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前的今天,海南全岛解放:木船是如何打败军舰的?|草地·说人解史

柳昌林、赵叶苹等 新华每日电讯 2020-10-26

海南解放70周年之际,记者翻阅史料,走访革命遗迹遗址,请教党史专家,探寻在重大抉择关头那些非同寻常的故事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柳昌林、赵叶苹、罗江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在古代,包括苏轼在内的许多名人都曾用诗词盛赞海南美景。  


诗词是美好的,现实却往往很“骨感”。这个早在西汉时就设郡管治但孤悬海外的海岛,在漫长的封建集权和农耕文明历史长河中,是被遗忘的“天涯海角”。当统治者要惩罚罪臣时,也许才会记起王朝版图中还有这个“蛮荒之地”。  


沧海桑田,世事更替。昔日的流放之地,如今成为众人向往之所。今天的海南,自贸港建设号角已经吹响,中央赋予其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海南将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4月4日拍摄的位于三亚市的亚特兰蒂斯度假区(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海南相继建成三亚亚龙湾、海棠湾等9个滨海旅游度假区和酒店集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丽芸摄


海南岛命运的转折,取决于70年前那场伟大的战争——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作航渡工具,进行了海南岛渡海登陆作战,一举突破国民党陆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进而解放海南全境,创造了“木船打败军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


1950年4月16日,野战军主力发起大规模渡海作战,万舟齐发,强渡琼州海峡。本文资料图片由海南省史志馆提供


70年后再回望,依然心潮澎湃,其间多个重大抉择更是惊心动魄木船怎么能打军舰?假若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推迟一个月渡海,海南晚一两个月解放,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假若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当年接到命令,“北撤”或“南撤”,海南岛上没有琼崖纵队的接应,还能否顺利解放?……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审视海南,无论是对外开放,还是南海战略,这枚棋子的战略支点作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虽不能假设,但可以思考,通过思考捕捉规律、汲取养分,再创新的辉煌。 


海南解放70周年之际,记者翻阅史料,走访革命遗迹遗址,请教党史专家,探寻在重大抉择关头那些非同寻常的故事。 

 

木船怎能打败军舰? 


1949年12月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出准备渡海作战解放琼崖的命令:“以四十三军及四十军准备攻琼崖。 ”


当时的海南岛上,以薛岳为总司令的海南防卫总司令部,总兵力约10余万人,拥有大小舰艇50余艘,作战飞机25架,运输机20架。依托海南岛构筑陆海空军“立体防御”,企图长期盘踞,与台湾、金门、舟山、万山等岛屿构成一条封锁大陆的锁链,幻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把海南岛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 


我军负责渡海作战的两支劲旅——四十三军、四十军,从松花江畔战斗到南海之滨,一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锐不可当。然而,波涛汹涌的海峡天堑,难住了多数来自北国的“旱鸭子”勇士们。


当时我军还是只有陆军单一军种的部队渡海作战,不仅没有海、空军的配合,也没有海上作战的经验。琼州海峡有数十公里之宽,隔岸不能进行炮火支援。渡海的工具又只有古老的木帆船,最先进的也只是在木船上装上汽车发动机的机帆船。如何才能突破敌人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立体防线?  


海南解放前夕,部队正在登船下海练兵。


有的指战员认为上级分配任务不公平,兄弟部队有的已经休整、转业,在地方当干部,娶妻生子,他们却要坐着木船去攻打海南岛。恐惧和畏难情绪弥漫:“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一丈”“鱼啊鱼啊,今天我吃你,明天轮到你吃我了”,部分将士怕晕船、怕敌舰、怕飞机、怕淹死,认为渡海作战是“九死一生”,这下子革命到“底”(海底)了。


金门之战失利的阴影也一度加剧了指战员们的畏惧心理。1949年10月,三野一部以三个半团九千人进攻金门岛上三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海南守敌,看我军某部攻打金门失利,一时得意忘形,说解放军‘出山是虎,下海是虫’。”1950年3月5日参加首批潜渡任务的时任40军118师352团1营教导员张仲先回忆说。


上上下下都缺乏经验,不懂海洋气象,不熟悉海情,渡海船只征集工作也困难重重。国民党为防止我军渡海,往海南岛撤逃时,将雷州半岛能渡海的船大部劫走。


“民船改战船,在没有战斗经历的人看来,当然是有去无回;木船与铁甲军舰较量,无异以卵击石……一听说大军要用船,沿海的渔民和从事运输的船只都藏匿起来,船的踪影在海上难得一见。”时任第43军127师政治部主任魏佑铸少将说。


