埋掉。


最近它们作为一种新型合成材料

在闵行的行道树下率先使用,

打造一块1.2米见方的树穴盖板,

就能消耗掉一个篮球大小的建筑垃圾,



而园林废弃物经过处理,

自身体积可缩减90%。




tree & basketball

一棵树可“吃掉”篮球大小的一堆垃圾 


这种神奇的材料就是“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它利用可再生废弃资源,融入美观、绿景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改造的多个领域,因其透气透水的生态性,对构建低碳环保的海绵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区绿园所相关负责人吴凌峰告诉小编。


“撒了白芝麻的黑米糕”

固废变身树穴盖板


在颛桥镇繁安路的路边,工人们正在行道树旁边铺设这种混凝土砖,小编拿起一块,青砖上泛着白色的点点,那是没有被完全粉碎的石子,乍一看像是“撒了白芝麻的黑米糕”,仔细看,砖头里还有细碎的树叶或枝条,像琥珀一样镶嵌在表面。


   “黑米糕”长这样


上海特产,儿时的味道,吃货的心



“这种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来源是建筑固废和园林固废,就是建筑垃圾和枯枝落叶,经过特殊高压工艺处理,加上微量粘合剂制成”,上海市绿化指导站技术指导科顾汤华介绍,一个1.2米见方的树穴,铺设这种混凝土砖,可以“吃掉”0.33立方米、也就是约一个篮球大小的建筑垃圾,另一部分园林废弃物经过高压处理,可将自身体积缩小90%。如此一来,可大幅度实现垃圾的减量化。


一瓶水倒上去,很快就能吸收


据悉,闵行每年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高达800万至1000万吨,占全市的10%左右,体量庞大。之前的处理方式,要么填埋,要么作为地基,闵行体育公园里的翡翠山,主体结构就是建筑垃圾;而以往枯枝落叶废弃物基本是填埋和焚烧。


闵行体育公园一角


目前13个镇级建筑垃圾中转分拣点已基本建设完成并开展分拣预处理。华漕和马桥两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也在筹备中。部分建筑垃圾在尝试变身“海绵体双废透水混凝土”,多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条件成熟后会积极推广。


15项授权4项专利

用于海绵城市各领域


仔细观察,这种混凝土砖并没有那么细致密实,这也是它能透气透水的原因。区绿园所工程师余淦边介绍边拿了瓶矿泉水演示:“阴雨天湿度较大,太阳好的话马上就吸干,雨季可以做到透水而不积水,夏天太阳光强烈时,可以快速吸水;透水和保水性能较好,能产生大气循环,这跟目前上海倡导的海绵城市理念相吻合。”


海绵城市效果图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利用,因此这项技术获得15项专利授权及4项发明专利,并且应用前景广泛。


海绵城市示意图


考虑到其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保水率、吸音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木质纤维在混凝土内部不易腐烂等,区绿容部门将这项技术引入行道树穴盖板的应用中。


工人在铺设树穴盖板


繁安路200多棵行道树树穴盖板改造施工上周已经结束。“地下空间透气,对大树生长好;表面粗糙,下雨天不湿滑,保证行人安全。”区绿园所绿化科戴玉斌说,到底有多好,他们会持续跟踪。


期待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闵行引入此种材料也是推进生态建设的有益尝试。


小编听说

这种透水混凝土,之前横沥港绿道上也进行了部分试点。接下来,闵行区将在综合分析效果的基础上,逐步在其他道路上推广,并广泛应用于绿道铺设、广场地面等,“生态环保,让大地变得可呼吸”。


猜你喜欢



区长倪耀明:闵行要做上海“四大品牌”的一流承载区!


这位久病缠身、三级残疾的医生,为何有那么多忠实的病人粉丝?


专家分享3个细节:家长应该这样“边过日子边教育”!


“上海购物”闵行底气,这3个超酷的商业创新项目来了解下!


这个前所未有的“新三版”,正在闵行的年轻人中流行


这位闵行妈妈,为何东方卫视为她改造房屋、拍视频,艺人为她作曲?


(本期编辑  覃丛丛  陈美玲  汪秋倩 张金月 谢攀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