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与希望:洪灾中的普通面孔|草地周刊
首发:8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程士华、水金辰、张紫赟
持续多日暴雨,淮河洪水来袭,淮河润河集河段水位创历史新高。安徽蒙洼蓄洪区、姜唐湖等行蓄洪区先后启用分洪,有效降低上下游水位,减轻防汛压力。近日,记者走访安徽行蓄洪区受灾群众。洪水损失惨重难以承受的哭诉,舍小家保大家的牺牲付出,遭受重创后的再次出发,无一不让人动容。
男儿有泪不轻弹
25岁的孔祥玉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长大以后,不管是军旅生活的磨炼,还是事业的打拼,他从未流过一滴泪。如今,看着洪水淹没的上百亩芡实,所有的投入和付出化为乌有,这个年轻人哭得无法自制,哽咽得话都几乎说不出来。
退役后,孔祥玉在城里打拼多年后决定回到老家。今年初,他流转了村里的上百亩地,将多年积蓄悉数拿出,又借了些钱,发展高品质芡实。
用他的话说,芡实浑身都是宝:鸡头杆可以做蔬菜,鸡头果可以做口籽和剥米。3月播种、5月移栽、7月采收,眼看收获的日子越来越近,孔祥玉提前将冲籽机、真空机、礼盒制备齐全,准备早些上市,能卖个好价钱。
进入7月,淮河的雨便下个不停。孔祥玉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中旬以后,他每天到离家不远的姜唐湖退水闸趴着看淮河水位。24米、25米,26米了……水位在快速上升,一向沉稳的他开始焦虑起来。芡实还有三五天就能成熟采摘,一亩地投入2000多块,一旦被淹,他将倾家荡产。
行蓄洪区运用准备的通知还是来了。7月20日凌晨4点,孔祥玉刚帮住在邱家湖的舅舅家搬完行蓄洪区内的厂房设备,准备休息时,只见窗外晃着一盏盏探照灯,听得村民们匆忙地跑步声,“快!姜唐湖要蓄洪了!抓紧转移。”顾不得疲倦,他和两个亲戚沿着泥泞小路,将库区厂房里的真空机、脱皮机、冲籽机抢了上来。时至9点,人员不再允许下湖抢收。中午1点,随着临淮岗闸门缓缓打开,姜唐湖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行蓄洪。
望着洪水漫过自家田地,孔祥玉有些茫然。“全完了!眼瞅着长势喜人的芡实在汹涌洪水的冲击下成了断枝残叶,散落四处,心里真不是滋味。”诉说之时,孔祥玉几度停顿哽咽。成长于这片土地,他喜欢农业,此前一直从事大田管理、种植和养殖技术顾问,“这些天好多次做梦都是水退了,芡实还能好好地加工出来。”
爱人外出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床边,看着抖音里曾经发的芡实生长视频,抽泣着。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七个月,每个月的家庭开支是3000元;以前隔三岔五地买些水果回家,现在也不得不压缩支出;望着微信群里,同行们热火朝天地忙活着芡实加工,他只能默默地看着,直到手机屏幕变黑……
生活还要继续。蓄洪一周,孔祥玉几乎每天都赶到村部,询问什么时候上报灾情。补贴,是他现在最大的期望。这段时间,同乡的种植、养殖户们盛传可能会按照粮食价格补贴,他心里有些发慌。“担心赔偿搞‘一刀切’,不统计特色种养门类。”孔祥玉说,他希望能把成本补上来,这样他还有信心做现代农业。
为“艾”流泪
如果没有这场洪水,郭国军此刻或许正在数着卖艾草的钱。
因病致贫的郭国军,2017年开始借款发展特色种植,一共流转了5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艾草,每年可以收成三茬,收入20余万元,2019年靠此脱了贫。原本信心满满,打算今年挣到钱把剩下的10余万欠款还清,同时再流转200亩土地。没想到,一场洪水打断了他的计划。
52岁的郭国军,是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种植大户。7月19日夜,当得知蒙洼蓄洪区要做好启用准备时,他心头一惊,因为自己刚收的50余吨艾草还堆在地里,那是他的脱贫法宝,也是他的命根子。
郭国军连夜租了两辆四轮车抢运艾草。可是,要把每捆10公斤重的艾草搬运到路边的车上,十分耗费人力和体力。忙活一夜,郭国军和亲戚朋友才运了不到一半。
7月20日,在蒙洼蓄洪区内的郑台孜庄台,村民在晾晒抢收的大豆。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眼瞅着上游泄洪的水很快就到眼前,郭国军急得赶紧求助乡镇,听说镇上刚到了一批前来支援的河南消防指战员。挂了电话没多久,郭国军看到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消防指战员从堤坝小跑来。“原以为来十个人就很好了,没想到来了四十几个人。看到他们,我瞬间松了口气,觉得自己有救了。”在这群消防指战员帮助下。郭国军转移完了所收艾草。但是,他的50亩艾草根全部泡在了水里。