木帆船全靠季节风,且航速慢,军委和野司(第四野战军司令部,下同)考虑将一部分木帆船改装成机帆船。“兵团和地方在广州搜集了百余部改装船的机器送到部队,但大部分因太旧和马力不足而不能使用。修好的12艘登陆艇在送往前方时也都坏在途中。野司派人到香港、澳门购买登陆艇,只买到一些救生圈、罗盘针和防晕药等。”时任15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上将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在一切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是被吓破了胆畏缩不前,还是“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


首先要解开“思想疙瘩”。部队先后围绕“要不要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怎样才算到底?”“接受艰巨任务是‘命苦’还是上级的信任,是倒霉还是难得的光荣?”等话题展开大讨论,观看歌剧《刘胡兰》后,又围绕毛主席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展开生与死的大讨论,摆脱思想包袱,充分凝聚军心。


15兵团司令员邓华召集各军首长会议,研究部署解放海南岛战役渡海作战事宜。


解决“本领恐慌”则靠海上大练兵。战士们将大海当操场,木船当课堂,实兵实船,先昼后夜,先近海后远海,先单船后多船联合编队,进行紧张的海上练兵活动,誓做大海的主人,变陆地猛虎为海上蛟龙。


海南省史志馆收藏的“海练”照片中,有张士兵荡秋千的照片,乍一看还以为士兵们在休闲,实际上他们是在训练“防晕船”,荡晕了还要继续荡,直到不晕为止。防晕船还只是第一步,熟悉海战、掌握海战、赢得海战,将士们需要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打秋千练习海上不晕船。 


在另一张照片中,战士站在过胸的海水里练习海上射击,身体上套着的是用竹筒制作的方形救生圈。条件之苦,难以想象。为了躲避国民党巡航的飞机、军舰,将士们每天晚上8点至凌晨3点练习海漂。反复寻找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的射击窍门,学习船上架炮,摸索六〇炮、迫击炮、九〇火箭筒架设、瞄准、发射的要领。


经过三个月的政治动员和海上练兵,部队逐渐甩掉了思想包袱,克服了不熟悉水性和晕船的困难,学会了游泳、划桨、掌舵和识别风向等航海技术,为接下来两批4次潜渡及我军主力渡海登岛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机枪在水上射击。


“渡海大军不仅在训练时吃了很多苦,登岛后的战斗过程也异常艰苦。”四野后代、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会长马海南说,据他父亲回忆,主力部队从4月16日渡海登岛到4月23日海口解放,7天时间里,除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大部分将士只吃了一顿干饭、两顿稀饭,没法睡觉,到海口后才躺大街上睡了一顿饱觉将士们都是靠意志力支撑身体。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毛志华说,面对强敌和困难,中国人民解放军敢闯敢试、敢打硬仗,凭借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推进自贸港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毛志华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自贸港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发扬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像当年的渡海大军一样,是“旱鸭子”就开展海上大练兵,没有军舰就把木船改造为“土炮艇”,不懂看水流风向就跟有经验的渔民请教学习。敢于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和习惯,敢于实践,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假若渡海登陆时间再推迟一个多月  


这三个时间点常常令人“细思恐极”。


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境解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假若我军主力部队推迟一个月渡海,海南推迟一个多月解放,会怎样? 


金一南少将在其著作《胜者思维》中说,当时我们不知道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要爆发、6月27日美军第七舰队要割断台湾海峡。如果我们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不能拿下海南岛,美军同样还会割断琼州海峡。那么我们今天面对的不仅仅是台湾问题,还要加上海南岛问题了。


显然,我军主力部队选择什么时间渡海,是海南能否在朝鲜战争爆发前顺利解放的关键抉择。 


史料显示,1949年12月15日,兵团向野司和中央军委上报的《对海南岛作战的建议》计划旧历年前(1950年1月底2月初)实施渡海作战。12月18日,毛泽东就解放海南岛问题做了重要指示,深刻、全面地总结了岛屿战斗的经验教训。


贯彻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兵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最后认为兵团面临训练时间短、船艇征集难、木船航速慢等诸多困难。1950年1月5日,兵团向野司和军委反映了前线的困难,建议推迟渡海作战时间。


1950年1月10日,毛主席从苏联发回电报,通知海南岛作战前线的将领,作战计划推迟,要求“争取于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2月1日,叶剑英召开会议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宣布战役发起时间推迟,一说推迟至6月份。


