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岩声”第31期—《千古源头民是宗》(节选)(作者 邱明)

闽西日报 2019-12-14

梦故人


心生寄语无从写,

 寥落深秋刻意凋。




勇夺八城曾建功,古田劲旅展豪雄。

如今喜看银花树,胜地旗飘七彩虹。

学士品茶话文脉,作家接地走蛟龙。

东风化雨添山绿,千古源头民是宗。


1

编者按



《岩声》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等一些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在1923年创办的,是闽西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为了更好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夜读栏目“岩声”于4月27日晚开播啦。“岩声”将于每周六夜晚和您如期相遇,主要刊播闽西籍作家和外地作家描写闽西的美文,在一些特殊节日,我们也将推出“特别专栏”。我们也真诚地欢迎您投稿(lymxxww@163.com),格式:“岩声”+文章标题,我们将择优刊播,共享美文,共度良宵。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


您好,听众朋友。感谢您收听由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为您推出的“岩声”。今夜,我们共同来欣赏邱明的《千古源头民是宗》(节选),一起朗读。


2

作者心声



作者邱明:“岩声”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千古源头民是宗》的作者邱明。一篇成功描写人物的文章必须准确捕捉生活的精彩片段,有震撼读者心扉的情感细节,有人物本质特征的反映与探寻。写张胜友的文章非常多,要写出新意不是那么容易。这篇文章我就想集中反映张胜友文学成就最高的电视文学政论片创作故事以及他如何搞改革的历程。


帮助胜友走上政论片创作,取得改革成果的是原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同志。他是胜友的领导、恩师、也是好朋友,他们之间有感人肺腑的故事。翟部长还对胜友人生个性、特性进行了总结归纳,于是我把这些写了出来。这篇文章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让我十分感动的是,翟部长对这篇文章高度认可,亲自审阅,动笔修改,使之增色不少。


“千古源头民是宗”是翟部长的一句诗,既用此句作题,也可以看作是红土地文学创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形象表达。

3

《千古源头民是宗》(节选)

作者:邱明


11月6日,张胜友的忌日。嘘吁感叹,胜友走了一周年!


张胜友


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翟泰丰同志深情地回忆说:“我每有难事、大事、笔耕事,都总是委任予他。”胜友不但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作协工作上他还解决了许多难题。作家出版社连年亏损,人心不稳,工作局面难于打开,调来了多位同志,都因种种原因,无果而终。派张胜友出马,多年亏损的出版社,一年后就变了样,码洋增长14倍,人均收入增长十余倍,人人有了商品住房,个个争相创品牌。他干活拼命,在利益分配上,却享人之后,分房他不要,年薪只拿平均最低额,民主测评,胜友的满意率达100%。作家协会调整机构,拟将作家出版社与十余家全国性文学刊物整合为“作家出版集团”,这又是一个困难重重的任务,让谁当这令人挠头的管委会主任?又是张胜友莫属。面对严峻的挑战,他与大家共甘苦,坚韧不拔扭转了困难局面,胜友成了全国闻名的出版改革家。


2017年10月16日,张胜友及家人与王蒙、翟泰丰、陈建功等合影。


泰丰同志认为,张胜友成功的根基,在于三条血脉的支撑:一是闽西老区红军舍身为人民艰苦革命的光辉传统红色血脉根基;二是客家人中华民族传统中原文化的血脉根基;三是饱食贫困乡愁烟火的血脉根基。


胜友的人生的特性过度地燃烧了自己,他多次说每次大型创作都让他有种被掏干的感觉。为写作提神,自嘲香烟和咖啡是须臾难离的伴侣。他发高烧低血压查不出病因却飞赴深圳,不出宾馆大门半步,20天抱病写完《历史的抉择》解说脚本。


2011年8月3日,胜友第一次病危。泰丰心急如焚,当即赶赴医院。脑梗解栓清醒过来的张胜友见到泰丰却说:“我张胜友告别了死神,有什么任务尽管分配!”2016年1月胜友第二次病危,接着第三次病危,胜友患了白血病(即血癌),泰丰甚为担忧,而胜友怕惊动大家不多说治疗情况。胜友病中常用“我命大,死不了”安慰别人,也激励自己,死神几次交臂而过。第四次病危,他插着管子不能说话,这一次少见的如此老老实实躺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眼睛眨巴眨巴,仿佛说:“没事,放心,我命大,会好的。”似乎是验证奇迹,几天后胜友居然走下病床,与泰丰两人并肩坐在沙发上朗声笑谈:“我命大,死不了。你看,又活得好好的。”泰丰泪水滚动,十分珍惜又痛苦难忍地看着胜友,心中暗祷他的生命力就像他的为人,铿锵、坚定、执着、顽强,希望他命大,真的“死不了”!


胜友竭力和病魔抗争,刚把《大海的召唤》写好不久,第五次病危又来了。深夜,泰丰又急忙派人协助胜友入院抢救,可是来不及了,这朵爬山的云,被大海召唤走了!乍闻噩耗,泰丰不敢相信,几番询问终于证实,心中无比难过,到凌晨三点才躺着歇一会儿。


清晨,泰丰与夫人迳奔胜友居家,一个小时路程,感觉像爬了半个地球。待到胜友家,却只有保姆在家,客厅空荡,再也没有胜友的高谈阔论,只有哀伤弥漫。胜友走得太早,命大者,命却短了。痛乎!


10点20分,胜友弟弟赶来了,立即共同商酌后事。中午近一点灵堂布置好,一番祭拜,泰丰伤感而归,胜友的形象和他的往事,一桩一件在内心里续绕。


最难忘的是两年前,胜友请泰丰为家乡北山书屋揭幕剪彩,泰丰亲题《张胜友文学馆》牌匾。闽西之行,还领略了红土情怀,客家风情。源自中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来自中原本土的泰丰十分震撼又倍感亲切。筚路蓝缕,开基创业,不惧苦难,自强不息,耕读重学,客家先民的血脉汩汩流传。泰丰对大山凹走出的张胜友有了更深理解。胜友是客家山民的儿子,身接地气,不忘故土哺育,其为人、处事,其个性、特性,不正是血脉基因的缘故吗?


“故人驾鹤汉河遥,霜雪天涯霁永宵。洒泪悲昼思不尽,诗吟寒夜恨难消。心生寄语无从写,寥落深秋刻意凋。云起燕山腾似雾,随心翻卷涌如潮。”这是泰丰写的一首《梦故人》,胜友走了,此时心境悲戚,不正如斯。




作者简介

邱明,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协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市作协名誉副主席、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闽西文学院副院长、龙岩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小说集、诗词集、散文集。作品多次获全国或省级奖项。



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音频:听听
编辑:黄婷
检查:罗爱萍
审核:谢津津
监制:林琳
推荐阅读

“岩声”第24期—《流向远方的河》(作者 唐宝洪)

“岩声”第25期—《才溪赏荷》(作者 蓝朝金)

“岩声”第26期—《跨越一甲子的爱(节选)》(作者 刘少雄)

“岩声”第27期—《寄语重阳(节选)》(作者 风语)

“岩声”第28期—《人生若只如初见》(作者 林子)

“岩声”第29期—《回龙古渡》(作者 王坚)

“岩声”第30期—《师者》(作者 黄征辉)


点这里互道晚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