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假作业不得与新学期注册捆绑,理当成为家校共识 | 新京报快评

熊丙奇 新京报评论 2024-05-01
让学生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转变观念。
▲2月2日,浙江湖州,乡镇开办趣味寒假托管班。图/新华社
文 | 熊丙奇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人们陆续奔赴工作岗位,各地中小学也即将结束寒假假期,迎来开学季。据上观新闻报道,在2月19日上海中小学生开学日之前,上海市教委通知要求,各中小学不得以寒假作业是否完成作为新学期注册依据,引起关注。


实际上,这一通知并非教育部门的新要求,而是对之前规定的重申。但此前,就有中学明确将“未完成寒假作业”作为不予报到注册的情况之一。所以,对类似规定的重申和强调,仍有其现实针对性。


开学前学生完成寒假作业情况,一直是不少家长关注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被教师批评、约谈父母。


最近,一名中国小学生把寒假作业丢在巴黎的新闻引发关注。当地人捡到寒假作业,并委托一名在巴黎旅游的中国网红博主代为寻找。热心网红全网寻找小学生的相关视频爆火后,也再一次带热了寒假作业这一话题。


放寒假却要完成寒假作业,这是一些中小学生“很讨厌”的事。而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假期生活更轻松愉快,学校和家长也面临现实的纠结。


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不符合“双减”的精神。但布置作业少了,学校和家长也担心学生在假期里彻底放松,什么都不学,开学时会被“废了”。


教育部门明确,不得把完成寒假作业情况作为是否注册的依据,是在政策上给学生减负,但落到实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却很难淡定对待。开学时,很多学校老师依旧会检查学生作业,包括纸质作业与手工作业、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


而家长们也担心孩子不能按时在开学前完成作业,会被老师批评、另眼相看,因此督促孩子哪怕加班加点也要完成作业,甚至不惜亲自上阵。


部分中小学生未能完成寒假作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多,或者需要家长帮忙的多,则说明作业布置本身不科学、不合理,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而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作业,并认为作业量并不大,只有个别学生没有完成,则反映出家长缺乏监护,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我国推进“双减”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与培训负担,把更多时间交还给学生。明确寒假作业不得与新学期注册捆绑,强调的无疑也是这一减负目的,理应成为家校共识。


而要让学生把属于自己的假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则还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与自主规划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从以前由学校老师、家长布置任务,帮学生做假期规划,把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安排自己的假期学习、生活。这样才能让寒假作业等不再成为额外负担,让学生过好属于自己的假期生活。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吴兴发

推荐阅读: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 新京报快评

文生视频大模型面世,也给AI+教育提了个醒 | 新京报快评

泡馍馆子里,都是我熟悉的关中味道 | 龙年说年味儿

OpenAI视频生成刷屏,对现实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专栏

回到忻州,我成了龙年喜气里的一部分 | 龙年说年味儿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