尽管如此,战前准备、海上练兵、思想动员,一刻都没有停。


当时谁也不知道朝鲜战争即将爆发。 


1950年3月底,我军分两批4次成功偷渡,极大地增强了渡海作战的信心,使岛上我军增加近一个师的兵力,大大加强了接应力量,为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历次成功偷渡的实践证明,不管是敌人的翼侧或正面,我军的一个营、一个团甚至一只单船,也能强行登陆,插入纵深,这大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士气,鼓舞了我军的斗志。


到4月初,部队海练基本成熟,指战员求战情绪高,战斗意志旺盛,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此时,下一步如何行动出现重大分歧,一是万船齐发,大举登陆;一是继续组织小型偷渡。


“林彪一再电令部队继续组织小型偷渡。”1950年3月26日率队执行第二批偷渡任务的时任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在纪念40军军长韩先楚的文章《战功卓著 光耀千秋》中说:“先楚同志则认为,继续偷渡是主观主义的指挥,是错误的主张。”


季节也不等人。早在1949年12月15日上报《对海南岛作战的建议》时,兵团就很清楚,琼州海峡水面宽约20公里到50公里,每年从正月至清明,海峡多为东风和东北风,对南渡海峡最为有利。过了清明,风向则变化无常,时东时西,过了谷雨则转为南风。刮北风帆船渡海需5小时,刮南风则帆船不宜航行。


韩先楚。新华社资料片


清明一过,谷雨(4月20日)迫近。眼看着有利的季节风就要过去,前线部队指战员心情十分焦急。


韩先楚也不知道朝鲜战争要爆发,但他感觉作战时机不能错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上级发电报请战,指出4次偷渡之后,敌人已经摸到了我军偷渡的规律,这是分散兵力旷日持久的做法,将造成长期的被动局面;况且,通过几次偷渡和其他侦察手段,对敌人部署已心中有数,大规模登陆,兵力大、火力强,突破敌人防线更有把握。


4月7日凌晨,韩先楚再次向兵团、野司和军委发出请战电报(韩先楚口述,40军作战科长尹灿贞书写),大意如下:如果三天内再不发起海南战役,就没机会了。我们主要靠没有动力的帆船,非得依靠谷雨前的季节风不可,40军已准备好并决意发起进攻,如果43军未准备好,我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不少党史专家认为,正是由于韩先楚积极请战,特别是4月7日的请战电报,帮助野司和军委下定了作战的决心。也有专家认为,兵团早已做好战役准备,韩先楚的请战电报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催促”作用。

 

1977年,韩先楚在《逐鹿南海 直捣“天涯”》一文中写道:“(我们)决然再次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大举登陆,迅速解放海南。毛主席当即批准了我们的渡海作战计划。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很快选定四月十六日,全军齐发直捣‘天涯’。”


如果说选择总攻发起时间的曲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求证明晰,那么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韩先楚的请战建议引起了军委和野司的重视,兵团司令员邓华亲临两军视察,认为准备工作确实比较充分,遂经请示于4月10日决定发起战役总攻击。


新华社1986年10月11日播发的《韩先楚同志生平》中如此评价:“他积极贯彻中央军委关于早日解放海南岛的意图,主动做好战役准备,及时抓住战机,亲自率部乘木帆船渡海,协同兄弟部队登陆,并统一指挥岛上决战,圆满完成了作战任务。”


4月16日,海南岛战役总攻打响。5月1日顺利解放。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渡海作战主力部队之一的40军是入朝作战的首支部队。


1950年5月1日,当地人民隆重集会欢庆海南解放。


毛志华说,如果海南不能及时解放,40军还要分兵北上,后果难以想象。如果海南至今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统一大业也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也不会有后来的海南大力发展橡胶业支援国家建设的豪情壮志,而祖国的南疆,广阔南海,也将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如果海南战役发起时间晚了,解放时间推迟,海南很有可能会成为‘台湾第二’,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局面,朝鲜战争的结果也难以判断。”海南省社科联主席钟业昌分析说,如果海南没解放,驻扎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就会频繁骚扰两广沿海,大陆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得两面作战。而解放了海南岛,既腾出了安全空间,又腾出了军事力量入朝作战。

 

假若琼崖纵队“北撤”“南撤” 


1950年1月10日,毛主席从苏联发回的电报中指出了海南之战的两个有利因素:“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


多位党史专家表示,海南之战得以成功,特别是以牺牲1300多人、受伤3300多人的较小代价顺利解放海南岛,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的接应配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亲历此战的多数指战员都曾用“无以复加”的辞藻,高度肯定和赞美了琼崖革命军民的重大贡献。


