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舞台、沙中林海、沿途风景,她在南大用笔和相机“看天下”!
在招生工作中
她传递温暖与善意
在专业学习中
她收获知识与成长
在世态万象里
她记录人情与现实
在光影流连中
她留下幸福与美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朱珂影
看她如何在人生的旷野中
肆意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
朱珂影,中共党员,毕业于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现为南京大学2019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曾担任南京大学招生宣传志愿者协会宁夏地区理事长、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新闻传播学院“未来编辑部”下属院媒“新潮”主编等职务。曾获2022年江苏省三好学生、2021年国家奖学金、第十届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最佳新媒体报道(中英合并组)冠军,多次获得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在招生中,展现价值与善意
朱珂影与招生工作结缘于2020年寒假的“南星梦想计划”。彼时还没有加入招协的她与同样就读于南大的高中同学一起前往母校进行宣讲。擅长表达交流的的朱珂影主动承担了稿件撰写与现场宣讲的工作,她以“想要你知道的南大二三事”为题,向学弟学妹分享了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与专业设置、三三制教育模式、以及自己就读南大的感受等。她风趣幽默的讲述感染了台下的同学,“当时教室里学弟学妹很多,氛围也很好。”
2020年“南星计划”宣传横幅
2020年4月,朱珂影在同学的推荐下参与了招协的面试,并顺利成为了宁夏地区的理事长,配合招生组老师开展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阻碍了朱珂影返校的道路,却没能打断招生工作的进行:除了在线上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进行答疑,她也跟着几位老师在线下奔波,“摆摊”宣传,接待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
前往各所中学线下宣讲的经历让朱珂影体会到招生工作的艰辛。南京大学在宁夏的知名度不算高,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缺乏了解。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咨询,朱珂影和同伴们需要一遍遍介绍南京大学,它的学科优势、专业排名以及选择它的理由,再根据考生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填报建议。在不断的交流、提问与解答中,招生工作于火热的六月落下帷幕。累但满足,或许是每一个招生人在志愿填报咨询结束时最深的感受。累是高强度工作后身体上的疲惫,而满足来源于内心的成就感,是对那些通过招生宣传被点燃的“南大梦”的自豪感。
新学期开学后,朱珂影也积极参与组织新生见面会与同乡会聚会,和初来乍到的学弟学妹们分享生活经验的同时,也让大家在他乡依然“宁”聚在一起。在一声声亲切的乡音里,在一道道熟悉的菜肴中,她与同在南京求学的学子们一起感受家乡的温暖。
2020级宁夏新生见面会
一年的任期很快结束,但朱珂影的招生生涯并没有就此止步。出色的工作表现不仅给她带来了“本科招生工作优秀学生志愿者”的称号,也让她在老师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直到现在,朱珂影仍在做一些辅助性招生工作,“比如有考生想要了解一下新传专业,让我打个电话介绍一下啦,或者写文章拍视频什么的,我能帮忙的都会尽量帮。”2022年,朱珂影参与了南京大学宁夏专场的招生直播宣讲。面对镜头和镜头背后的学生、家长,尽管有些紧张,朱珂影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招生工作经验侃侃而谈,展现了南大风采。
招生直播中的朱珂影 右二
在学习中,收获成长与风景
从人文科学试验班专业分流时,朱珂影坦言自己十分纠结。出于对文字工作的浓厚兴趣,她在文学院与新传院中摇摆不定。最终选择新传不仅是因为它与自己活泼的性格更相似,更是因为这是一个观察世界、与人打交道的专业。“你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人生和选择。通过这些人,我可以从学生时期的象牙塔里走出来,更深刻地认识社会。” 在朱珂影的憧憬中,进入新传院学习会是一场记录人生、遇见世界的旅程。
我拿着笔,捧着相机,就像在无数条平行或交错的轨道里,短暂踏上其中一辆列车,看ta看过的风景,共情ta的人生。这太奇妙了。
”如愿进入新传院后,朱珂影在丰富的课程设置中汲取养分,受益匪浅。她在徐慨老师的《口语表达》课上锻炼表达能力,受到了很多鼓励;在白净老师《新媒体应用入门》的课堂里学会了Ps、Ai等软件的应用,掌握了新的本领。此外,王蕾老师的《媒介与性别研究》也让她印象深刻。她最有感触的是这门课的期末作业——给家中的女性长辈写一篇口述史。在朱珂影看来,这项作业为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人:原来小时候抱着自己讲睡前故事的姥姥,也曾有过那样青春飞扬的时光。因为支援西部开发来到宁夏,姥姥一呆就是一辈子,在这里定居工作,在这里生活。通过这次访谈,朱珂影和姥姥一起走过了她不曾经历、也不曾想象的姥姥的人生。“我觉得这是一次很棒的记录。”在时间和记忆的回溯中,她感受到时间流转与记忆珍贵。
除了身边的故事,更多时候,朱珂影会遇见的是完全陌生的人与事,看见的是全新的风景,收获的是奇妙的体验与记忆。一切都同朱珂影曾想象的那样进行着,而她也在一段又一段旅程中不断成长。
在记录中,感受温暖与力量
