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形加班”写进北京高院报告,为“离线休息权”撑腰 | 新京报快评

史洪举 新京报评论 2024-05-01



支持“隐形加班”也能获得加班费,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

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首都各界的代表委员迎来了“最忙碌时刻”,积极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新京报特推出“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以飨读者。

▲线上办公、网络办公的普及,让不少劳动者没有了上下班的明显区别。图/IC photo


文 | 史洪举


北京两会仍在进行中。据新京报报道,1月23日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北京法院聚焦劳动者权益保护,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1526件,针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现象,将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

报告在附件中介绍,劳动者李某起诉公司向其支付2019年至2020年的加班费。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办公、网络办公已成普遍现象。但这在便捷化的同时,也模糊了工作与休息的边界,员工权益无形中遭受损失。因而,支持这样的“隐形加班”也能获得加班费,是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必要之举,也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

如前所述,线上办公、网络办公的普及,也让不少劳动者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没有了上下班的区别。

比如,现实中,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会要求员工进入工作群,少则几个群,多则十余个甚至更多。即便是下班时间,管理人员依然可以在此随意安排布置工作任务,并要求员工及时回复,有些任务甚至还要求当晚即应完成。

这显然是利用互联网便利对员工权益的侵害。要知道,要求员工随时在线,随时回复消息,随时线上办公的做法,极大压缩了员工的个人时间,让其无法享受完整舒适的休息时间,也难以顾及家庭。

尤其是,在下班后,一些用人单位仍理所当然地利用微信、钉钉等网络方式给员工布置工作任务,并要求尽快完成,却忽视了这一“隐形加班”的事实,既不为员工安排调休,更不支付加班费。而作为弱势一方的员工,通常又只能敢怒不敢言,进一步助长了用人单位在此方面的肆意妄为。

值得欣慰的是,实践中,一些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均明确支持和保护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如据报道,有员工因周末休息未及时回复领导在微信群中发布的信息被辞退,最终法院判决用人单位违法,应支付赔偿金。此外,也有员工居家线上办公时猝死被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

作为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北京法院创造性地提出以“提供工作实质性”原则和“占用时间明显性”原则作为对“隐形加班”问题的认定标准。此次在北京两会“两高”报告中再次特别提及,也是明确强调,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只要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从事了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就应当按照加班对待。

而这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无疑都有着示范和指导意义。这一方面提醒用人单位,需要重视和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当劳动者提供了实质性加班时,就应为其支付加班费,或者按照规定调休,否则就有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也提醒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的博弈中,劳动者并不总是处于弱势,对“隐形加班”这类侵权行为,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勇敢说不,方能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也维护一个健康、良好的劳动市场生态。

撰稿 / 史洪举(法官)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


推荐阅读:
恍若隔世!德国这一政党喊出“脱欧宣言” | 京酿馆
“六个新”为消费挖潜打开新思路 | 新京报社论
明确幼儿园办托标准,让托育服务安全又放心 | 新京报快评
京津冀防洪体系建设,“木桶效应”不能忽视 | 新京报专栏
低价引流高价卖,电商岂能如此误导消费者?| 新京报快评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