郭国军说,既然身为沿淮儿女,有这份责任舍小家保大家。但是,当谈起多年经营的产业成了泡影,他还是忍不住掩面抽泣起来,“这么泡下去,水退后根子也会烂掉,只能拔了重新买苗、栽种,又是一大笔钱啊。而且种植有周期,今年就无法再收成,外面欠的款咋还啊。”
短缺
小半袋嫩玉米棒,半篮子花生,堂屋墙角正晾晒的青毛豆,还有十来个尚未熟透的桃子,这些都是李明珍老人从洪水里捞出来的。
“家里有点菜,总比没有强。”65岁的李明珍老人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欣慰。这些捞出来的口粮,在洪水围庄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救急作用。儿子儿媳都已经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带着一个小孙子。
在开闸放水前,她原本想买一袋面粉和大米备在家里,但因为涨水比较快,她担心回庄台的路被洪水淹没无法回家,买了袋面粉就匆忙往回赶。“面粉宽裕些,米几乎要吃光了,都算上的话,估计还能吃个四五天吧。”她说,家里不仅缺米,蔬菜更短缺。
7月23日中午,也就是蒙洼蓄洪区启用后被洪水围困在庄台上第四天,李明珍想给家人做面条吃,但因为家里找不到一片青菜叶,她就到野地里就地取材,掐了几把野菜下面条。“下面条没有青菜,不仅我孙子不爱吃,连大人也吃不下去。好多年没吃野菜了,没想到因为洪水,又开始吃了。”她说。
很幸运的是,23日下午,李明珍老人收到了庄台临时党支部送来的免费蔬菜包,其中有5斤洋葱、5斤土豆、1斤绿豆。她把洋葱、土豆、绿豆拿出来放在案板上。“这些估计够我们家吃上四五天了。”她说。
她告诉记者,最头疼的是她的膝盖关节疼痛问题。不摸不碰没感觉,只要碰一下,感觉就像针刺一般,特别难受。不知是洪水来了湿气大的缘故,还是自己年龄大得了关节炎。
在洪水围庄的情况下,去看医生是不可能的事。王家坝闸开启泄洪的当天,庄台上进驻了阜南县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医生用中药熏蒸法帮她减缓疼痛。“熏蒸几次后,我的膝盖感觉好一些了。”李明珍说。
变化
在淮河边,雨几乎下个不停。王家坝关闸3天后,蒙洼蓄洪区的王家坝镇李郢村刘郢庄台的洪水大都已经退去。86岁的刘克义乘着小儿子的汽车去保庄圩里理了发。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生于淮河边、长于淮河边的他,见证了千里淮河的今昔巨变。
近70年,刘克义经历了这里的16次蓄洪。“20号,水位一直到29.75米才拔闸,以往从未达到这一高度。”刘克义说,为了不蓄洪,县里硬是撑到了最后。
这一次,他最是心安。
蓄洪时,洪水到达台托三分之一,三三两两的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村口广场吃饭。“原来台子低,洪水一来,房子倒塌,保命是第一大事。”刘克义说,这些年,庄台抬高三次、加固三次,危房做了改造。31.5米高的庄台不怕水了,水绕庄台四周,村民在家依然睡得踏实。
7月26日一早,村干部把面粉、矿泉水等生活救助物资送到刘克义家。刘克义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洪水,飞机向下抛物资,“庄台小,一扔就掉到水里,遇水膨胀,还是没得吃。”现在,村民不会再为争夺物资而闹矛盾了。
庄台下,新修的凉亭大半没在水中,淮河大堤通往庄台的路已经没有积水。清理杂草、洒水车冲洗路面、消毒消杀……退水后第一时间,环卫工们就忙活起来。
曾经退水出门,村民还得在泥巴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一个多小时。如今,庄台整治,硬化道路的“最后一公里”修到家门口,雨靴渐渐没了市场。“条条大路通坝埂,左转右转随便转。”刘克义说。
今昔对比,很多老人都有着和刘克义相同的感受。59岁的阜南县和谐村自由庄台付岗宇说,之前每次洪水来的时候,水涨到胸口了,大家还是在田里忙着捞庄稼,能多拽一把,就少一把的损失。现在,水还没到,镇村干部就已经催大家回到庄台上,生怕出一点风险。“大家对生命安全越来越重视了。”他说。
付岗宇说,庄稼的损失让村民们都很心疼,不过没有一个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启用蓄洪区是为了淮河干流上下游的安全。而且,蓄洪区启用后,政府会给村民发放一定的经济补偿,一亩地600多元,一般可以覆盖村民化肥、种子等种田的成本投入。
临水柳