2021年5月,朱珂影踏上了前往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旅途,与学长学姐一同采访“人民楷模”国家奖章获得者王有德。尽管从小生活在银川的她早已对西北的风沙习以为常,但随着车窗外的绿色一点一点褪去,由梭梭草、猫头刺点缀的无垠的金色沙漠映入眼帘,她仍然止不住地感慨:“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但同时就是这些很渺小的人,在沙漠里种出了一片绿洲,种出了林海,这种对比带来的感觉是非常震撼的。”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等一行人到了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准备采访王有德时,朱珂影被“突然袭击”了,“采访快要开始的时候,主编突然让我去采访。我当时特别慌张,临时写采访提纲。一边想、一边写,可能有5分钟左右,然后再去做的采访。”王有德此前已经接受过很多主流媒体采访,面对一些基础问题时表达从容。随着采访的深入,王有德提起一个从未对采访者说过的故事。王有德承诺在妻子手术后多花时间陪伴照顾她,但看到妻子麻药醒来逐渐恢复,心里又放不下治沙工作,还是一头扎进了林场。为了治沙事业对妻子食言,王有德对妻子与儿女颇感愧疚。“他说这个故事他从来没有跟人讲过,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其实这个采访已经到位了。”事后她才知道,这次突击采访是对她的一次“压力测试”,不久后,她接任了“新潮”主编的职务。而这篇报道在当年12月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最佳新媒体报道(中英合并组)冠军。
如果说“沙中林海”报道采访是一次朱珂影与采访对象的共情之旅;那么在2021年7月一次缘起课程作业的系列报道中,她则对新闻报道本身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回想起这份报道的采写过程,她分享道:“当时是白净老师《深度报道》的作业。认识的同学经常点附近美食城的外卖,某天路过时却发现那里的环境不尽人意。”以此为契机,朱珂影与朋友一道进行了实地考察与采访,写出了一篇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本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但这篇报道却经过千回百转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最后促成了对美食城的综合整治。报道也于2022年获得第三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深度报道三等奖。
“外卖调查”后续跟进报道海报
整改完成之后,受到仙林街道邀请,朱珂影和老师、同学们再次前往美食城。整改后的美食城样貌一新,治理成果也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朱珂影认为,“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报道的力量,也警醒自己下笔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处理基层问题的困难可能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要用更加包容、尊重、动态的视角去认识人和事。”
对于“新传人”而言,在新闻媒体里实践,是珍贵的成长与学习机会。2022年暑假,她去了《Vista看天下》杂志社,担任内容采编实习生。“在《看天下》做的稿子里,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沈燮元先生的人物报道。”沈燮元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退休后也一直在南图从事研究工作。6月初,朱珂影还没有正式入职,带教老师就给她布置了任务。多方沟通、几经磋磨之后,终于在即将离开南京前联系上了沈老先生,完成了采访。
实习期间撰稿
“就像纪录片里说的,老先生特别可爱,特别和蔼可亲,真的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热爱和骄傲。稿子发出前送给南图审核,老先生很认可,说是写得比较好的一篇,还问我什么时候回南京,想和我拍个合照。”受到鼓励的朱珂影非常惊喜,也格外感激,特意准备了家乡的枸杞,打算实习结束后再去拜访。但她回到南京后,因沈先生居家休养,又赶上疫情,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再次收到消息,就是老先生逝世的噩耗。这件事也成为她大学四年里的遗憾。
各种机遇让人们相交又相离。在这段不停遇见与分别的旅途里,朱珂影记录下世事中的温情,领会到文字的力量。
在光影中,留下幸福与美好
谈起大学四年里最庆幸做了的事情,朱珂影毫不迟疑地说是买了相机。于她而言,轻轻按下快门就是最能提升幸福感的事情。在上大学前,朱珂影已经很久不使用朋友圈,也并不习惯展示自己的生活。但在家人的鼓励与《新闻摄影》课程的体验下,她最终决定买一台相机。
“虽然配的镜头焦段很短,但还是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不管是记录金陵城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是担任新闻传播学院团学联副主席时,为学院的各种活动照相留念,这些拍下的照片都成了她最宝贵的回忆。
生活留影
回想自己拿起相机的经历,朱珂影感受颇多。“我觉得相片这种媒介承载着很多东西,因为每个阶段的状态和认识是不一样的。我时不时就会翻旧照片,也能很快想到,当时的我在干嘛,忙些什么、想些什么。”翻看相片,回顾拍摄的那一瞬间光与影恰到好处的碰撞,似乎就能完成一次时空穿梭。“所以我觉得可能真正奇妙的是时间,而相机、摄影只是一种载体。它在提醒我,要珍视每一刻当下,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展望未来在北京大学继续深造的学习生活时,朱珂影爽朗地笑了:“那可是北大呀,是梦校啊!”刚来南大时,朱珂影从未想过,在这所大学里会拥有什么样的经历、成为怎样的人。但随着本科生涯大幕落下,回首四年时光,尽管还有些许遗憾,但她很满意自己交上的答卷。
感谢南大,赋予我肆意探索的可能。
”对过去不后悔,对现在有信心,对未来满是希望,或许就是她最真实的写照。
学姐寄语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值得为之付出的事,每天都可以开心快乐。如果还没有找到的话,就先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好好努力吧。
采访丨李林静 周圣康
文编丨李林静 周圣康
美编丨彭诗钰
责编丨滕亦君 邵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