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级编辑李俊,在北大中文系2016年毕业典礼上说了这些……
尊敬的跃红主任、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觉得很穿越。20年前的今天,我也和你们一样,在这里,对亲爱的北大和五院说再见。
可能是因为当年没有英杰报告厅这么华丽的地方,我们坐在台下,盼望着那个演讲的家伙赶紧讲完,然后可以到草坪上和29楼漂亮的女同学合影,和42楼的兄弟一起去撸串、喝酒,大醉一场。醒来发现醉倒在未名湖的石舫上,不知今夕何夕。
我能体会大家此时的心情。你们今天想要的可能不是再学到什么,而是想留住些什么——留住青春,留住记忆,留住未名湖畔最美好的时光。
所以,今天我不想代表“成功人士”讲成功的道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新华社记者,我更想和你们讲讲失败。大家今天走出校园,除了喜悦之外,也难免有一丝惶恐;步入社会,还会碰到不少挫折、困惑甚至失败。
请不要担忧,不要害怕。在急剧变化的年代,请相信北大,相信五院。当你遭遇挫折甚至三观尽毁的时候,回到北大,回到你曾经学习、留恋、信仰的地方,回到德先生和赛先生交相辉映的燕园。这里有你要找的答案。
我们在北大寻找的,不止是《精神的魅力》扉页上所引用的《沙恭达罗》诗句:“你无论走得多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们寻找的不只是情感的依恋,更是精神的魅力和理想的坚守。
我想把我在失败中找到的,用三句话和各位同学分享:
一、在快餐化的时代,请保持做一颗安静的恒星的勇气和担当。
叔本华把作家分成三类:有一闪而过的流星,有虽然在天空中闪耀但是自身并不发光的行星,还有虽然离我们非常遥远但默默地发出巨大光亮的恒星。
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快餐化的时代,很多人连一颗流星都不愿意做,能放一颗礼花就不错,甚至发出一缕臭气,只要能让人记住也好。
别被他们污染。请回北大看看,看看燕园的小道上,那些慢慢散步的老教授们,想想他们当年“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叮嘱,这是追求“秒成”的浮躁年代里的一盆冰水。
星期一,我和同事带着一部微电影《红色气质》回到北大放映,很多同学是流着泪看完影片的。这部片子时长九分钟,“一笔一画”地做了四个月。主创人员之一、一位中文系毕业的记者,曾花了三十年时间默默无闻地和六百多万张冰冷的图片朝夕相处。当片子播发的时候,她静静地说:“开一个小洞,打一口深井,值得你做一辈子也做不完。”
新华社还有一位记者叫汤计,他花了九年时间帮助一位冤死的公民沉冤昭雪。当呼格吉勒图冤狱平反的时候,59岁的汤计冲进我的办公室,笑咪咪地说:“人一辈子能做成几件事?唐诗三百首里,能有一首就够好了。”
我很赞同刚才张鸣老师演讲时警示的,在金钱、权力和各种成功的诱惑面前,请保持警惕。有人说,世上的恒星能有几颗?就让合适做恒星的人去做恒星吧。我想说,人生苦短,只要保持做一颗安静的恒星的勇气,无论成败你都是一颗不可替代的“发光体”。
二、在人工智能时代,请相信做出好作品的核心技能历久弥新。
技术和人心孰轻孰重?在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文心如何安放?我们何以自处?
有人说,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人们都在猜测,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不会代替人类、代替记者?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国际人工智能协会的执行主席、香港科技大学的杨强教授。他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人工智能可能会代替所有的行业,唯一代替不了的是诗和远方的田野。”我想他可能说的是中文系。
我曾经是信息浪潮中的迷惘者。作为互联网的第一代创业者,我经历了互联网的三次浪潮,看到了互联网从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变迁,见证了从连接到社交到智能时代信息的爆炸和整合。但最近几年,我又回到了内容的故乡,回到“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记者是时代的史官”的本色。从“一论吴英案”“三问唐慧案”到“二评雷洋案”,《中国网事》对真相的追问和探寻,构成了我对技术之问的回答。
难以忘记在迷茫中一位前辈的指点——北大的风骨是什么?是求真。对真相、真知和真理的追求,是记者职业的力量之源,也是一切好作品的源头活水。技术是人类的助手,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我们执行那些机械重复的工作,而他所不能替代的“诗和远方”需要我们去踏足。
三、在不相信的时代,不仅自己要相信,还要让人人拥有相信的力量。
在座各位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巴菲特提出过“子宫红利”——生而富贵之人要为贫穷者而活。我们可能也身处“北大红利”之中——教育和知识的拥有者,有责任为弱势者奔走呼号。
最近徐贲和张鸣先生有一场争论,关于知识分子有无权利沉默。上个月我在云南的一个山村里采访,这个山村在几十年年前还处在原始社会,当地没有出过一个高中生,也没有人会使用互联网。数字鸿沟成为横亘在贫富之间难以逾越的屏障。
事实上,需要帮助的不只是贫困者。不管是雷洋案中的名校毕业生,还是吴英案中曾经的富豪,在某种时刻都是弱势者。让人人相信公平正义的力量,是北大人的责任,也是义务。
今天回到学校,很高兴看到那么多老师。今年是91级毕业20周年,我想代表91级中文系同学向老师们报告:今年暑假我们将全伙回系,庆祝毕业二十周年。也借这个机会,祝老师们永远年轻,祝中文系青春不老!
2016年7月1日
李俊,北大中文系91级系友。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媒体中心党组成员、总经理。新华社客户端创办人、“中国网事”新媒体创办人、“中国网事·感动人物”创办人、新华手机报创办人,毕业20年,新闻从业20年,长期专注于互联网创新和舆论监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