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文昌小镇仰望中国航天“新高度” | 2016年终报道
年终报道 · 编者按
进步,体现在“每一人的生活中”
大新闻大事件大历史,无论多么宏大,最终都会落脚在一个个“小”地方、一个个“小”群体,直到一个个“小”个体。
2016岁末,我们想换个角度、换种方式来回望这一年。记者分赴8个点调研——处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阿拉山口,爬坡过坎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扶贫攻坚的广西都安,被一辆小自行车“改变”了的大上海,分享中国航天发展红利的海南文昌,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的环京小城固安,10年没有盗猎枪声的可可西里,被红色记忆再次激活的大渡河畔小镇安顺场——尝试以小见大、以点观面。
以“走转改”进行年终报道,我们力图让年终报道不只是回顾、盘点,力图让年终报道也有现场感。
新闻永远有现场,新闻人应该一直在现场。我们的8篇报道,都是到现场一字一句采撷的“带露珠”“冒热气”故事。这些故事的全部意义在于:地理坐标是中国发展最鲜活的注脚,中国的进步就体现在“每一人的生活中”。
注:本组策划共有8篇文章,最近几天将陆续推出。以下为第3篇——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
龙楼,搁在一年前,绝大多数人要问“度娘”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但时间进入2016年,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海边小渔镇火了,天南海北的游客争先涌向这里——一睹难得一见的滨海航天发射。
这一年,中国航天被不断“刷屏”:服役的航天发射场由3个增为4个,新型火箭“长七”顺利升空,将中国推上国际“大火箭俱乐部”的“长五”成功发射,中国在太空驻留时间最长一次载人航天“天神”飞行任务完美收官……追梦60载的中国航天有了“新高度”。
2016年6月25日,游客在海南文昌龙楼镇的海边观看发射台。当天,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中国航天“大事”连连,而国家的这些“大事”,离龙楼人是那么的近,在家门口,在自家的阳台上就可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中国最现代化的新型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在龙楼“开张”了,“长七”“长五”就是在这里腾飞而去的。
“空降”一座航天城,对一个偏僻小渔村、落后小渔镇,意味着什么?又能改变什么?他们的日子会不会像火箭一样蹿升?《新华每日电讯》(公号ID:caodi_zhoukan)记者带您去海南文昌看看。
“好家伙!那天酒店爆满!这里、楼上都是人,都是(拍摄的)‘大炮’。”
虽然离11月3日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站在自家酒店的阳台上,海南文昌航天城大酒店老板薛英刚仍抑制不住兴奋。
海南航天发射场发射场区位图(2009年 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不仅薛老板,整座小镇似乎还沉浸在“长五发射时间”里,不少酒店、超市门口的电子显示屏还“飘着红”——不断滚动着“祝贺长征五号发射圆满成功”大红字。
酒店阳台上,一面鲜红的国旗迎风猎猎。透过国旗向南望去,椰林环抱处平行耸立着两座高楼一般的塔台——那就是推送“长七”“长五”直上云霄的一、二号发射塔。
文昌航天城大酒店老板薛英刚站在自家酒店阳台上,背后4公里处就是文昌航天发射场两座发射塔。记者谢锐佳摄
“大概4公里吧!”薛老板估算自家酒店离发射塔的距离。
“够近的!”记者不禁惊叹——“长五”发射当天,作为有“特殊待遇”在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观摩的记者,离发射塔近得不能再近了,也还有3公里远。
在酒店阳台上,被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白色“身躯”肉眼应该也清晰可见。“你们看发射的控制中心就在前面!”薛老板指指右前方蓝白相间的大楼。“我家老宅原来就在那里,离发射塔也就几百米。”
前方占地16000余亩的航天发射场,核心地带原来是星光村委会的地盘。薛老板和先辈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谋生,捕鱼种地,直到2007年,一个国家大项目——中国第四座航天发射场建设的降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你看这些名字,龙楼镇、星光村、金星村、云梯小学……”薛老板跟我们摆起龙楼跟“航天”的“天然”缘分——冥冥之中,这个海边小镇似乎注定要与中国航天事业结缘。
