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坛回声⑥丨周彬:用德育温暖课堂
01
课堂的出路:教法的丰富还是人性的温暖
今天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原来没有PPT的时候,教师上课是不用带小蜜蜂的,现在只要有PPT就有小蜜蜂,下一步教师可能就要化了妆才能去上课,首先是画淡妆,然后还得画浓妆,因为总归要一点一点去提升水平。我们希望用更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去吸引学生。今天吸引,明天还要吸引,后天还要吸引,就必须做加法。完全靠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似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越走越依赖于更丰富的教法与更科技化的教学工具。
回过头去想,当时教我们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很新颖吗?教我们的教师用的教学工具很现代化吗?记得最深刻的时候,他们可以任意地“打”我们。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具备教师“打”我们的情感基础。体罚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现在的教师跟学生之间还具备“打”的情感基础吗?如果说没有这个情感基础,那有“说说”他的情感基础,有去“教育”他的情感基础吗?干任何一件事情没有情感基础,就分外的艰难。所以现在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你得让它变得更厚实一点。那么感情基础越厚实的时候,对教学策略的要求就会越低。
有了情感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就有了。学习首先就是师生之间的互信,人跟人之间两件事情是最难的,第一是把人家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第二是把自己脑袋里面的思想安到别人脑袋里去。这两件事情都要有足够的互信为基础,如果我不信任你,我怎么会把钱给你?经济学中一直在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心甘情愿把钱存在银行而不借给身边的朋友?因为他觉得银行是个专业机构,我更信任银行,3%的利息,甚至活期百分之零点几的利息,你都心甘情愿把钱存在银行。互信的基础是要以情感作为基础的。彼此有了信任、有了好感以后,我们的课堂不但要追求有效还是无效,更要追问课堂温暖还是不温暖。教法的丰富不一定是课堂的出路,而人性的温暖说不定是课堂的一条归路。特别是现在人工智能时代,最不能丢掉的不是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
02
从“教学”看“德育”的必要性
要让课堂教学回归到情感基础去,学科德育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脱离情境与背景的教学,就只剩知识的传授。融入情境或还原背景的教学,尤其是有了情感的渗透与人性的关怀,才能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把案例、情境去掉,剩下来就是“1+1=2”了。把一个苹果放在手上,再把另外一个苹果拿起来,两个苹果放在一起,手上就变成了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不是就等于两个苹果?问小朋友,只有两个苹果要给三个人吃怎么办?更厉害一点的是,一个苹果,再拿一个桃子,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成了1+1等于什么?一个苹果加一个桃子,然后成了两个什么?成了两个水果,当有了情境和背景以后是要做选择的。孔融让梨,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你要什么苹果。有了情境的时候就有了判断,搞教育研究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杜威的著作,其中专门有一章就是讲学校教育原理,里面就讲了这个问题,没有判断就没有道德。“没有道德”是一个中性词,不存在道德的好与坏之分,但是一定要有判断。两个苹果给三个人,给谁?就有了判断,有了这个判断就有了道德,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谁吃哪个?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道德的判断,就意味着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要么还原到它的背景,要么把它融入到生活情境。
现在我们在讲新课程新教材的时候,讲的最多的是情境教学。整个基础教育的学科知识都是基础知识,既然都是基础知识,怎么能够把它上升成应用型的知识?数学教师让孩子们到菜市场去算菜价,或者到银行去算利息,最后培养出来的就是葛朗台。钱是最容易跟数学绑在一起的,所以我们非常欢迎的是把学科知识还原到学科知识的背景之中,去挖掘知识背景中的道德的力量,也就是学科史。学科德育是需要要用知识去支撑的,而知识是活的知识,所谓活的知识就是来自于有背景的知识,或者称之为有情境的知识。
第二是,教师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孩子,那就是在说教,就意味着要让别人接受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前提是必须要满足人,你能够用他接受的方式来开展你的教育。如果连教育的方式他都不接受,内容就是水中月。教师为什么要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什么呢?教师的逻辑跟学生的逻辑在认知层面上是截然相反的。教师吃了亏,然后去跟学生讲这事不能干,学生讲你吃了亏所以你不干,但是我还没吃亏。教师的认知逻辑怎么会跟学生相反?教师是看到答案才去上课的。而学生是只知已知条件,不知未知答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生为本或者重视学生,不是重视学生这个人,而是要站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上面去思考问题,不能保证内容完全被学生接受,至少保证教育方式方法能够被学生接受。还有一点,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特别的重要。要让学生接受你,首先要接受的是你这个人,然后才是你这个人讲的话或者讲的知识。如果学生连你这个人都不接受,你讲的东西当然都不会被接受。孩子叛逆的时候,我们一天到晚在外面,跟他感情可能就比较淡薄,感情越淡薄的时候,往往你的教育方式就越粗暴,因为你没时间跟他去慢慢讲道理。怎么样“征服”我们的学生?我们现在教师过度的去依赖于我们的认知和知识的要求,对教师自我全面的发展是缺失的。
03
从责任起步,以成就驱动学习
教师改变了以后,我们怎么去对学生进行定位呢?学生的兴趣是不是学习的起点?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我们现在就把学生的地位越提越高,那么你们说学生的地位越高,他学习越主动还是越不主动?往往地位越高的人,干活的主动性是越小的。地位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要降下来,责任感这个问题要升上去。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也不是为教师学的。要让学生找到他的责任感在什么地方。
驱动学生学习的,不是原初的兴趣,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学生不是因为有了兴趣才学习,而是学习了才有兴趣坚持下去。兴趣不是学习的开始,而是学习的结果。因为兴趣不是拿来你学不学的,而是拿来要不要坚持。我看到这个书我觉得好玩,或者说我觉得有收获,我就会接着学。兴趣是拿来让你是否接着学下去的,而不是让你决定学还是不学的。如果把兴趣作为学和不学的前提条件,大家都不学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恩,学生对教师的欣赏,学生对教师的关心,才是驱动教师努力教学的真正动力。
04
积极上进的氛围与团结协作的教师
德育是包括消极的德育和积极的德育,消极的德育就是不准干什么,积极的德育就是要告诉他应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管理学里有一个激励理论,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消极德育是保健因素,让人不生病但量再大也不能激励他人;积极德育是管理中的激励因素,只有它才可以激励他人。积极德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教育要给予学生积极上进的希望,在学习中习得正确而又科学的判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变得更聪明,在变得更聪明的同时变得更温暖。其二是基础教育重全面兼个性,全面发展有课内外的全面(五育并举),也有课内各学科的全面(不偏科),这就需要学科间协调与合作,需要教书与育人相融合。一个真正教书育人的教师,有足够的勇气去告诉学生“这个学科你学到这个样子就差不多了,你应该去补数学,你应该去补语文”,那么这才是育人。
”据悉,本届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和田家炳基金会共同主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具有前沿意义、典范价值和普遍适用性的变革案例,创生和凝练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模式变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在传播和推广中,提炼新时代立德树人德育模式的新理念、新范式和新方法。“新时代德育模式创新论坛”为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常设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今年为首次举办。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开展,活动当天观看直播点击量超过50余万人次,截止目前已超60余万人次,活动得到了《学习强国》《浙江教育报》《金华日报》《金华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的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直播回放
您可通过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收看本次论坛回放
编辑/张怡婷 陈张泽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彭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