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举办2021年新教师入职仪式暨学术报告会(第二场)
2021年12月15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2021年青年教师入职仪式暨学术报告会(第二场)在17幢107室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主办,党委书记查颖、教师教育学院青年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等共计三十余人参与本次活动。报告会由党委委员王丽华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党委书记查颖发表致辞,她首先对新老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其次指出本次学术报告会不但是为了让新入职的老师接受严格的学术检验并获得认可,更是为了让更多青年进入学术共同体,相互吸收知识及思想。之后,查颖、王丽华还为入职的五位青年教师颁发了入职纪念牌。
学术报告会上,首先由褚晓伟博士以“网络上的旁观者效应”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汇报。其中,网络欺负是指个体或群体借助电子或数字媒体反复传达敌意性或攻击性信息,旨在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让其感到不适而实施的任何一种行为。并且,其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的发生率很高且有着许多消极影响,而旁观者人数众多且对网络欺负事件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褚晓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效应,由此设计了“网络欺负中是否存在旁观者效应”“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效应存在的边界条件”“在特定情境下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这三个实证研究。
接着,以“敏捷理念驱动下的教师实践性课程开发”为题,李笑樱博士分析了VUCA时代对教师培训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详细阐释了敏捷的相关概念与敏捷教学设计的思想,并以实践性知识剖析与实践性课程内容解构为基础,提出适宜教师实践性课程特点的敏捷开发模型与行动建议。最后,她分享了一个基于该模型开发的课程样例。其研究对当前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孙琪博士则围绕“基于光流的自身运动方向感知”的报告主题,将其中包含的两个研究娓娓道来——研究一,先前的整体构型信息对基于光流的自身运动方向感知;研究二,反应范围对基于光流自身运动方向感知的塑造。两个研究系统且严谨地探究了整体构型信息、动态光流信息、本体/前庭信息及反应模式对自身运动方向感知的影响,将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该领域后续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和神经计算模型的构建提供了良好行为基础。
以慕课的使用为切入点,蓝敏博士进行了以“从自我调节学习视角看在线学习投入”为题的学术报告。慕课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自主学习,但是同时存在低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单一化,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学习者的即时反馈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其研究对近12000名慕课参与者进行了聚类分析与序列分析,得到了四类学习者:辍学者、社会观察型学习者、人机互动型学习者与全能学习者,并分析了他们不同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模式。另外,其通过对164名慕课参与者的线上访问,也得到了一个具体的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索引标,从而帮助课程的设计者更好地融入自我调节学习设计来帮助学习者。
“情绪调节是个体适应环境和维持心身健康的关键因素”,王小琴博士以“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个体差异及其干预研究” 为题,主要探讨了情绪调节灵活性与情绪健康的关系,强调了情绪调节灵活性作为情绪调节研究领域的新议题的重要性。在已有的策略-情景匹配模型基础上,借助经验取样法(ESM)、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以及经颅电刺激(tDCS)技术等多个研究手段系统探讨了被动式和主动式情绪调节灵活性的认知神经基础,得出内感受和执行控制对情绪调节灵活性中的评估系统和策略调控系统的重要作用,并设计了一系列干预研究。本研究涉及社会心理学、神经影像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情绪调节灵活性的适应性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有其丰富的应用价值。
在交流讨论环节,汪俊教授和黄立新教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学术报告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高度肯定了每位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同时从研究问题本身、研究方法、未来研究方向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改进建议和看法。此外,硕博士研究生也积极请教问题,现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活动最后,王丽华对参与点评的汪俊教授和黄立新教授及其他在场教授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也再次对新入职的教师表示了欢迎,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发展学术,深入研究,培养自己事业的同时促进教师教育学院的建设。
往期精彩|点击可跳转原文
-融媒体中心 出品-
-教育星空 记录教育时光-
文字|卢伊凡 董雨欣
图片|陈志远
编辑|杨柳 董雨欣 张灵晶
校对|张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