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早课睡到自然醒”,家长该不该怼老师?| 新京报快评
近日,一份“家长因上学时间太早在班群怼老师”的聊天记录引发热议。
据极目新闻报道,在上海金山区某小学一班群内,一名家长向班里老师表示:“从今天开始,XX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不适合太早起来。”随后,有老师在群内回应家长的言论,在后续交谈中双方发生言语争执。
3月1日,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联系了家长和学校,正在沟通协调此事。
家长希望孩子“睡到自然醒再去上学”,可以理解。但提出孩子不上第一节早课,则不符合当前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规定。现实中,若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行为规范》,将影响学生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不遵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规定,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班主任老师不同意这种做法,是按规定行事,也是在对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负责。而家长怼教师,则误解了班主任老师的权责,也混淆了群己边界。对于如何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家校应进行理性沟通,形成家校的合力。
让孩子睡到自然醒再去上学,这一想法不错,但不能无视学校的教学安排。当前,小学低年级每天的课时为5—6节,如果每天第一节课都不上,孩子落下的课就将占到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这些课怎么补上?
学校不可能专门安排教师为其补课,而家长要补上孩子的这些课,就可能导致孩子回家后加班加点学习,每天晚睡,形成恶性循环,并不能保障孩子充分的睡眠。
另外,不按时上学也会让孩子缺乏规则意识。一旦今后孩子上大学后,难道也要以“睡到自然醒”为由迟到、旷课吗?
当然,这名家长提到的让孩子睡到自然醒,也引起一些家长的共鸣,认为目前学校上学的时间太早,导致孩子睡不醒。但这属于另一个范畴的问题,即是否推迟上学时间。这不是由班主任老师可以决定的,而属于教育公共决策。
对此,不同家长有不同看法,曾有家长向地方政府领导提出推迟上学时间的建议,但具体推迟上学时间,又遭到其他更多家长的反对。
一旦推迟上学时间,势必打乱既有的工作、生活节奏。本来家长按原时间送孩子到校后再去单位正好,推迟后还得让孩子提前到校,不然会遭遇交通拥堵。
而且,推迟上学也意味着推迟放学,还会出现接送孩子的新问题等。所以,不能仅凭少数家长的意见,就做出调整上学时间的决策,而要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科学决策。
家长有保障孩子充足睡眠的意识,这值得肯定,但这并不能靠推迟上学来解决。就拿上海来说,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规定,小学每天的上课时间不早于8:20。因此,保障孩子睡眠,关键在于,要培养孩子养成规律的健康的作息习惯。
一方面,学校要控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不能让孩子每天回家后花很长时间做作业,不能按时睡觉。如果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过多,这是违反有关作业管理规定的,家长也可以找老师交涉,要求减少作业量。
另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不能在学校布置的作业基础上给孩子“加餐”。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准时睡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事实上,结合学校的教学安排,从保障孩子每天睡足10小时出发,来做好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计划,正是家长要对孩子开展的规划教育以及规则教育。这既让孩子遵守学校规定,按时上课,又保障孩子“睡到自然醒”,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利于孩子成长。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善用技术可抚慰人心之痛 | 新京报专栏
遏止不婚潮向农村蔓延,离不开发展这个“硬道理”| 新京报专栏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