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醉酒诗百篇,画面太燃!如果给这些诗词配上乐唱出来……
要问最近热播剧《庆余年》里哪一段最燃?
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选范闲殿前斗诗这一段。
范闲为证清白,佯装醉酒吟诗,从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最后到“我醉欲眠卿且去”,在殿前惊艳众人,也震撼了荧幕前的观众,只想感叹一句:“中华诗词太美了!”
那如果给这些唐诗宋词配上乐唱出来,效果又会如何?
在闵行,已有这样的尝试了。闵行三中将经典诗词篇目配上昆曲伴奏,开发出唐诗宋词昆曲吟唱特色课程,还推广到区内多所学校。
唐诗宋词和昆曲,究竟能不能“混搭”?
闵行三中副校长俞露介绍说:“中国唐宋词曲原本就是唱的,但在流传中却留型失音。而昆曲作为‘百戏之祖’,传承了唐宋时期的音乐元素和歌唱风貌,也可能是最接近唐宋时期词曲的音乐形式。”这也是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
在1984年,有“一代曲家”之称的已故昆曲作曲家辛清华出版了《诗词曲谱》一书,书中他为50首唐诗宋词和8首毛主席诗词谱了昆曲。这本书被保存在上海昆剧团的文史馆中,并在2004年由上海昆剧团赠送给闵行三中。
这本书让素有昆曲教育特色的闵行三中眼前一亮。“这种形式能把昆曲和古诗词两大中国文化有机融合,让学生慢慢地熟悉并喜欢上昆曲,也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俞露说。学校依据《诗词曲谱》中的50首唐诗宋词的曲谱,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词,进行了挑选与创编,开发成了校本课程。
闵行三中还自己制作音像学习资料,包括伴奏、演唱和诗词赏析材料。2018年,学校在校园电视台内完成了《春晓》《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录制,2019年,又邀请上昆演员和演奏师在专业录音棚内完成了《山行》《泊船瓜洲》的录制。
这些音像资料都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展的珍贵资源,如今,每个闵行三中的学生经过8个课时的学习,都能独立吟唱《春晓》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学习和吟唱,学生可以慢慢熟悉昆曲‘水磨腔’的温婉曲调,感受其中的魅力。”
不仅如此,通过“金平之夜”“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闵行三中的学生还将唐诗宋词吟唱搬上了大舞台,诗词优美,古韵悠扬,每次总能收获热烈掌声。
闵行三中1995年就将昆曲教育引入学校,作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多年来,学校里走出一批优秀的昆曲演员,目前上海昆曲团的青年演员卫立、朱林彦都是闵行三中的校友。学校昆曲社是“上海市中学生特色社团”,2005年还受邀赴台湾交流演出,赢得广泛好评。
但是闵行三中开展昆曲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专业演员,而是培养千千万万“戏迷”。“年轻一代只有懂得欣赏中国文化,‘非遗’才能流芳百世,常开不谢。”俞露说,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提升师生艺术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避免“曲高和寡”和“孤掌难鸣”。因此,闵行三中进行了昆曲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其中包括了昆曲知识普及、唐诗宋词昆曲吟唱和精品折子戏赏析,形成了梯度式的学习过程。
学校还组建了闵三昆曲宣演团,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走入幼儿园、中小学、社区进行宣演,一台昆曲的节目就是一堂昆曲的教育课程,通过演出普及昆曲常识,展示昆曲之美。去年,宣演团走出校门在区级及以上舞台演出19场,弘扬传统文化。
2019年,闵行三中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闵行区美育特色(昆曲)盟主校,有1所中学、6所小学和1所特殊学校加入昆曲联盟。作为“盟主”,闵行三中发挥自身优势和影响力,在盟友校中推广昆曲文化,建设昆曲课程。
1年来,联盟内已开展了昆曲知识竞赛、专场演出、经典赏戏等活动。唐诗宋词吟唱也在联盟学校中进行推广,不仅有昆曲团的专业演员给联盟校的老师教唱《静夜思》《江南春绝句》《忆江南》的昆曲吟唱,闵行三中的老师也多次走进联盟校教授相关课程。
记者 方雨斌
编辑 方雨斌
猜你喜欢
△1700套“河景房”开建,户型小、选择多,看看面向高知的人才公寓长啥样
△车流最大;通勤最慢;事故最多的3个路口,闵行公安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