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再把降糖药当成“减肥神药”了 | 新京报快评

唐传艳 新京报评论 2023-05-20

绕过医生的诊疗滥用处方药,就存在相应的法律风险和健康风险。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图/IC photo

文 | 唐传艳


“终于从易胖体质变成易瘦体质了”“打减肥针5个月,从120斤减到98斤,脂肪率从27%降到19%”……


近日,据广州日报报道,原本被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司美格鲁肽,却被炒作成“减肥神药”。记者打开社交媒体搜索“司美格鲁肽”或“减肥针”,便可以看到不少减肥人士的相关分享。而近期,司美格鲁肽口服剂启动在国内的三期临床试验,再次引爆该话题。


近年来,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成为减肥新宠,“用完一支,掉了5斤”“医护人员自己也在用”等宣传用语,让不少人对这类药心生向往。医美博主、肥胖“网红”等推波助澜,更让司美格鲁肽在减肥圈里炙手可热,甚至一度在一些地方出现抢购风潮,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


需看到,这类降糖药对于特定的肥胖者的确具有一定的减重功效。因为,肥胖也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把糖尿病控制好了,肥胖就会和多饮、多尿等症状一起变轻。


从药理上看,降糖药还能够抑制摄食中枢,让患者食欲下降,抑制胃排空,产生饱腹感,少吃不饿,人就瘦了,血糖也随之下降。因此,这种药适用于因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


但在国内,司美格鲁肽的药品说明书上并没有将肥胖作为适应症。用药首先要守法,不管该药在国外有何传闻,在国内都只能用于部分特定的减肥患者。


而且,司美格鲁肽属于处方药,应该由医生作出相应诊疗,然后决定是否用药。绕过了医生的诊疗滥用处方药,就存在相应的法律风险和健康风险。


或许有人报怨,听说一些西方国家已将肥胖列为该药的适应症,甚至认为可以普适于所有原因的肥胖,国内何不尽快修改药品说明书?但要看到,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都需得到重视,而高明的医生通常将药品的副作用考虑在前。


比如,有些原因导致的肥胖,如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向心型肥胖等,若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不仅毫无作用,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


该药的临床试验发现不良反应为胃肠系统疾病,包括恶心、腹泻和呕吐等,还有说明书明确警示,该药可导致肝肾损害,甚至诱发甲状腺C细胞肿瘤。对此理应保持足够的慎重。


此外,过去的临床试验主要针对糖尿病这个特定群体,而用药的频次和剂量也都根据糖尿病治疗所需制定,没有考虑这种药被健康人普遍和大量使用。


尤其不可忽视的是,滥用还很有可能产生新的毒副作用。比如,非糖尿病患者的大量滥用,可能反而让糖代谢出现紊乱,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这就好比正常人长期服用精神类药品,结果可能导致真的患上精神类疾病一样。


更要看到,超适应症用药是超适应症减肥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司美格鲁肽的毒副作用没有减肥禁药西布曲明那么大、风险没有吃虫卵减肥高,但性质却是相同的,都是不被允许的。


此外,超适应症减肥不仅体现在药品滥用,还体现在超适应症做手术等方面,比如超适应症做切胃手术或“断骨增高”手术等。超适应症使用降糖药,就很可能助长超适应症减肥的歪风邪气。


自行将司美格鲁肽用于减肥,减肥不一定有效,但药品毒副作用却会如期而至。一种只适合于对特定肥胖患者进行“点射”的药,却对普通肥胖或超重人员进行“扫射”,当然容易在健康方面产生误伤。


因此,普通肥胖或超重者,对于这种减肥方式需足够慎重,即使是适用这类药的特定患者,也应经过医生的诊疗,而不是自行购药服用。而对于肥胖问题,还是要通过积极乐观心态、良好生活习惯以及运动康体等健康生活方式来干预为宜。


撰稿 / 唐传艳(医生)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推荐阅读:

“AI孙燕姿”成顶流:一场艺术与法律大考 | 新京报专栏

金庸获赔188万元,《此间的少年》要还“少年账” | 新京报快评

偷偷打包补交4万多,自助餐不能“吃不了兜着走” | 新京报快评

长沙车位霸占事件落幕,规则教育是一门终身课 | 新京报快评

对13岁“学生老板”,不“捧杀”也不“棒杀” |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