“蒙洼蓄洪区行洪道上的柳树,是淹不死的,过几天水退了,柳树还能照常活下去。”站在淮河大堤上,阜南县郜台乡柳编大户杨大燕指着蒙洼蓄洪区内那些被洪水淹到树梢的柳树说。
在被洪水包围的保庄圩内,杨大燕柳编厂内的工人并没有因为洪水而停工。一根根白色的干柳条,在工人们手中只消10来分钟时间,就有了筐的雏形。每编一个这样的半成品筐,工人可以拿到3元钱。
杨大燕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都和柳编有着不解之缘。
“编筐打篓,养家糊口。”在杨大燕十来岁时,就听父母这么说过。当时家里穷,连肚子都吃不饱。父母用柳条编出簸箕、筐等物件,去河南等地换回大米等口粮,让一家人挨过青黄不接的日子。
以前,柳编给杨大燕父母提供养家糊口、生存下去的机会。
现在,柳编已经成为杨大燕的事业,让他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杨大燕是阜南县郜台乡柳编大户,自己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杞柳、红叶李等林木。他的柳编厂吸收当地村民400多人就业,带动贫困户30多人。
杨大燕没有专门学过柳编,只是小时候看着父母做,接触多了,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靠这个手艺,他去广州的藤编、柳编厂打工,见了世面,从车间的普通员工,干到现在,他成了负责厂子产销一条龙的经理人。在阜南县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下,他又回到家乡办厂,柳编产品出口德国、法国、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每年销售额近1000万美元,成为当地柳编业龙头企业之一。
杨大燕告诉记者,这次洪水让他损失惨重,初步估计超过1000万元。“但是日子还要过下去,不能垮了。”他说。
与水共生,临水而生。蒙洼人民就像这里的柳树一样,他们和水的相处,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两个月时间,我们就能重新搞起来。”在洪水退去的第一天,阜南县李郢村郑台孜庄台的种养大户郑清说。他的身旁,是被洪水冲倒的苗木、果树,还有跑光鱼儿的鱼塘。
临别前,他对记者说:“报道不用写我个人,最好多写淮河鱼文化,让更多人来淮河看鱼、吃鱼,我们的生意自然就会更好了。”
■链接
什么是庄台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程士华
明白了什么是庄台,就基本懂得了淮河两岸行蓄洪区人民的牺牲付出。
庄台,与之对应的是水患。在频繁遭遇水患的环境下,淮河人民不得不用庄台对抗水患,争取一片生存空间。
庄台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的独特村落形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当地村民为抵御频繁侵袭的洪水,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一次次用泥土垒筑高台,然后将房屋建在高台上,经年累月,形成了不易被洪水浸淹的庄台。当行蓄洪区启用分洪,整个行蓄洪区成为一片汪洋,这些庄台仍高出水面,庄台房屋不会被水淹,村民仍可以在庄台上正常生活。
“如果把行蓄洪区比喻成一个大水盆,那么庄台就像一个个倒扣在水盆底部上的碗底。”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如此比喻说。对于很多未曾到过行蓄洪区、对庄台没了解、没概念的人,崔黎经常用这个比喻来解释。
庄台发展至今的全过程,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低到高、一次次垒筑加高的过程,最终庄台得以不被洪水淹没,村民在庄台上有了生存下去的机会和空间。第二个阶段是庄台环境优化,村民在庄台上从获取生存机会变为享受生活品质的过程。
庄台会“长高”。蒙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南部,为一狭长的天然蓄洪区。蒙洼在确定为蓄洪区前,区内原有群众自发修筑的庄台少、小、矮,低于蓄洪水位0.5米至1.5米。蒙洼这个名字,是因为当地有一条濛河,濛河附近的一片洼地区域,故取名蒙洼(也可写作濛洼)。
新中国成立后,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1953年至1956年由政府投资先后铲除废庄台99座、修筑庄台106座。1983年至1985年,由于庄台被洪水冲刷和人口增长,已有庄台逐渐不敷使用,国家再次投资扩建新建部分庄台。1991年大水后,对部分庄台再次进行加固维修,庄台按人均21平方米设计,台顶高程超设计洪水位2米。
