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举措宜尽快制度化推广 | 新京报快评
据江苏省卫健委消息,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5月7日起,江苏全省35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项目,患者如因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三天内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享受免缴跑一趟门诊诊察费(挂号费)政策。
过去,山东、湖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医院也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但多属医疗机构自我创新之举。参与的医疗机构不多,还没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因而缺乏稳定性,说不定哪天医院不想干了,也就不了了之。
这一次明显不一样,以江苏省卫健委牵头,不仅参与的医疗机构众多,而且政策措施更加可靠和稳定。这次地方性改革若获得成功,对于挂号看病模式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举措不仅推广的层级高、范围广,而且规则设计比较稳妥和谨慎。“一次挂号管三天”不含跨科室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特需门诊及急诊等。患者复诊时发现需要到其他科室就诊的,也需要重新挂其他科室的号。首诊当天的诊疗已完成,三日内需继续治疗还要挂号。
从最初设计方案时就把这些复杂情况排除在外,不急于求成,利于从易到难,渐进式地丰富和完善这一惠民举措。
这一谨慎探索是恰当的,毕竟该惠民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新情况。尤其是,针对“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举措,社会上存在一些担心和顾虑值得重视。比如诊疗秩序如何维持、挂号费减少的成本怎么分担、医生的工作量与薪酬如何分配,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若就是否需要重新挂号产生分歧如何调解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找到答案。
但担心和顾虑不是停步不前的理由,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先迈出第一步,然后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在实践中成长,让这一惠民举措逐渐走向完善。
如果问“一次挂号管三天”离全面推广有多远,可以说,只隔着“下定决心”这一点距离。
从社会氛围来看,民众对改变一次看病多次挂号等现象的呼声很高;从医改趋势来看,现在医疗领域各种便民举措陆续推出,重复挂号现象若不能得到尽快纠正,就会变成便捷就医路上最明显的一块绊脚石。因此,改变势在必行,甚至日益显得紧迫。
更重要的是,国家卫健康委2022年6月发布《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十六条强调,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挂号有效时间,建立患者因检验、检查结果回报就诊的保障机制,合理安排患者复诊次序。
由此看来,改变重复挂号现象早就出台了“上位”规定,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举措,是落实相关政策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之举,此类惠民举措宜尽快进入制度化推广阶段。
撰稿/罗志华(医疗工作者)
编辑/柯锐
校对/刘军
年轻人卧铺挂帘不让老人坐,不必将两代人对立 | 新京报快评
1735名村民告区政府,“见惯不怪”方是法治胜利 | 新京报专栏
“千人宴”别被“花生毛豆”变了味 | 新京报社论
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河南这一改革缘何上了热搜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