2009年3月24日,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搬迁安置区正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2007年10月,征地正式开始。
2009年,中国第四座航天发射场在龙楼破土动工。
龙楼开始跨入“航天时间”。
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点火升空。 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薛英刚跟在农村长大的大多数70后一样,对童年物质匮乏和饥饿有清晰的记忆。光靠几亩地已经无法过上好生活了,他做过生意,搞过种植,但最成功的应该是建“航天城大酒店”。
2005年,当时“航天发射场”还八字没一撇呢,只是听说有工作人员在海南几个地方勘探选址的时候,薛英刚就买下了当时还属于龙楼镇“荒郊”的这块土地。
“龙楼只是其中之一,能否选上真的很难说。”薛老板有些小得意自己的幸运和眼光。
他瞧准航天发射即将带来的大好商机,向银行、亲友借贷约800万元,加上征地补偿款,在自己几年前买下的土地上盖起一座9层高的酒店,并别出心裁地起名为“航天城大酒店”。
航天城大酒店老板薛英刚在自家酒店前。记者谢锐佳摄
其实,航天城大酒店不是今年才火起来的。2010年就建成营业,是当地最早吃上“航天饭”的酒店。
“五六年前,龙楼镇就一条街,超过五层的建筑几乎没有,更别说像样点的酒店。”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聚集而来的建设人员、专家技术队伍,让航天城大酒店一开业就生意兴隆。
“现在,龙楼这个小镇已经有五星级酒店,连厕所都有星级。”薛老板站在酒店的阳台上,指着四周向记者介绍。
这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海滨小城镇,航天城大酒店周边,已经耸立不少大楼,有的手脚架还没拆除,也有的刚刚开始挖地基。
坐在航天城大酒店9层的咖啡茶座,向东眺望,从北到南,是苍翠的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摇曳的椰林,蓝色的大海,美景环绕。
在航天城大酒店茶座品茶,窗外就是航天发射塔。记者谢锐佳摄
“喝着咖啡赏着美景,就能看到航天发射。4星级的标准,2星的收费,这样的宝地哪里找!”对自家酒店,薛老板言语间透着满满的欣赏和自豪。“我们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在携程、去哪儿等网站,都能轻松订到。”
记者试着在手机高德地图输入“文昌航天城大酒店”,果然很快就搜到。
国家大力提倡的“互联网+”,在这里用得溜溜的。
现代、时尚,你可能无法想象,这是刚刚“洗脚上楼”的农民开的酒店。
一阵浓香吸引了记者。在咖啡厅吧台,一名身穿酒店制服的帅哥,正现场磨制调配咖啡。小伙子24岁,海南中部琼中人。“在老家收入一个月也就1000多块。这里包吃包住,每月2000多元。”虽然窗外就是航天发射塔,但“长五”发射那晚,他只能“听声”——震撼的发射场面唯有过后看重播。“没办法,客人太多,忙得根本转不了身。”说起来,小伙子还有丝丝遗憾。
航天城大酒店咖啡吧台,服务员是来自琼中的小伙子。记者谢锐佳摄
“虽然工资差不多,但这里毕竟是在家门口,父母也放心些。”吧台附近忙碌的一名小妹告诉记者,她是附近洪福村的,原来在广东番禺打工,五月份刚刚过来。村里有4人在酒店上班。
航天城大酒店的前台,“狠狠”地用上了航天元素。记者谢锐佳摄
“酒店目前有员工30多人,多数是龙楼人。”薛老板说,每年酒店的营业额五六百万元没问题。
像航天城大酒店这样的酒店宾馆,龙楼目前已有24家,其中有16家是当地人开的,可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
位于龙楼镇的一家五星级酒店(2016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航天城大酒店一街之隔,是一家名叫“味之源”海鲜大排档。门口摆放着一排排透明水箱,各种让人食指大动的鱼虾蟹贝在遨游吐水。
38岁的老板黄宏运也是星光村人,以前给人当大厨,也做过建材生意,常年东颠西跑,四海为家。
“除了西藏、东北,几乎没有没去过的地方。虽然收入不算低,但毕竟是漂在外面,辛苦不说,也照顾不了家人。”午后,忙了大半天的黄老板终于有点时间坐下来,给我们每人摆上“一瓶”海南特色“纯天然饮料”——削了口、插了吸管的青椰子。
“航天发射场给我们星光人、龙楼人带来了机会,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创业挣钱。”
如今,“味之源”能同时供几百人用餐,一年有数百万的营业额。但黄老板还嫌这个地方太小,没有车位。看好龙楼发展前景的他正筹划着升级换档呢。
“原来龙楼到文昌县城,或是坐渡船过海湾,或是绕一大圈,路还不好走,又小又破。”参与航天发射场村民搬迁工作的文昌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副主任黄力思,对龙楼发展“历史”了如指掌,“这几年变化太大了!”
