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桂林龙舟倾覆:民俗活动也得系好“安全带”

2018-04-23 任然 新京报评论


划龙舟民俗没有错,错只错在安全意识的发育未跟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634jnuec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桂林两艘龙舟意外翻船遇难人数升至17人,搜救工作已结束。  新京报出品

文 |任然


划龙舟是我国南方不少地区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然而,4月21日,一起意外事故却提示了其可能蕴藏的风险。当日,广西桂林秀峰区村民在桃花江划龙舟。13时40分许,2艘龙舟发生侧翻,57人落水。目前搜救工作已全部结束,事故共致17人死亡。


龙舟活动自带欢乐气氛,在此情境下发生安全事故,尤其让人痛心。据桂林市体育局官网信息,当地自古盛行龙舟活动,史载由唐朝开始,民间逐步形成了“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每年自由划”的习俗。而今年,恰好为大划年份。


事后复盘整个事件,其中闪现着某些明显的隐患。如最让人惋惜的是,事发时,龙舟队员虽都统一着装,可却未见有人配备了救生衣。据说在当地,由于河道水流多较平稳,龙舟队员一般没有穿救生衣的习惯。这与其说是对河道安全的“信任”,不若说是长此以往形成的经验惯性,让人麻痹大意了。


除了救生衣,另一个比较显眼的细节是,事发地点处于一个滚水坝地带,并伴随着水流漩涡。对此有专业人士分析,这种情况,即便有救生衣要成功逃生也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龙舟活动就该远离漩涡,在平稳水道进行。让人意外的是,此前当地龙舟队常有冲越滚水坝行为,只是未听说出过事。


从观赏性角度,龙舟冲越滚水坝不啻为一个亮点花絮。但现代社会,任何民俗活动,都有必要把安全置于更高阶的位置。像冲越滚水坝这样的“危险系数”较高的动作,在龙舟活动中,或就该尽力避免。


当地政府方面回应称,此次龙舟演练系村民私自组织,此前曾报备但并未获通过,且事发前一天还进行了相关安全警示。有报备,说明当地政府对龙舟活动是有着明确的程序要求的,村民也尝试走了程序。但为何未通过?是因为没有救生衣,还是因当天下雨不利于龙舟活动,抑或其他原因?而安全警示又为何没有见效?厘清这些疑问,才能有效避免一些安全监管的真空。


不过,此一事件的特殊性在于,由于这次活动是村民自发的训练,并非真正的龙舟比赛,也就意味着,一般之于龙舟赛的政府安保责任,在反思该起事件时显得不是足够贴切。如划定符合安全标准的水域;提前排查整改河道、沿岸的安全隐患;现场配备救急船只、急救物品及医疗救护人员等,这些要求在村民自发训练时也配齐,未免显得不切实际,也很容易对民俗活动产生管得“过死”之虞。


所以,针对一些日常性的龙舟活动,关键还得靠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合力。像以村为单位,定期对龙舟队员开展安全意识普及,组织水性与逃生技能训练等活动,甚至帮助他们养成穿救生衣的习惯等。


有个别声音仅根据一次事故,就将龙舟活动指为“陋习”,这就有点因噎废食了。划龙舟民俗没有错,错只错在安全意识的发育未跟上。


□任然(媒体人)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阅读原文”。


编辑:林鑫


推荐阅读:

朝鲜停止核试验,半岛僵局要打破了?

上百亩的“致命垃圾坑”,分明就是个环境炸弹!

“超龄老人”工资被拖欠,怎么就“管不了”

设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院,究竟有何深意?

“石头砸袋鼠”拿动物取乐是种“文化陋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