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泰康空间工作坊|彩色摄影在中国:实践与研究

TAIKANG SPACE 泰康空间
2024-09-07




泰康空间工作坊
TAIKANG SPACE WORKSHOP



彩色摄影在中国:

实践与研究

Color Photography in China: 
Practice and Research 



11.27.2021  14:00 周六



发 言 嘉 宾
周邓燕  
摄影史研究者

蔡东东  艺术家


回 应 嘉 宾

王保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研究员

石志民  摄影师 独立策展人


特 别 展 示
新华染印法物料


策 划

许崇宝 


艺术总监

唐昕


活 动 地 点

泰康空间2F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公 众 参 与

工作坊对公众开放,无直播,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媒介问题是泰康空间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单一媒介,还是复合媒介,无论是成熟媒介,还是实验性媒介,每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质和属性,我们通过研究媒介回归艺术本体。


2012年,泰康空间明确提出将摄影作为“媒介个案”研究。作为20世纪先进技术的代表之一,摄影技术落地中国后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摄影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关联具有哪些特征?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摄影实践能提供什么独有的经验和贡献呢?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本期工作坊聚焦彩色摄影。


左:李进,《庐山仙人洞》,1961,黑白照片
右:《庐山仙人洞》,新华染印法1969年制作,刊于《人民画报》1971年7、8期合刊封底



彩色摄影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手工上色的照相馆人像和景物,此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在再现被摄物色彩的探索上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商用再到艺术表达的演进。尽管彩色摄影知识在民国时期就传入中国,但本土实践者直到1950年代初才掌握市面上主流彩色胶卷的冲洗方法,却在1971年初实现了一项惊人的技术创新——新华染印法。



上:蔡东东,《野炊》,手工彩色银盐照片 

下:蔡东东,《山间公路》,手工彩色银盐照片


作为世界彩色摄影史上的中国创造,新华染印法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成为本土实践者的必然选择?色彩的呈现对摄影实践者具有怎样的意义?中西方摄影师见解相同吗?在如今数字输出已经非常便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仍有艺术家不肯放弃传统彩色暗房实践?


新华染印法物料(宋贝珩 顾瑞兰 存 )










 正 在 展 出 

泰康空间:

机构实践与生产2003-2021


展期:2021.9.9-2022.2.22


策展人:唐昕

研究员:许崇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泰康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