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 “追逐信仰与理性的闪光”:匡院“老范”的数与远方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是南京大学内最为神秘的一个院系,匡亚明学院的学生,在大一学年与大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理科基础教育,大三再最终确定方向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种“多次选择,逐步到位”,自主确定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的大理科培养模式,使得匡亚明学院的学生和教授日常都沉浸在学术研究的海洋中,感受科研的魅力。
范红军教授,是匡亚明学院教授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员,他曾多次获得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浦苑恒星”奖,深受匡院学生的尊敬和热爱。他积极参与地区招生,与来自广东和江苏的广大考生有过多次交流。他是匡院学生中爱讲故事、讲解细致的教授,也是高考考生眼中温柔耐心、学识渊博的老师。
范红军教授,1985年进入南京大学,同年,南京大学少年班成立。2006年,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诞辰100周年之际,南大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2012年,范教授从数学系调任匡院,担任匡院数学方向的教学工作。
南大匡院一直以来以“学霸云集”闻名南大,而在范教授眼中,匡院的学生其实也非常普通,只是他们对于学术的积极性更加强烈,更多地沉浸在理科研究的天地中,因而更需要重点的培养和指引,帮助他们寻向所志。
范教授的办公室中,大大的书柜里摆着成套的高等数学教材,中间还包括一系列文史哲书籍,卷好的宣纸里,是范教授闲暇时练习的软笔书法。
范红军教授居住在市区,每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7点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备课、编写教材、科研工作,匡院小班制的培养模式,让教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优越的师生比,要求每位教授都能与学生长期沟通,助力学术讨论。每学期的第一次上课,范教授都会为新生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地点信息,鼓励学生积极与自己探讨问题,从学术研究到生活困扰,积极对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说他很享受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办公室里的烧水壶,为无数前来与他交流的学生,泡过一杯温暖的咖啡。
范红军教授说,他一直在思考的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会更好?”多年探索下,他的最终回答是,“你必须了解所有,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备课前,他总会翻阅来自国内外各学校的不同教材和习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最适合自身表达、最适合当下学生水平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收到启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大学上课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困倦,范教授就会在上课中穿插讲述小故事,从数学科学史到文史哲趣闻,以调节和调动课堂气氛;为了使自己的课程设置能紧跟时代,范教授还曾参与录制网络慕课课程,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尝试,探索不同的教育可能。
讲指数函数的时候,老范举例:“有个人去寻一份工作,说好包吃包住有工资,但是他拒绝了,说:’不用,我的要求比较简单,第一天给我一颗米,第二天给我两颗,第三天四颗,第四天八颗,以此类推”
“然后这个人在得到足够的米之前就被饿死了”
以前为了让学生专心听课,老范会在上课之前告诉学生,课上将要讲的定理的证明里有一个是错的,然后下课后会抽人回答哪一个定理讲错了。
在教学过程中,范教授试图讲述数学原理背后的渊源,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美与生命力,从无到有,从混沌初始到万象蓬勃。范教授说,他不希望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希望学生能够保持着淳朴而好奇的心,感受知识。在数学世界的求索之路上,对朴素数学的思想的理解,确实很花时间和精力,却很有意义。摸索认识教育的规律,会让“人生更有幸福感”。也正是由范教授言传身教的“要找到真相”的强烈好奇和不屈意志,驱动无数学生走上研究道路,走向真实。
范教授说,自己与数学的交缠,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爱恋。”当你感受到他的美,感受到他的生命力,你对他的认识就会非常宽旷”,觉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在范教授眼中,数学只是自然科学中“一种解释的语言”,却无比奥秘深刻。范教授说,他的目标是撰写一本《高等数学演义》,以数学的发展为轴线,讲述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相辅相锄,相生相成,展示数学之美——“不仅仅是符号与数字,而是数学生命的演绎”。
2012年调入匡院时,范红军教授参与匡亚明学院和苏州中学联合创办的匡亚明实验班工作,为班级的筹建准备,进行大学与高中协同办学的探路,讨论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大学与高中的教育如何融合?如何协同发展?如何培育适应大学教育和学术科研的突出人才?” 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发扬双方的共同优势,范红军教授参与组建的实验班创造了自己的新实验体制——不以高考成绩论英雄,而是从学习本身,探索进行人才培养。苏州中学-南大匡院实验班创办三年,进行了多重尝试,教育理念独树一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效应。
而回忆起代表数学系在广东的招生工作,范教授笑言,“广东是我的第二故乡。”多年的招生工作使得范教授对于广东产生了独特的感情——常驻酒店的高净楼梯、中学校门前的俏丽青山和潮汕茶桌上热气腾腾的美食,都让他印象深刻,心驰神往。6月招生季,3-4月的时候,范教授就能收到许多广东朋友的来电,“你什么时候过来呀?”。广东考生的聪慧热情,更让他对于招生工作乐此不疲,充满热情。
(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工作现场)
“喉咙有没有喊破掉,腿有没有跑废掉,是衡量我们招考工作的重要指标。”谈起繁忙的招考工作和频繁的招生讲座,让范教授对各个前往过的高中如数家珍,古老的学堂,优雅的学校,诚恳的学生,征询的眼神。范教授一边招生,一边反思,为自己的教学补充。与报考学生的沟通联系经验更让教授感慨万分,作为招考老师,展现的南大风采,特别是南大教授的风采,更让南大声名远扬,让他深感作为南大教授的带动效应。
三尺讲台上的范教授讲课细致,认真负责,多年蝉联“我最喜爱的老师”,一届又一届的南大学子对他不吝崇敬之情;方寸书桌里的范老师热爱文史,诗词歌赋,铁马冰河均入他梦中;巍巍金陵中的“老范”极富生活情趣,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骑山地车打卡上班,不时下班做饭,享受楼下味道极好的烧饼摊。为师多年,培育天下英才,安享桃李芬芳。
范教授却说,他对于学生的期望很小:“要有信仰、要有理性的精神。坚定的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用理性的精神探索人生。”其余无他求。
范红军教授正如同这所在南大里安居一隅的匡院一般,沉静优雅,温润严明,不动声色,不惮安逸,沉浸于理科研究中,闪烁着真理光芒。
文字 / 程亚格
美编 / 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