72岁的郑继超老人,家住阜南县王家坝李郢村郑台孜庄台。他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王家坝闸启用过十多次,有的一年内开启两次,每次开闸分洪,村民就要搬回到庄台上。
之前的庄台并没有如今这么高。目前,郑台孜庄台海拔高度31.2米。这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高加固垒起来的。郑继超说,他印象最深的是1968年淮河大水,房倒屋塌,水里还漂着桌子柜子、死猪死羊,一想起来就觉得害怕。
因为水患频繁,庄台经济水平发展滞后,人居环境较差。
“出门一线天,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句在蒙洼蓄洪区广泛流传的顺口溜,道出了庄台上的窘境。蒙洼庄台建成年代早,人均占地设计标准偏低,随着人口增长,生产生活发展空间不足,制约了庄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房屋拥挤无序,每户房屋间隔极小,居民出门“一线天”现象比比皆是,再加上水、电、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空白,卫生环境堪忧,是沿淮行蓄洪区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
近年来的脱贫攻坚,让庄台面貌彻底转变,庄台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
脱贫攻坚以来,安徽省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要求,有序推进庄台整治、安全建设等工作。安徽沿淮行蓄洪区修建各类农村道路1416公里,实施电网升级改造项目178个,新改扩建农饮安全工程41个、学校482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276个,累计投资近30亿元。
以蒙洼蓄洪区为例,阜南县先后成立了阜南县蒙洪洼地区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蒙洼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把庄台居民搬迁和村居环境整治作为两大抓手。
在搬迁方面,阜南县原有庄台人口15.4万人,其中已搬迁到保庄圩0.5万人,外迁县城1.4万人。2018年实际搬迁安置1204户4664人,四个安置点均在现有保庄圩,目前全部竣工,安置房分配工作已完成。2019年,阜南县蒙洼居民迁建3901户13258人。今年计划实施4004户15128人,其一是在现有保庄圩安置3225户12901人,安置区工程已全部开工,2021年底前完成搬迁入住。其二是迁至行蓄洪区外安置779户2227人,外迁安置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
在村居环境整治方面,每个庄台按照“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小广场,并配套公厕等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蒙洼乡镇全覆盖,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改造濛洼地区110千伏电源点不足,35千伏网架薄弱,变电站“串灯笼”和单电源供电等问题;疏通信息“死胡同”,确保光纤覆盖到庄台,在全县率先实现数据共享。同时,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原则,严格控制庄台总人口,鼓励人口外迁。
草地周刊|扛起锄头回山里教书?这对海归教授夫妇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草地周刊|这位90后建筑师,将“沉睡”的乡村旧街改造成青年社区
草地周刊|“图书馆留言大叔”刷屏背后,是“世界工厂”打工者文化和城市融合
神州风物|这里是《鹿鼎记》神龙岛原型?有一群“守蛇人”与蛇共舞40年
神州风物|探秘“阁坚强”,700年观音阁屡经洪水为何屹立不倒?
说人解史|90年前,他们破译中国古建密码:营造学社后人追忆学社往事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李牧鸣 | 校对:饶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