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延禧攻略》终极归宿,乾隆和他的女人们都在这
昨晚大热剧《延禧攻略》完结,让观众们大呼不舍。魏璎珞一改清宫剧中“主角光环”的加持,凭借聪明才智步步为营,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富察皇后的承诺,辅助乾隆成为一代明君。剧中乾隆帝与富察皇后这对“白月光CP”也成为观众心中的大爱。
历史上风流多情的乾隆帝与发妻富察氏鹣鲽情深。雍正五年(1727年)富察氏通过选秀被指为皇四子嫡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皇后。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皇后病逝于东巡途中,皇帝悲痛万分。此后大兴土木修建地宫,更破例亲自为发妻定下谥号“孝贤”。乾隆十七年(1752年)孝贤纯皇后下葬至裕陵地宫。
乾隆日后的人生中著有大量诗篇来表达自己对皇后的思念之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一首悼念诗中写道: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皇后的思念之情,更表示自己不贪求益寿延年,只求得与发妻黄泉相聚。
孝贤皇后死后,深受皇帝宠爱的令妃魏佳氏实际上代替皇后那拉氏统摄六宫,有“兰宫领袖”之称。令妃从贵人逐步晋升至贵妃,并为乾隆帝诞下四子二女,可见宠幸之盛。乾隆四十年正月(1775年)令贵妃病逝,十月下葬至裕陵。乾隆六十年(1795年)嘉庆帝登基后追封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逝世,享年89岁。同年九月,这位深情帝王最终与他心头的“白月光”一同长眠于清东陵的裕陵地宫。
清东陵是清王室陵墓建筑群,与清朝历史相伴始终,是一处凝固时间的历史遗存。清代帝王、后妃、贵族,无数声名显赫的人物长眠于此。清东陵不仅是研究清代丧葬利益、建筑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典制、艺术的历史宝库。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占地80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布局最规整的古代皇家陵园。陵寝前有金星山为屏,中有影壁山为案,后有昌瑞山为靠,东西有两条大河似玉带般蜿蜒环绕。
清东陵体现了中国独创的风水理论,“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使山川形胜的自然之美与陵寝建筑的人文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境界,诚为一处地臻全美的风水宝地。
1961年清东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作出的评价如下:“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清东陵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完工,修建历时247年,几乎与清王朝相伴始终。清东陵建有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共计15座陵寝,埋葬了清朝的5位皇帝(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
清东陵中各陵园以清孝陵为中心,按辈份高低依山势呈扇形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布局主次分明、尊卑有序,体现中国传统的居中而尊、一脉相承的丧葬理念。
各陵按“前朝后寝”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均由碑楼、宫墙、隆恩殿、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组成,使各建筑之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间组合。
清东陵的正中是清孝陵,这里长眠着另一位有名的深情帝王,同时也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孝陵是清东陵的主陵,也是清东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墓。孝陵造型古朴威武,反映出满清初期在马背上打天下的雄浑气魄。
孝陵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筹建,由于经费不足,不得不拆用明代建筑清馥殿的部分旧料。地宫建成后,顺治帝及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皇后(董鄂妃)先行入葬。由于当时仍盛行火化旧俗,所以顺治帝及两位皇后死后均进行火化,地宫内并无棺椁,只有3个“宝宫”。孝陵地面其它建筑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后才基本修建完成。
景陵位于孝陵东侧,是有“康乾盛世”美称的康熙帝的陵园。康熙初年,财政低迷,三藩叛乱,统治不稳,陵寝的修建直到康熙十五年(1676年)才正式兴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基本建成。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圣祖葬入景陵地宫,地宫中同葬孝诚、孝昭、孝懿、孝恭4位皇后,并袝葬敬敏皇贵妃。
景陵开创了皇帝陵内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制度,并且首开皇帝陵内袝葬皇贵妃的先例。同时,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寝中第一个废除火化、将尸体葬入棺椁的陵寝。
裕陵位于孝陵西侧,是乾隆帝的陵园。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完工。陵园营建时正值清朝的鼎盛时期,国泰民安,财力雄厚,因此陵园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用料考究。
裕陵最值得称道、最富文化内涵的是地宫。地宫各处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仿佛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体现出乾隆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兴盛。裕陵地宫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而围绕裕陵的许多未解之谜更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求。
定陵和定东陵位于裕陵西侧,是清王朝由盛及衰时期的咸丰帝和充满争议的慈禧的陵园。
定陵位于位于清东陵最西端,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动工,同治五年(1866年)完工。定陵的营建期间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这一时期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烧毁、文宗出逃并死于避暑山庄。当时清廷财政极度困难,定陵修建工程一度中断,并且使用了大量宝华峪(道光皇帝废弃陵)的旧料。因此与其它陵寝相比,定陵工期长,质量也较差。
定东陵位于定陵东侧,是慈安皇后和慈禧皇后的陵寝。定东陵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两陵并排,规制相同,中间只隔一条马槽沟,同时增建了神道碑亭和下马碑。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入葬。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为由对定东陵进行重修,部分宫殿拆除重建,工程浩大。重修后的慈禧陵,特别是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构件改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油饰彩绘全部贴金等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更显奢华。慈禧于宣统元年(1909年)葬入地宫。
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剿匪和军事演习为名,率军进驻东陵,并戒严封锁。其部下采用粗暴手法破开裕陵地宫和慈禧陵地宫,劈开棺椁,毁坏尸骨,并将随葬宝物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
世界遗产清东陵,作为清朝的皇家陵园,从建陵到不断的维护修缮,牵涉了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这里埋葬着最后一个封建集权帝国时期满族显贵的棺椁,埋葬着无数神秘的故事和传说。这座跨越了两个半世纪建设而成的皇家陵园,与清王朝相伴始终,是一部用砖、木、瓦、石写就的王朝盛衰的历史。
清东陵在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与山川形势结合上日趋完美,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是封建王朝的历史缩影,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栏目:中国国情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本期编辑:张帆(实习)
本期校对:牛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