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摆摊日卖5元崩溃痛哭,面对艰辛别再宣扬暴富神话 | 新京报快评

王钟的 新京报评论 2023-05-20

将摆摊作为一种副业并无不可,但如果一厢情愿地迷信“摆摊神话”,恐怕就过于幼稚了。

▲失业女生摆摊卖饭团。截图来自社交媒体


文 | 王钟的

“失业女生摆摊一天卖5块崩溃痛哭”,近日,这一话题引发网络激烈讨论。


根据红星新闻的采访,当事人兰某现年25岁,本科学历,原公司倒闭以后一直没能找到心仪工作。为了获得一份收入来源,她选择摆摊卖饭团。某天她尝试在早上出摊,但因为缺乏市场调研,只卖出了1个饭团。


一段时间以来,在“摆摊日入9000元”等话题带动下,不少年轻人对摆摊心向往之。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街边不起眼的摊贩是隐藏富豪”的传言,一直以来颇有市场,也让不少人信奉:摆摊就能改变命运,摆摊就是实现财富自由的密码。


尽管摆摊致富确实发生在一些人身上,但这份幸运从来不会轻轻松松降临到每个人头上。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是踏着许许多多的失败走过来的。夸大“摆摊神话”,却忽视成功背后的艰辛与磨难,只会走上歧途。


正如兰某所感慨的,摆摊收入并不稳定。即便是浙江义乌那对日营业额9000余元的摊主夫妇,事后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日常营业额没那么多,录节目那天比平时多卖2000元左右。


实际上,摆摊的地点、出摊时的天气、时间是工作日还是周末,种种细节都可能影响收入。与拥有稳定工作的职场白领相比,摆摊的不确定因素明显更多。即便是依靠摆摊挖到第一桶金的人,也不能拍着胸脯保证这份幸运能永远维持下去。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永远是比他人更多的付出。选择出早摊,就意味着告别了睡懒觉的日子;而别人享受夜生活的时段,正是夜间出摊者最繁忙的时候。风里来雨里去,是摆摊生活最为真实的写照。


摆摊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浪漫。对绝大多数出摊者来说,摆摊就是一门生计。只有调整心态,确立理性预期,才能让摆摊持续下去。如果幻想“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恐怕只会事与愿违。


因此,任何人在摆摊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打击,愿意为这份创业付出多少。浅尝辄止或者受点打击就崩溃,摆摊只会半途而废。摆摊虽然是小本生意,也要树立风险意识,做好连成本都难以收回的准备。


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在传播摆摊的故事时,也不能只渲染成功的结果,忽视不为人知的艰难过程。用“日入几千元”吸引人固然很简单,讲清楚摆摊背后的门门道道,则需要更多接地气的调查研究。真正的正能量,是让人看清生活本质以后,依然义无反顾。


在“斜杠青年”成为流行生活方式的当下,上班族将摆摊作为一种副业,或者作为职业间断期的谋生尝试,并无不可。不过,如果一厢情愿地迷信“摆摊神话”,这恐怕就过于幼稚了,难免受到生活的暴击。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值得尝试。面对每一条未知的道路,都要提防前方的荆棘与陷阱,准备遭受伤痕累累的打击。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跨过高山与大川,让汗水与付出不被辜负。


撰稿 / 王钟的(媒体人)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刘军

推荐阅读:


“全职儿女”不是啃老,别对年轻人自由择业有偏见 | 新京报快评
善待金庸图书馆,守护一份文化念想 | 新京报快评
“五一”价格上涨,慎言“酒店刺客” | 新京报快评
应对新冠“二次感染”,做好防护不必恐慌 | 新京报社论
让“马锡五审判方式”绽放穿越时代的法治光芒 | 新京报评论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