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常“双11”,更多含金量 | 新京报快评

信海光 新京报评论
2024-11-15
“双11”开始从热闹喧嚣,回归“购物”本质。
工作人员正在扫描、分拣货物。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 信海光
一年一度的“双11”收官,成绩单亮眼。

据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双11”总结数据显示,今年“双11”各大平台销售额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也显示,“双11”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量大幅增长,其中10月22日揽收快递包裹7.29亿件,同比增长74.0%,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

如果从2009年开始计算,“双11”已经走过16个年头。这期间,“双11”从无到有,从线上到线下,直至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商业促销活动。其与中国经济和互联网共同成长,历经繁荣与艰辛,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张晴雨表。

在宏观经济整体承压的情况下,今年的“双11”依旧保持两位数增长,充分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预示着消费市场的复苏、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以及数字经济背后所蕴藏的澎湃动力。

与历年相比,今年的“双11”有很大不同,其时间跨度超过一个月,被称“史上最长”;也没有往年那么多的热闹与喧嚣,没有晚会,没有数据发布,也没有充满火药味儿的价格内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双11”还多了一个重要角色——“政府补贴”。政府以旧换新补贴,首次与主要电商平台的“双11”大促实现优惠叠加,向消费者真金白银地让利。

整体上,这是一届看似平常的“双11”,消费者在安安静静购物,商家在勤勤恳恳卖货,政府在踏踏实实补贴,少了一些热闹与喧嚣,平平常常里却多了不少含金量。

过去16年中,由于“双11”承担了向消费者启蒙电商购物、推广数字经济的任务,不单单是一个商业促销活动的角色,其制造出巨大的声浪与狂欢,来吸引社会关注。

时至今日,“双11”逐渐回归其本来职能,即消费与服务。未来,更务实也将是这个购物节的长期特色。

毫无疑问,“双11”正在发生巨变,而决定力量正是来自市场之变,反映了市场逐步成熟和消费者心态的理性回归。

经过16个“双11”,中国消费者的电商购物意识已经基本普及,物流和支付等电商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以往那种长时间的营销轰炸已令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过多的“造节”噱头开始侵蚀消费购物的乐趣。多数消费者逐渐形成了理智、精明的消费心态,追求真正的性价比和实惠,而商家也开始抗拒为了销量不惜代价促销的玩法。

今年“双11”的“平静”,正契合了这一趋势,开始从热闹喧嚣,转向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展示,回归“购物”本质。

“双11”之变,也体现在各电商平台,纷纷将竞争焦点从价格战的噱头更多转向服务升级,开始重视平衡商家与消费者、价格与服务之间的关系。

之前无视消费者利益的分割对立,也在今年开始弥合。微信支付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存在多年的支付“壁垒”首次被打破;不同平台的快递公司,也开始互相接入。最大的受益方,当然是消费者。

这也意味着,“双11”正在进入一种新常态,这也正是其作为电商购物节该有的样子——互联网是一种日常,网购也早已成为日常,便捷的快递与支付,早已像水电气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

“双11”这个2009年出生的“孩子”,到今天已经16岁,也依然是中国经济促消费的重要舞台,但就像春晚一样,已不必再承担过于沉重的国民关注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双11”销量的增长,首先反映出中国经济本身的正常增长,但作为对经济动向反应更敏锐的数字经济而言,其先锋性、前沿性亦使“双11”相关数字具有先行指数的特色,能够更早映射出宏观经济的“春江水暖”。

撰稿 / 信海光(媒体人)编辑 / 徐秋颖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扩大从业禁止范围,学龄前儿童保护升级 | 新京报社论
高中学生会干部“索贿”,滥用权力谁之过 | 新京报快评
二次当选首相,石破茂更大考验在后头 | 京酿馆
收徒又卖课,别把职业打假教成“职业假打” | 新京报快评
不满孩子被吓愤而摔狗,商场“人狗冲突”何解?|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京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