长期坚持孤岛奋战的琼崖纵队负责人:冯白驹司令员(左二)、黄康副政委(左一)、吴克之副司令员(右一)。


洪学智总结海南战役顺利的四点因素时,将“有效运用琼崖纵队这支有力的接应力量,正确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列为第一条。 


时任43军副军长龙书金回忆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海南岛的解放,离不开冯白驹同志所领导的,深深扎根于海南人民之中的琼崖纵队,离不开与琼崖纵队血肉相连的海南人民,是他们帮助我们野战军补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不足,是他们的浴血奋战、紧密配合、并肩作战,才有我军的潜渡、登陆、解放海南全岛的胜利。” 


1950年5月10日,40军全体指战员发出致琼崖党政军民的感谢信,信中说:“我们首先应当纪念琼崖人民二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建设和坚持了广大革命根据地的胜利。没有这个条件,我们逐次的先遣部队登陆是不可能的;因之如此迅速地取得了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受访党史专家毫不讳言地说,如果海南岛没有琼崖纵队的接应和配合,能否快速、顺利地解放,将是一个未知数。即便能够顺利解放,付出的代价肯定要大得多。


琼崖革命能够坚持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也曾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比如“北撤”和“南撤”两个关键抉择。“如果‘北撤’或‘南撤’了,岛上没有部队了,海南解放将困难得多,甚至打不了了。”党史研究专家、海南省政协原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李朱全说。


为贯彻执行国共两党签署的“双十协定”,1946年2月,中共中央指示中共琼崖特委,将琼崖独立纵队1900名指战员北撤到山东烟台。特委从当时琼崖内战已爆发、独立纵队能否顺利安全北撤、北撤后琼崖革命又将如何坚持和发展等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北撤”问题不能采取简单决定执行或不执行的态度,而应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做好“北撤”准备,另一方面坚持自卫反击,坚持斗争。后因国民党广东当局拒不承认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和独立纵队,企图把琼崖特委和独立纵队留在海南岛待机消灭,独立纵队“北撤”未能实行。


同年8月和10月,中共广东区委两次下达“南撤”指示。指出全国内战爆发后,广东将黑暗十年,琼崖斗争将更加困难,因此,要琼崖独立纵队和地方干部撤到越南北方去。琼崖特委经过认真研究讨论,认为目前敌人正向根据地疯狂“清剿”,严密控制着沿海港口和船只,我部队贸然进行南撤,不但找不到这么多船只,也可能在海中遭到敌军舰、飞机的袭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且即使能安全到达越南,今后要重新打回海南会更加困难。目前敌人虽暂时强大,但我们有长期坚持孤岛斗争的经验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又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就有办法坚持和战斗下去。于是决定向广东区委和党中央报告,提出对“南撤”问题的意见和坚持琼岛斗争的决心。党中央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拟稿,复电肯定和支持琼崖特委的正确意见。


毛志华认为,正确处理“北撤”“南撤”问题,使琼崖根据地这一党在祖国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人民革命武装得以保存下来,保持了南北呼应的有利态势,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策应了全国解放区战场,加速了琼崖解放的到来。“北撤”特别是“南撤”问题的妥善处理,成为琼崖党组织从实际出发、正确执行中央和上级方针政策的一个成功范例。


李朱全也说,正确处理“北撤”“南撤”问题,充分表明以冯白驹为核心的中共琼崖特委,绝不是“山沟里流寇式的乌合之众”,而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比较成熟的中共地方组织。琼崖军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能够坚持长期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琼崖斗争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的必然结果。


钟业昌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党的宝贵思想,当前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应当用好琼崖革命和海南战役的宝贵经验,一方面要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海南实际,围绕“三区一中心”的定位补短板强弱项。

 

不能忘却的历史

不能忘却的初心


4月21日,年逾97岁的琼崖纵队老战士王克祥在孙子陪同下,来到临高角解放公园为牺牲的战友们献上鲜花。解放海南前夕,王克祥几经波折冒死偷渡琼州海峡,为渡海作战部队送去重要军事情报。


临高角解放海南纪念塑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丽芸摄


临高县城边上的一个小院里,三角梅红花盛开,春光明媚,已四世同堂的王克祥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今天有这么好的生活,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身为县关工委资深成员的王克祥经常教育下一代。


琼崖纵队老战士王克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军锋摄


钟业昌说,海南之所以能解放,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民心所向


民心所向,制胜之道。渡海战役前夕,仅在海南就组织了6万多人的民工运输队,筹集了5万石粮食。在登岛后的战斗中,《新华日报》随军记者则如此记录:“每当部队前进的时候,后面总是跟着黎胞组成的长长的担架队和运输队。这些运输员和担架员赤裸着上身,肩负着沉重的担子紧随着战斗部队后面……”


