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往昔如昨】黎雪晴:改变中沉潜,深水中静流
【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的篇章。关于母校,那里有校友们最美好的年华。携一纸信笺,书一份真情,我的青春故事里都是您。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往昔如昨】专栏,殷殷讲述校友与母校的往昔故事。
本期校友黎雪晴,南昌师范学院“江西省第三期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培训班学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西省化学特级教师,南昌市优秀校长;曾任南昌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现任南昌市洪都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南昌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南昌市青云谱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担任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学校长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教育干部培训学院书记校长培训班特聘讲师,江西师范大学全国化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研修班特聘讲师,江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多次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论坛做教育教学专题报告,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6项,主编或编写教育教学论著5本。
在我学习成长的记忆簿里,最生动的注脚就是“改变”。四年前,我参加了南昌师范学院承办的“江西省第三期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培训班(2018-2021),在新老校区的绿影婆娑中、在校史馆恢弘的教育记忆中、在阶梯教室的凝神静听中,在走南闯北的学习交流中,我度过了深度学习的三年。三年时光折叠成一本厚厚的书,书中有我成长中不可替代的开始与结束,有我教育阅历由薄变厚的积累,有我教育思想由浅入深的蝶变,有我教育格局由小变大的升华。感谢南师院,值此70华诞送上我的感恩。
这三年,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的轰轰烈烈,“双减”落地,教育在质和量之间重新选择;“双新”开启,高考人才选拔在新格局下重新布局。犹记得,2020年12月,在由南昌师范学院承办的江西教育学会中学校长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一场教育盛宴——《韧性,是教育自我更新的力量》,让我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三年,我们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它倒逼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里重新构建应急应变的教育管理机制,南昌师范学院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浓缩教育实践思想精华的机会,我们用心完成了《赣鄱校长思与行》系列教育论文集的编写,为江西基础教育界留下了宝贵的实践思考。
这三年,于我个人而言,起点时,我还是优质舒适区的安逸副校长,终点时,我已是攻坚克难区的奋斗校长。起点到终点,终点又触发新的起点,人生永远没有停止,时间虽转换了空间,但成长依然时时发生,变化刻刻在线。从老校区庄重朴实的素色辗转到新校区红白镶嵌的亮色,每一次讲座,每一次分享,每一次听者与师者角色的变换,让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这三年,是一场跨越南北的教育行走,它让我的教育视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我的学习半径从赣鄱大地划到首都北京,再划到美丽苏杭。我亲历了京派、苏派、杭派教育的现场,倾听了各个角度的教育表达,享受着刘彭芝、李希贵、王殿军等名家给我们带来的教育饕餮大餐,倾听了严华银主任对我的“校长办学思想”的宽容而有激励性的点评,至今意犹未尽。
我还记得四年前,在青山湖老校区阶梯教室的开学典礼上,饶玲院长给我们的康德四问“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让我一直没敢懈怠自己;我还记得九江六中原校长梁明的主题分享“面对面”,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的赣派教育家朴素的教育初心、贵族的教育追求。能听见最好的教育声音,看见最美的教育风景,是我这三年在南昌师范学院校园里最大的收获。
这三年,是一场集智慧与勇气的教育重建,它让我的教育思维有了全面调整的底气。如果说四年前,我的思维还局限于局部与单一,那么现在,我的思维已经开始定位于全局与立体。三年理论与实践的滋养,最大的意义在于形成了我心中改变的力量,它成全了我在第二届赣派教育家论坛上的主题报告——“习惯认真,自然优秀”,成全了我在中国南昌第五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上的主题报告——“站在离真实教育最近的地方”,也成全了我在中国长春第六届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闭幕式上的深情的发言——“给我一个视角,让我重新打量争论背后的教育”。无数个日子的积累,让我在当校长的第一天勇敢地说出“我们都是改变的力量”,无数个日子的沉潜,让我在教育的洼地里大胆地思考着“如何在低资源教育配置下优质地发展?”
这三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教育生长,它让我的学术积累增加了弥足珍贵的厚度。通过学习,我成功获得了江西省特级教师的荣誉,取得了中学正高级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完成了多项省级课题的立项与结题,发表了多篇教育类学术论文,作了无数场教育类学术讲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教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用不断增长的才情和智慧为它续写未来。
我们常说,培养人要静待花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感谢南昌师范学院给我准备了一个从花蕾到绽放的花期,让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教育时区,并且相信每个时区都有最好的安排。无论我们此刻在舒适时区还是在艰难时区,我们都要坚信,一切没有太晚的开始,一切都是最好的成全,让我们好好享受属于教育的美好时光吧。
再见三年!我们需彼此珍惜,让缘分永远都在。
你好未来!在改变中沉潜,在深水中静流。
祝福南师院!70年情怀厚植,理想路上,山高水长!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军考三人组”,全被录取!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人民网)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教育培训学院
编辑|唐境懋
责编|袁巧
审核|常颖 谢梦君 戴达峰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