如今,从县城出发,一条宽阔漂亮的四车道公路顺着新修的清澜跨海大桥,跨越昔日天堑八门湾,直通龙楼所在的航天发射场。
从清澜大桥上可以清晰俯瞰清澜港,这里有著名的东郊椰林、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海滩红树林。清澜港是海南第二渔港,南中国海重要港口枢纽,也是三沙市后勤保障基地。“长七”“胖五”就是从天津港坐上远望号火箭运输船一路南下,从这里上岸运往发射场的。
2016年6月22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垂直转运过程中。新华社记者曾涛摄
一条红色自行车专用道伴随着新公路延向发射场,不时能看到全副武装的骑行者,透出现代感时尚范。
近几年,文昌先后投入近百亿元,道路桥梁码头、供水供电供气、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诱人的发展前景使这里成为开发热土,吸引了深圳华隆、鲁能等大公司到龙楼投资,不少外地人也纷纷到此置业。
镇中心往东,一条充满海岛风情的新建公路直通海边新建楼盘。“亲海私墅”“度假公寓”“在家里看火箭发射”“火箭发射盛景,即是窗前美景”……大幅广告从楼顶直泄而下,“煽情”地向客户展现着自己的独特“卖点”。
在海边新开发的楼盘,“火箭发射盛景,即是窗前美景”等大幅广告从楼顶直泄而下。记者谢锐佳
转过楼盘,眼前豁然开朗——沙滩、海浪、椰林,近在咫尺的航天发射场,两座高耸的发射塔清晰可见……这些要素,构成了一幅令人心动的图景。这不,洁白的沙滩上,一对新人正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以发射塔为背景拍摄婚纱照。
椰林、沙滩、海浪、航天发射场,原本荒凉的海滩现在成了游乐胜地,一对新人在沙滩拍婚纱照,远处耸立的就是两座航天发射塔。 记者谢锐佳摄
椰林下,一块写着“媒体区”的指示牌还没拆掉,这是前几天大块头“胖五”发射时,摄影摄像记者在海边的最佳拍摄区——而前些年,这里还只是不知名的荒滩。
发射塔架距海边只有大约600米——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这是一个有着滨海特有风光的低纬度航天发射场,这里确实美得令人屏息——中国其他三座深藏内陆的航天发射场,相对荒凉,人们甚至习惯把酒泉、西昌发射场叫作“沟里”。
美国 在有滨海特色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外,人们早早等待“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新华社资料片)
以前,看到游客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隔海观看火箭升空的诱人场面,中国人只有羡慕的份,如今,我们也有了与佛州相媲美的滨海航天发射场。
美国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有滨海特色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新华社资料片)
相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国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航天旅游在国内还几乎是一块等待开垦的“处女地”。
美国 在有滨海特色的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只乌龟从镜头前爬过,远处“奋进”号航天飞机已准备就绪。(新华社资料片)
或是这个原因,国家在规划之初,就提出“开放式设计,将旅游、观光和市场开发等同时融入到航天城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中”。
“文昌‘十三五’期间肯定要围绕航天发射场‘大做文章’。”文昌市委书记陈笑波说,“文昌要吃好吃透‘航天饭’。”
航天主题公园、航天科普馆、航天商品购物街、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瞄准航天发射场这个“聚宝盆”,文昌规划了众多产业发展,力图壮大地方实业,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
2016年11月3日,中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火箭发射带旺了文昌游,一些酒店也推出了航天主题以吸引游客
海滩入口处有一个外观很萌的便利店,“店长”老潘手起刀落,一边熟练地给青椰子切削口子,插上吸管,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在海南,青椰子是街头便利店的“标志性”商品,很多游客都忍不住它的“纯天然诱惑”,喝完了还要整箱打包带走。
青椰子甚至称得上是龙楼“吃航天饭”“航天旅游”迅猛发展的资深“目击者”。据说,火箭发射日,有的便利店一天就卖几百个青椰子,收入几千块钱。
航天城带动了周边旅游。海滩附近便利店里的青椰子也成了热销品。记者谢锐佳摄
“长七”发射、龙楼航天发射场正式“开张”那天,外地2000多辆车、数万名游客慕名而来,让这座只有2.5万人的小镇“零距离”感受到“航天饭”的诱人前景。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为了招徕外地客,很多上了年纪、讲了大半辈子海南话的婆婆也磕磕巴巴地讲起普通话。
几名刚从海滩赏景回来的大妈嘻嘻哈哈地抱过老潘开好口的“纯天然饮料”畅饮起来。用老潘的话说,她们是从“大陆”来的——海南人对岛外人士的习惯性称呼,专门来看“长五”发射。“什么?买房子?哈哈,可以考虑。”留下一串爽快的笑声,大妈们返回海边住地,那里即是鲁能刚刚开发的楼盘、酒店,甚至还引进了医院。
