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秩芳华·校友印象|毛秋云:我与学校共成长

【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篇章,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校友。为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展示校友风采,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校友印象】专栏,讲述校友们胸怀祖国、勇毅担当、心系母校的故事,激励我们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毛秋云,江西靖安人,副教授,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前身)原党委委员、副校长。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7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高教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参与了江西教育学院的恢复筹建工作和新校区的建设,主编、参编《教师道德修养》《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读本》《中国书院辞典》《法律基础教程》《思想政治教育教程》等著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项科研成果获江西省教委、全国教育学院思政研究会、全国高校思政研究会奖励。

知青岁月,磨砺意志不怕吃苦

1968年初中毕业后,出生于普通干部家庭年仅16岁的毛秋云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前往家乡靖安县城附近的一个生产队,开始了近9年漫长艰辛的知青生活。

“知青经历对我来说刻骨铭心,到农村插队后,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开始很不适应……”回忆起在农村的日子,毛秋云仍记忆犹新,许多往事在脑海中浮现。

“印象最深的是农忙时节,一群年轻人在田里插秧,我从小没干过农活,手脚速度慢,常常被大家插好的秧苗围在田里出不来。”毛秋云笑着说。

“那时,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农活,繁重的劳动是艰苦的,年轻人全凭毅力去做事,常累得不成样子,但我的精神上却觉得既自豪又快乐。”从城市少年变身为农民,毛秋云迎着寒风播种、顶着烈日“双抢”、远赴海南培育杂交水稻,吃着刨成丝的红薯饭,感受蚊虫肆虐、蚂蝗叮咬……在那段知青插队岁月中,艰难困苦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奋斗精神。“这段特殊的经历成为我生命中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以后的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坦然面对。”

1972年1月,毛秋云因表现优异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底,因在知青生活期间的良好表现,毛秋云幸运地通过了层层严格选拔,被推荐到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前身)学习,成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

大学求知,与江西教育学院结缘

1977年3月,毛秋云进入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也正是在那里,他开始与江西教育学院结缘。

“当时中文系有十多个老师是来自江西教育学院的,像张桂年、彭兆春、袁牧、谢本良、肖承珍等知名教授,他们给我们讲《文艺理论》《写作》《现代文学》等课程,所以我虽是在江西师范学院上学,但教我的大都是江西教育学院的老师。”毛秋云感慨地说道。

谈起两所学校的渊源,还得追溯到1969年1月。当时江西省革委会决定,江西师范学院与江西教育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改名为井冈山大学,江西教育学院的教职工并入井冈山大学。1972年8月14日,井冈山大学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迁回原江西师范学院的校址。原江西教育学院并入井冈山大学的教职工,成为江西师范学院的教职工。

“三年的大学时光一晃而过,很快就临近毕业分配工作。正好省里决定恢复江西教育学院,需要一个学中文的搞文秘工作,我很幸运地被选上,这也是我和学校的缘分。”1979年12月底,毛秋云兴奋地拿着派遣证前往江西教育学院报到。

江教复校,吴启中对其影响深远

江西教育学院1979年复校,毛秋云成为学校复校后第一个报到的大学毕业生,但报到后,毛秋云却有些不知所措。

“我去学校报到时,原校址已经被外单位占用,老师们都在江西师范学院任教,学校甚至连一张桌椅都没有。”报到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毛秋云的住宿一直是个问题。“当时条件很艰苦,我先后经历了三次搬宿舍,四处借住,颇有点流离失所的味道。时任江西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吴启中,在省教研室借了两间小房子,并从他的原单位江西中医学院借了两副床板、桌子供我们办公和住宿用。”

在毛秋云的记忆中,江教复校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当其冲的是选校址。按当时规定,在南昌市区用地超过100亩需要向国务院申请,程序较为繁琐,为了抢时间和方便教师们上下班,吴启中副书记决定把学校选址在青山湖区学院路,最终向省里申请了97亩地建校,这一举措得到了众多教师的拥护;其次是教师队伍回归。吴启中副书记向省里申请并与江西师范学院协商,要求江西教育学院在江西师范学院工作的老师全部回校,由学校统一发放工资,最终除行政以外的老师均回到了学校,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学校从1980年起前往北师大、华师大等名校招聘了一大批1977级、1978级、1979级的毕业生来校从教,增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第三是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先后新建了两栋学生宿舍、一栋医务所、六栋教工宿舍,并建设了临时食堂和车库,基础设施建好后,就有了初步的办学条件。第四是改善教师生活条件。为了稳定从江西师范学院回归的教师队伍,学校着力解决教师无住房、住房面积小的问题,新建住房优先分配给教师,改善了教职工的居住环境;同时购买了300个煤气罐、150套煤气灶,按照“一个灶搭配两个煤气罐”的标准分发给教师们,改变了当时普遍用煤球炉生火做饭的现状,提升了教师的生活幸福感。第五是大力发展办学。当时学校一边建校舍,一边招生。1980年高考后,学校从普通高考生源中招收3个系的普高本科班——中文系、外语系和数学系。没有学生宿舍,学校便在南昌市招了三个走读班;没有教室,学校就在省电大租借教室;为了方便教师上课,学校把仅有的一辆吉普车和一辆校领导用的上海牌轿车都用来接送老师上下班,吴启中副书记模范带头,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第六是扩大学校的影响力。1981年,江西教育学院青山湖校区基本上建好,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吴启中副书记大胆向教育部申请,由我校承办全国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工作会议。同年11月,29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主管师资培训工作的负责人,以及部分省、地(市)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的负责人汇聚到学校,讨论如何加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建设的问题。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提升了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毛秋云的心中,江西教育学院复校办学过程中虽然历经艰辛,但当时在吴启中副书记和彭福山副校长两位“老八路”的带领下,老一辈江教人不惧困难、开拓进取,形成了尊师重教、乐学善思的良好校园氛围。

迎评改制,站好最后一班岗



1980年至2013年,毛秋云在学校工作了33个春秋,从院办秘书、党(校)办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到党委委员、副校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学校。

2008年6月,学校调整充实江西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廖淑梅同志担任江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毛学东同志担任江西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新班子团结奋进、锐意改革,抓紧购地建设新校区,为学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高校冲刺。同年11月,毛秋云担任昌北校区改扩建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带领指挥部全体成员,正式进驻昌北校区,全面开展改扩建工程建设。2011年3月,学校党委又决定,毛秋云担任昌北校区改扩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他按照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全身心投入到“一校两区”的建设工程中。

2012年底2013年初,全校上下迎接国家教育部高校设置专家组的评估获成功,教育部批准江西教育学院由成人本科院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南昌师范学院。收获这一喜讯的两个月后,毛秋云正式退休。

2022年6月30日,学校在逸夫艺术楼大礼堂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毛秋云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带领在场的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退休后再一次回到学校,看到学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由衷地感到高兴。在毛秋云的眼里,在33个春秋中能和学校一同成长,见证学校的发展,是无比荣耀的事。

70年砥砺奋进,70年薪火相传。在学校七十周年校庆之际,毛秋云祝愿:学校继续提升内涵建设,发扬传统、凝聚人心、开拓前进,早日实现“申硕更大”的愿望;也希望南昌师范学院学子们都能珍惜学习机会,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梦想,不负未来!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傅连暲:毛泽东口中的“红色华佗”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学习时报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肖芳凯:江边教语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徐晓泉:科学研究促进学校转型  学科建设支撑未来发展

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一起学习吧!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袁茹颖

|姜婷

审核|常颖 谢梦君 戴达峰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