万宁六连岭上,100多名群众在敌人围困下宁死不透露红军战士踪迹;白沙黎族自治县白准村、芭蕉村的红军井水依然清冽……琼崖党组织曾与党中央长期“失联”,在敌人封锁“围剿”中仍然坚持孤岛奋战,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领导人冯白驹曾感慨:“人民群众是琼崖革命真正的靠山,山不藏人人藏人。”


琼崖各族人民挑慰问品支援子弟兵。


临高角以南,巍巍高山岭下,多贤村军民鱼水深情代代流传。韩先楚渡海后,曾率军队在村中驻扎。“村民们拿出粮食给解放军,拆下门板给他们当床。”93岁的村民周配堂对此记忆犹新。


黎族同胞挑来慰问品。


“祖辈见证党带领农民谋解放,如今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奔小康。”周配堂外孙、多贤村党支部书记陈亚青说,在武警海南总队、海南省自贸办等单位以及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村民发展起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837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海南解放前,海南中部五指山地区还残存原始的“合亩制”生产和社会组织,农业依靠落后的刀耕火种。伴随海南解放,少数民族群众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在解放后的一场庆祝大会上,黎族首领王国兴曾激动地说:“现在,共产党要领导我们建设了,以后我们要把五指山建设好,要使我们黎、苗族同胞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要使我们的小孩有书读……”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芭蕉村航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军锋摄

 

初心如磐,念兹在兹。1988年建省前,海南长期作为国防前哨,依然封闭落后。建省之初,约17%人口未解决温饱,85%的商品靠内地调进。

 

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走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从落后边陲到开放高地,海南GDP从1987年的57.28亿元跃至2019年的5308.94亿元,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9日拍摄的中石化海南炼化公司。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昔日红色热土,焕发勃勃生机。今年3月,海南宣布五指山市、临高县和白沙黎族自治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海南省国定贫困市县全摘帽,47万余贫困人口脱贫,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1%以下。


巍巍五指山见证沧桑巨变,潺潺万泉河涌动澎湃春潮。在解放军主力部队大规模渡海登陆的临高,金牌港开发区列入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纳入洋浦自贸港先行区统一管理。海南最后解放的天涯海角,已是蜚声国内外的旅游胜地,如今正在打造南繁育种、深海科技、卫星遥感“陆海空”科技新名片。在打响琼崖武装总暴动“第一枪”的万泉河畔,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成为医疗产业开放高地。


这是4月3日航拍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 摄


“扶贫一线干部更要从海南解放的历史中汲取力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干部、多贤村驻村第一书记秦禧说,脱贫只是起点,建设自贸港人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补齐民生短板、推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是自贸港建设的应有之义。


毛志华说,琼崖革命、海南解放、脱贫攻坚,三者时间跨度近百年,精神力量却一脉相承,都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写照。 


临高角上百年灯塔,至今照亮琼州海峡过往船只。共产党人跨越时空形成的精神“灯塔”,指引海南自贸港“奋斗号”破浪向前。


临高角百年灯塔。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丽芸摄

 

参考书目及资料:

《英明的决策 辉煌的胜利——纪念海南解放四十周年》,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党史-资料选编

《解放——海南解放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党史-资料选编

《解放海南——战时文献与战后回忆解码》,钟业昌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

《胜者思维》,金一南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7年出版

《黎族人民领袖王国兴》,中元秀著,民族出版社

《1950年5月10日,四十军全体指战员发出致琼崖党政军民的感谢信》,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珍藏照片 

海南史志网,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官网


说人解史|五十载后犹巡天:揭秘“东方红一号”决策研发背后的故事

草地周刊|这座青藏高原的人文书店,为何能逆势崛起?

草地周刊|明史大家南炳文:冷坐“板凳”一甲子,为留“信史”在人间

草地周刊|世界读书日,9位作家各荐了一本书

草地周刊|为国宝“守门” ,湖北省博物馆“休眠”60多天再出发

草地周刊|“一天不开工,家里一天就没有收入”,城市街头有群临工在盼日出

草地·访谈|南炳文:做功利上不讨好、学术上意义大的事

草地·访谈|贾樟柯:疫情冲击电影产业,创作上或将孕育新的浪潮

神州风物|南浔:一座蚕儿吐出的江南雄镇

草地·专栏|这间号称“京城最长”书店,藏着老北京的文化记忆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李牧鸣 | 校对:饶小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