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岩声》端午节特别节目:《童年的五月节》

闽西日报 2019-07-05

编者按:

《岩声》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等一些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在1923年创办的,是闽西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为了更好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夜读栏目《岩声》于4月27日晚开播啦。《岩声》将主要刊播闽西籍作家和外地作家的美文,推介红色圣地、客家祖地、养生龙岩。《岩声》将于每周六夜晚和您如期相遇,在一些特殊节日,我们也将推出“特别专栏”。我们也真诚地欢迎您投稿(lymxxww@163.com或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闽报《岩声》“听众互动群”,我们将择优刊播,共享美文,共度良宵。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


欢迎收听闽西日报社夜读节目《岩声》“端午节特别节目”,今晚要邀您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萧炳正的《童年的五月节》。


童年的五月节


作者:萧炳正

再过几天,便是五月节了。虽然,如今的节日,没有了孩提时的浓郁气氛,但我依旧钟情这个节日。因为,小时候的我属这个节日最为开心。



记得那时候,还没到五月节,母亲就开始张罗过节必备的东西,诸如雄黄、石菖蒲、桃枝、艾条、药把等物品,为的是驱邪灭虫之用。母亲是个知识女性,懂得科学常识,但她十分遵循客家文化传统,绝不会置疑此举是否迷信,每年都乐此不疲地依俗行事。


依民俗,五月节乃“大节”,它的隆重,仅次于春节。从五月初一开始,母亲就要把石菖蒲、艾条、桃枝悬挂在大门的两边,这算是过五月节仪式的开端。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包粽子、缝鸡公子、织蛋网,忙得不亦乐乎,一直要到初六请姑姐们来家过完本节,才算告一段落。



过五月节,最难忘的事,是我们孩子们胸前挂外婆送来的“鸡公子”,和用网装好的红蛋。这天,母亲一大早把我们喊醒,让我们穿好新衣服,再给我们胸前一一挂上“鸡公子”和红蛋。我们穿戴整齐后,就会高兴地跑出家门,跟邻居小伙伴们,相互对比谁的“鸡公子”漂亮,谁的红蛋更大更红。那时候家中贫困,吃蛋的机会不多,但谁都舍不得剥蛋吃,起码要挂上一天,才会动吃蛋的念头。


既然是过节,母亲自然要备上一桌美食。粽子和梭嘞蛋这两种菜肴,是必不可少的。母亲买菜、下厨,忙碌了一上午。中午,待我们看完汀江河里你追我赶的赛龙舟,便回到家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这时,父亲也会一改平时的威严,满面笑容地端起酒壶,给我们筛上一点点香甜米酒,并说,今天过节,大家喝点酒庆贺!


端午节安康


吃完大餐,便是洗药把水澡,这是家中每人必须做的一项事。母亲是讲规矩的人,洗澡必须按男先女后,长幼有序原则,安排大家依次进行。一年一次的洗药把水澡,在母亲看来,简直是一场盛大的洗礼仪式。


我们男人洗澡去了,母亲则去把雄黄调上白酒,用嘴往房子周遭,或墙角或者旮旯处喷洒一遍。若是晌午时分,天公作美,下起一阵大雨,母亲便会兴高采烈地跟我们说,下得好,下得好!我们兄弟不解地问起母亲,怎回事?母亲便说,今天药王菩萨晒药,老天爷把它淋湿了,我们人间疾病就少了。母亲说得认真,尽管我们半信半疑,但还是会附和母亲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五月初一,母亲的忌日,我的心一下子悲戚起来。童年的“鸡公子”、红蛋蛋,还有香喷喷的粽子在哪里?我真想大声地问母亲,可是长眠的母亲,您能听到吗?


从前的五月节,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印记。我十分怀念情味浓浓的五月节,怀念慈爱的老母亲。岁月流逝,记忆犹新。如今年纪大了,怀旧之情,油然而生,心中难免有些失落,用当今时髦的词汇,应该是“乡愁”吧!


作 者 介 绍


   萧炳正


萧炳正,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萧家媳妇》等。


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音频:语丹

编辑:黄婷

审核:陈良锦

监制:林琳

闽西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

《岩声》夜读今晚试行开播!第一期:《上杭:客韵千秋》

《岩声》第二期:《故乡的土楼》

《岩声》第3期:《让古物和山水重新发声》

《岩声》母亲节特别节目:《记忆中父母的隐形碎片》

《岩声》第4期:《小镇香肴》

《岩声》第5期:《惟有兹岩千古著(节选)》

《岩声》第6期:《烟雨九鹏溪》

点这里互道晚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