一名小伙子跟“店长”老潘相熟,在便利店前停留,被我们截住攀谈。“我刚刚下班,鲁能物业的。”小伙子指指旁边的新楼盘。“原来打短工、打渔,很辛苦的啦。打渔四五点钟就得起来,有时忙活一整天啥也没有。”他家在几百米外的紫微村。新近发展起来的楼盘、酒店、旅游区项目给周边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现在他每月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
2007年10月24日,当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时候,星光村村民挤在符清妮家的小卖部,守着一台21吋电视机观看直播,憧憬着“村里”发射场建成后“站在自家楼前看发射”的幸福。
这一天,离正式宣布在文昌建设新航天发射场刚过去一个月。
9年过去了,名不见经传的星光村村址已经耸立起一座现代化航天城,村民们“现场看发射”已梦想成真,也从农民变成了居民——2011年就都搬迁到了镇上的安置区。
2010年10月2日拍摄的文昌航天城移民村一角。(新华社资料片)
航天城大酒店往西几百米,就是安置区——航天社区。
统一的两层半小洋楼,红顶黄墙,道路宽阔,树木成行,颇有别墅小区的感觉。
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记者,正在楼前歇息聊天、带儿孙逗小孩的居民纷纷聚拢过来。
“我们这里台风多,刚刚过去了一个。剪光树叶是为了防台风。”看着我们一脸疑惑,一名老者给我们释疑房前屋后树木为何都是没有树叶的“光头”。
龙楼安置区,后面耸立着两座发射塔。(网络资料片)
“你仔细观察的话,能看到路边有些椰树是斜的,那就是几十年前一场超强台风刮成的。”靠近海边的龙楼以前是文昌“传统”落后地区,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当地居民可谓久经“沙场”,经验丰富。
“要是还住在老屋,那就惨了!”谈起最近一次超强台风“威马逊”,这些原星光村村民仍心有余悸。星光村地势低洼,一下大雨就泡水,2010年曾因暴雨整村撤离。
星光村老宅。(受访者提供)
2014年,又一个超强台风——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正面肆虐文昌。台风扫过之处,树木“腰斩”,房屋掀顶、倒塌。而靠近海边的龙楼,离台风登陆点翁田镇仅几十公里。
“以前在星光村我们住土木结构的瓦房,有的房子还是椰子树干做的梁,一刮大台风,屋顶就会被掀起。”所幸,早在2011年,大部分星光村村民已搬迁入住安置区,洗脚上楼了。显然,坚固的安置小洋楼让他们躲过“威马逊”的洗劫。
原星光村村民老黄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他家的安置房。他家5口人,按标准分得175平方米,上下两层,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还有阳台,一个后院,两棵青桔子树长势正旺——青桔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常用佐料。宽敞整洁的客厅跟城里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保留乡村“特色”的是满墙的孙辈学习奖状。
原星光村村民在搬迁安居楼前休憩。 记者谢锐佳摄
尽管也有个别村民抱怨楼顶出现漏雨现象,但看得出来多数居民对安置房还是满意的。
“是的。有房子住,发了征地补偿款。但我目前没有工作,这样下去会坐吃山空的。”
“希望政府多创造些岗位,多关心我们拆迁户的发展问题。”
“他们以前承诺说要在附近建个市场,几年过去了还没开张。你们是记者,帮我们呼吁呼吁!”
……
在航天城大酒店阳台上,可以看见铜鼓岭风景区,能望见海边新开发的楼盘。记者谢锐佳摄
有发展就有问题。几名家庭妇女快言快语,向记者叙说着她们的焦虑和期盼。
对于失地后如何发展的问题,记者想起了薛英刚和黄宏运几乎是一致的回答:“我们原来也是农民。现在条件多好啊,只要勤劳,肯动脑筋,肯定能有好的发展。”
2016年,是追梦60载的中国航天由大转强的关键年。
12月27日国新办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描绘了更令人向往的中国航天前景。
2016年,仿佛还只是龙楼的序曲。
2017年上半年,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将起航;
2017年下半年,嫦娥五号奔赴月球采样;
2018年,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升天;
2020年,我国火星探测器远征……
站在铜鼓岭上远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矗立在大海之畔椰林之中。(网络资料片)
未来几年,主要肩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很多“大家伙”将从这里上天,更多更加激动人心的情景还将在薛英刚的眼前、在他家阳台前上演。
龙楼人的“航天饭”,应该会吃得更香。©
延伸阅读:点击标题查看另外几篇年终报道
来源:12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监制:易艳刚
责编:张慧
校对:赵岑
微信公号:caodi_zhouka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