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找工作,别上“付费内推”的当 | 新京报快评

柳早 新京报评论
2024-08-09
企业应当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绝不能放任乃至助推乱象。

▲2024年4月13日,江苏淮安,毕业生在招聘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图/IC photo

 | 柳早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如今,又到毕业季,一些不法分子和无良机构借机挖“坑”设陷,类似“付费内推”“有偿就业”等乱象时有发生。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稍一搜索,“×万元进入电网、烟草、铁路、石油等好企业”“只要报了3万多元的全流程服务班就有98%的上岸率”等信息就会纷纷涌现。


从报道看,“付费内推”云云有些是纯粹的诈骗;有些则是夸大宣传,中介和一些企业员工“里应外合”,确实“内推”成功了,但真实岗位却和描述大相径庭。对于大学生来说,颇难分辨其中真伪,也很容易上当受骗。


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教育部已经多次发布提示。今年4月,教育部专门提醒大学生要警惕“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虚假招聘”“非法传销”等求职陷阱。几天前,教育部再次发布“求职提示”,提醒广大毕业生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陷阱、严防招聘收费陷阱、严防招聘诈骗陷阱、严防“猫腻”合同陷阱等4类陷阱。


但这并非一个新现象,几乎每年毕业季都会密集出现。这当中有部分因素是一些大学生试图走捷径,想“拿钱解决”复杂的实习、求职问题,于是催生了类似的生意。


但也有很多情况,是就业市场不透明所致。求职者缺乏足够的渠道获取信息,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求助于这些号称有“门路”的中介。


此外,很多企业确实实行了“内推”制度,但一些企业管理不严,反倒产生了种种乱象。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兜售“内推码”的信息,一些企业员工将本属于公司内部招聘流程的内推码公开出售,乃至和中介机构合作。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种种“付费内推”“有偿就业”也就应运而生了。或许毕业生们也知道这些中介兜售的信息未见得靠谱,但仍存侥幸心理:中介万一说的是真的呢?


因此,要想让大学生真正远离“付费内推”的陷阱,一方面应当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付费内推”背后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应当整顿就业职场秩序,使之更加透明和公开,从根本上降低大学生对求职中介的依赖。


比如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当搭建更加多元的求职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实习制度体系,扩大求职者和企业的接触面。大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和企业直接沟通,也能防止信息不对称被利用、进而付出不必要的成本。


相关部门也应当敦促企业完善招聘流程,尤其是紧盯内推这种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的环节。


其实在社交平台上一搜就能发现,不少帖子都在大谈企业员工如何通过介绍内推来“致富”。由此可见这种“举贤不避亲”的灵活机制已经有被玩坏的趋势,这不仅令企业声誉和利益受损,也极大地扰乱了求职市场。企业应当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绝不能放任乃至助推乱象。


“付费内推”“有偿就业”这类陷阱,也是一道复杂的社会考题,是对就业市场乱象的某种折射。所以,仅仅强化对无良中介的打击、规制还不够,社会应当从就业市场的整体着手,大幅度改善生态,让那些灰色生意失去生存空间。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4年半后重启,释放什么信号?| 京酿馆
高薪聘任制公务员,人尽其才是关键 | 新京报社论
爆米花不标价成“刺客”,电影院赚钱不能太离谱 | 新京报快评
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还需做好哪些事 | 新京报快评
奥运冠军武大靖能不能被聘为大学教授?|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京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