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南大校友程开甲院士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昨晚,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南京大学校友程开甲入选。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颁奖辞:

空投 平洞 竖井

朔风 野地 黄沙

戈壁寒暑成大气

于无声处起惊雷

一片赤诚 一生奉献

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

黄沙百战穿金甲

甲光向日金鳞开



程开甲院士出生于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回国后,程开甲在南京大学工作近十年,曾任物理系副系主任,为南大物理系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八一勋章”获得者。


曾任教南大,留下一段“让房”佳话


1952年,程开甲进入南大物理系任教,先后于1953年、1958年与时任南大物理系教授兼教研室主任施士元共同创办南大金属物理教研室、核物理教研室。在112周年校庆日前,南京大学举行了学习“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程开甲报告会,在会上,一本由南大物理学院师生编著的《程开甲在南大》小册子,首次公开了程开甲当年在此工作时的细节。程开甲院士录制视频祝福南大,“希望南大将来在国际上能够执牛耳。”

 

《程开甲在南大》小册子中,介绍了程开甲当年捐献一丈布票的故事:1960年,每人每年只发二尺布票。为了救扶更贫弱的人群,南大党委组织党员捐布票。程先生一个人就捐出一丈布票。时任南大核物理教研室秘书、组织布票捐献活动的吴维瑛介绍,当时布票非常珍贵,想买一床被子要凑好几年布票。她算了笔账,“一幅床单起码要1.4丈布票。而程先生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六口人,在当时能捐出一丈布票是很了不起的。”


程开甲院士


吴维瑛回忆,“我当时问程先生,‘您家孩子多,捐了这么多布票有没有困难?’他说不要紧。”吴维瑛说,她跟程先生共事了几个月,“印象中他非常平易近人,也非常朴实。”

 

1960年左右,程开甲是南大的高级教授,学校分给他一处两层的房子。当时,南大物理系预备教师曹天锡正为房子犯难。程开甲主动跟领导提出,把自己住房的一层让出来给曹天锡夫妇,还送给他们许多添置不久的家具。曹天锡老人回忆,“当时程先生还没有正式调离南大,不过人已经去北京工作了,很少回来。只有他的家眷住在房子里,我们就住在一个屋檐下。”曹天锡说,程先生一家人都非常好,后来离开南京时,还送给他一个碗橱,“我一直用到现在。我很尊敬程先生,他业务好,人正直,而且特别虚心、真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0552xnc33y

程开甲与南京大学


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吴培亨1956年考入南大,曾是程开甲的学生。他在报告会上说,程先生的为人与治学态度影响了他一辈子。“我入学时,他教我怎么样苦练基本功。他说他年轻时学数学,把能找到的所有题目全做完了,以后他做研究的时候,从来没有因为数学上面的困扰而影响工作。相反,他以前做过的基本功,在他研究时会一个个跳出来帮他解决问题。”


为核武器隐姓埋名20年

带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从此,他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20多年。程开甲受命牵头起草了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为圆满完成中国第一次核爆任务,他和他的团队把核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上百个课题,走遍全国各科研院所和各军兵种许多单位,召开了几百次协作会议。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全国上下通力合作,很快研制出上千台测试、取样、控制等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响,自动控制系统在瞬间启动千台仪器,分秒不差地完成了起爆和全部测试。回忆往事,程开甲非常自豪。当年法国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没有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前苏联也仅仅拿到很少的一部分数据,而我们拿到了全部数据。

 

程开甲是中国技术上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空中、地下等方式在内的核试验三十多次,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他还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取得丰硕科技成果。人们称程开甲是“核司令”。


程开甲院士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座谈会上


开天辟地,“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一片空白的中国原子弹爆炸领域里,需要胆大心细,睿智决策。“决策上项目,决策用我,两个决策,都需要勇气,程老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气,敢创新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这样评价程开甲院士。

 

比如,第一颗原子弹采取何种方式爆炸?程开甲经过分析研究否定了原定的空爆方案,设计了“百米高塔爆炸”方式,确保了中国首次核试验可控可测。

 

还有一次,周恩来听取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安全问题汇报。周总理问:“投弹飞机安全是否有把握?”在场的空军副司令指着程开甲说:“是程教授计算的。”周总理目光转向程开甲,程开甲肯定地点了头。周总理看到程开甲点了头,也重重的点了头,表示他放心了。“核试验的安全问题由程开甲负责”是周总理亲自下达给他的任务。程开甲说:“核试验安全问题大于天”,每次他都要反复研究、反复计算、反复检查。周总理只要听说安全问题,程教授已经把关了,他就会十分放心。


程开甲(左二)与科研人员探讨技术问题


再比如,在第一、第二次地下核爆炸试验成功后,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多次进入爆后现场、甚至爆心。有一次还和朱光亚一起考察测试间,进入零后开挖的测试廊道时,其中一段十多米的廊道被挤压得只有80厘米直径,他们是匍匐爬行的。爆后现场考察是从未有人做过的事!谁都说不清洞里的辐射剂量和高温有多高,风险很大。但程开甲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爆后的实地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现象学的第一手资料。

 

程开甲在科研上的勇气还表现在坚持真理上。作为一名学者,他始终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各种学术讨论中,他与自己的上级争执过,与自己的同行争执过,与自己的下级争执过,在他的心中,没有权威,如果有,也是“能者为师”的学术权威。一次争执后,他诚恳地对普通技术员说:“我向你们道歉,上次的讨论,你们的意见是对的。”


20世纪70年代,程开甲在做任务前动员


后来回忆往事接受采访时,程开甲带着几分遗憾说:“总理交给我的科研任务,我都完成了,但总理交给我学普通话的任务却没有完成。”“程开甲是一名纯粹的科学家。”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这样评价程开甲。


一生为国披甲铸


程开甲院士始终心系科学研究与国防科技发展,在为强军兴军的伟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老骥伏枥,谈起晚年创新成就,程开甲感慨地说:“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1918年8月生于江苏吴江,中学时代,程开甲就广泛阅读了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詹天佑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传记,萌发了要当科学家的想法,并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作为人生榜样。1937年,他就读于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1941年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并从事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1946年8月,程开甲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教授。期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双带理论的研究。


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


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看到解放军敢于向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开炮时,他感到中国有希望了。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祖国。

 

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工作、生活在核试验基地,在西部大戈壁滩上隐姓埋名20多年,程开甲在坚守中展现出为科学奉献的淡定与从容,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1984年,考虑到程开甲年岁已高,组织将他调到北京,任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

 

程开甲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获奖无数,但是,对这些崇高荣誉,程开甲有自己的诠释:“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这是程开甲院士曾经写下的几句话,这也正是院士程开甲百岁科学人生的自画像。

 

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华人盛典组委会认为,程开甲院士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作出卓越贡献,一生投身中国核试验事业,做出了呕心沥血的付出。


定格温暖的瞬间,汲取前进的力量,让我们带着感动继续出发,永远朝向美好的远方,接力奉献,传递希望!程老,向您致敬!


来源:综合自科技日报、南京大学新闻网、侯印国老湿、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美编:于海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