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班435名学生48000分钟,她用一年书写爱与感动 | 齐昕:为你讲述广西不一样的支教故事
齐昕
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历史)硕士,曾荣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二等奖、浙江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志愿者、2015-2019浙江师范大学三好学生、龙州县高级中学先进教育工作者,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曾任浙师大新闻中心官方微信负责人副主任,发表稿件200余篇,外媒稿件10篇,曾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新浪微博、金华日报实习。
时光见证成长,支教点亮未来
今年9月1日,离开广西的第39天。齐昕收到了一幅手绘肖像和一件印有503班合照的衣服。这是广西龙州县高级中学503班的孩子们寄给她的开学礼物,他们还调侃道:“老师,恭喜你和我们一样成为学生了,我们都要开学快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这一年里, 她和8个班435名学生携手走过,共同成长。因为龙州极度缺少历史老师,所以一年内,她平均每周授课30余节,讲授时长达48000分钟。“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学情,一节课从搜资料到写教案,从做PPT到做学案,体会到了‘白加黑’与'5+2’的工作常态,但我感到很满足,因为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历史。”齐昕笑着说。
还记得班里有位男生上课常睡觉,说话凶凶的。后来才知道,他曾经历过校园暴力,但父母却并不在意,认为是他有错在先。“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理解和陪伴,导致他害怕被人欺负,不得不用锋利的外表把自己包裹起来。”在打开心房后,他常常会跑来办公室与齐昕聊天,还主动提出要坐到前排,想要好好学习,他的成绩也从班级倒数前十,迅速进步至班里前十名。“也不说收获什么,给他们带来了改变也就心满意足了”,教育的真谛或许就在这里,知识的传授很多时候是次要的,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才是最好的教育。
离开龙州前,齐昕的历史课代表突然跑到办公室,焦急地说,“我们班男生打架了。”齐昕和另一位支教老师迅速跑进教室,结果,一推门,“啪”的一声,漫天的彩带和学生们的欢呼声将她们包围。这是学生们为她们准备的送别仪式,“那一刻真的绷不住了,非常感动”,齐昕至今记忆犹新。
2020年7月24日,齐昕和广西龙州告别,一年的支教结束了。离开时,齐昕的心和车一同颠簸,但扎根心灵深处的那份“扶贫扶智扶志”的决心与爱坚定不移地存在于广西大地的苍莽之中。
苦乐相伴,温暖相随
“在龙州这一年里,我特别感激龙高当地老师和支教团的小伙伴”,齐昕回忆道:“在刚到龙州的时候,各学校的校长、主任亲自开车来接我们,为我们接风洗尘。支教这一年,当地的老师们都很照顾我们,经常给我们送水果,水果多到吃不完,放假时,还常请我们外出野炊,有些老师也将我们视作他们的孩子,请我们去家里聚餐,亲手为我们做饭。”
上个星期,支教团的一位成员收到了龙州当地老师的微信,问“金华离杭州远吗?”原来是龙州当地老师要来杭州进行高考培训,想来金华给支教团的成员送些龙州特产。“龙州老师一直惦记着我们,太感动了!”
在这一年的朝夕相处中,支教团的成员们就像是一家人。他们每天都会拍一张大合照,周末会一起做饭,成员生日时总会准备意想不到的惊喜。回到学校后,他们也常相约,一起连线远在龙州的老师们,与当地老师和学生们唠唠嗑。
支教团一起登上玉龙雪山
支教团和涛哥合影
廿一浙师情,再续龙州缘
我校定点帮扶龙州县的教育至今已有二十一年,和二十一年前相比,龙州当地的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龙州县高级中学并没有泥泞的乡村小路和低矮的茅草平房,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马路和宽敞明亮的教室。
关于为什么选择支教保研,齐昕有自己的答案:“身边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们都选择了支教,我也一直都有一个支教的梦想,它像一颗种子埋在我心里,所以我也自然而然选择去支教。”
齐昕在出发之前也认为条件可能会很艰苦,龙州又地处边境地区,家里人多少有些担忧,但真正到了龙州,她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她们刚到龙州时,有一次打车出门,司机根据她们的口音,猜到她们是来自浙江的支教老师后,语气瞬间变了,激动地说:“特别感谢你们浙江老师来支教,感谢你们对我们龙州的帮助,特别感激你们。”其实司机感谢的不只是他们,更是感谢浙师大二十多年来对广西教育的支援。
学姐寄语
我永远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往期精彩|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论坛回声丨戚万学:富润屋·德润身·诚其意——田家炳先生的德化人生及其赓续
③凝聚爱国情,共筑中国梦|教师教育学院新生共上军事理论第一课
-融媒体中心 出品-
-教育星空 记录教育时光-
文字|汪冲 齐昕 张幸儿
图片|齐昕
编辑|施歆雨 赵禧
校对|蒲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