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国博这个展览带你饱览百年中国素描|草地·观展

郑艳、刘万鸣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提起中国素描,你会想到哪些关键词?

是徐悲鸿、潘玉良、吴冠中等已故美术大家?还是当代著名艺术家的素描作品?

中国素描艺术已走过百年历程。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让观众一饱眼福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系统回溯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的展览。展览按照时代发展脉络,梳理了上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素描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并集中展示了每个阶段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素描精品,多数作品属首次展出

草地周刊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郑艳,对话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万鸣,讲述中国素描背后的故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对话国博副馆长刘万鸣

中国素描应有中国“精气神儿”


视频:国家博物馆王扬、石静涛、仇正


郑艳:您策划本次“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的缘起是什么?

 

刘万鸣这次展览最终的呈现和之前的想法是有距离的。最初只是想把当下活跃于美术各领域著名艺术家的素描进行集中展示,引起青年美术学子对素描的重视。因为当下美术教育,存在着以素描为代表的美术基础教育轻视的倾向。二是考虑到当下人们对素描产生的质疑,质疑素描给中国绘画带来的消极,误导了中国画的发展。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决定举办以“中国素描”为主题的展览。


随着展览课题研究的深入,想法也在变。既然题为“中国素描”,仅有当代的素描作品难以支撑其内容的学术性,于是就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百年的素描发展史做一次详尽、细致的梳理。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使从事创作的专业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对素描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每个时期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徐悲鸿《男人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是积极向上的,取得了巨大成就,素描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时期的画家的创作几乎都受到来自素描的熏陶。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对素描文脉的梳理,更为全面地了解素描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郑艳:展览名为“中国素描”,单从名称上就能感觉到“中西合璧”的意味。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刘万鸣最初的名称不是“中国素描”,开始都是偏学术性的名称。经过思考,我觉得展览面向专业人员的同时还要面向大众,名字还是要朴素、大方。“中国素描”并不单指中国人画的素描,素描是舶来品,“中国素描”名称的深层指的是素描的中国化。中国艺术家如何吸收并借鉴外来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变为己有,同时又能保持我们自己的优秀品质,把中华文化的强大基因体现出来,基于此,特别强调素描内在的精神体现,决定以“中国素描”为题作为展览的名称。


参观者观看罗中立《父亲》素描手稿。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郑艳:和“中国素描”很相近的一个词是“中国式素描”,后者此前多被人诟病,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刘万鸣对“中国式素描”的某些评价我认为失之偏颇,个别画家没有画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画家群体。我们评价“中国式素描”,也应该考虑到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著名艺术家在素描领域达到的水准。有时候我开玩笑说,徐悲鸿的素描可能是中国最初的素描,也是最好的素描。这么说也许不够客观、准确,只是个人的直观感受。


新中国美术发展的每个时期,素描都呈现出与之对应的艺术风格、艺术特征。开始我们学欧洲素描,后来学苏联素描,但无论怎么学,每个时期优秀的美术家都在认识、理解素描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艺术语言,这也是他们能成为著名美术家,在美术各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之一。


他们对待外来艺术的态度是既不全盘接受,也不全盘否定,而是理解之后进行思考,思考借鉴什么,保留什么,发扬什么。使素描在中国的美术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某些认为“中国式素描”是脏兮兮、黑煤球似的认识是片面的。“中国素描”的水准和面貌通过此次展览已呈现出它的文脉及学术的厚重性。

 

吴作人《男青年像》


郑艳:您理解“中国素描”的意涵是什么?

 

刘万鸣“中国素描”首先要体现中国精神,同时具备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素描”借用了西画的技法,并结合中国画的技法,最终体现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本质;而不是简单的西方的外在的形式。


“中国素描”呈现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家的高明之处。徐悲鸿,很多研究者认为他的绘画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中西结合”,不太准确,准确的应是“中西融合”。“融合”意味着吸收并消化,和我们的血液融为一体,艺术精神“以我为主”,使外来艺术“为我所用”。


靳尚谊《雕塑家像》


郑艳:您认为西方绘画的“素描”和中国绘画的“线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刘万鸣就艺术本质而言,没有区别。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要求艺术家观察物象的生命本质,把最传神的一面表达出来,有心灵的一致性。落实到素描和线描的关系,西方人注重通过光影、透视乃至解剖表现体积感,特别强调结构和造型;而东方人擅于用线来表达,相对单纯,却更能表现生命的本质。素描和线描都是绘画语言,它们之间的同一在于表现的最终目标的一致,区别在于表现手段的差异。


郑艳:如此说来,线描可以纳入“中国素描”的范畴吗?

 

刘万鸣在这次展览中,我有意把线描作品纳入进来,如冯远、赵建成等一些画家用毛笔画的速写,贾广建的铅笔创作草图等,意在将“素描”的概念宏观化,弱化以往“只有表现体、面、光、立体性的绘画等才称为素描”的认识。


“素描”的名称来自对英文sketch的翻译,sketch的本意就包含了素描、速写,以及创作的草图。如果从汉语字面意思理解,“素描”是用简单的工具来描绘的单色画。


另外,我对“素”的理解不只是单色,还可以有“朴素”之意,“素描”可理解为:朴素之描、单纯之画。因此宏观地看,线描、速写都可以纳入“中国素描”的范畴。


王式廓《边区老大爷》


郑艳:您刚才对“中国素描”的阐释丰富了我们对“中国素描”意涵的理解,以往举办的与素描相关的展览一般是“习作展”,通常与美术教学紧密相关,其中的素描作品还是服务于艺术创作的造型基础;而“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是国内首个系统回顾素描传入中国后百余年发展历史的展览,展览展出的素描作品都是可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展览提升了素描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内容和亮点。

 

刘万鸣本次展览展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120余位优秀美术家创作的280余件素描作品,分为:中西一冶、关怀现实、兼收并蓄、民族意韵、多元共存5个单元,系统呈现中国素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点。展览展现了素描本身的丰富性,我们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或者套路。


素描其实也是一种观念。在西方艺术中,素描最初是服务于创作的草稿。但随着艺术的演变和发展,西方人渐渐也把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使它具有了独立性。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使然。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发现素描的重要性,它是绘画创作不可取代的。素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对等关系,它不是完全为艺术创作服务的,其本身也是一种创作。把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是本次展览对素描的强化定位。


徐悲鸿、吴作人、潘玉良等近现代绘画大师素描精品的集中展示是本次展览的亮点,展出的题材丰富,囊括了人物、风景、动物等,甚至在展览的最后部分展出了一些抽象的、观念的作品。观众沿展线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越往后走,中国素描越没有了局限性。


参观者拍摄吴作人素描作品。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他们也会由此认识到:素描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素描本身也是一种观念,素描可能是我们看似单纯但具有丰富语言的艺术表达形式,我认为这是展览的亮点。


另外一个亮点,前面已经谈到了,是素描从上世纪开始到现在中国完整的发展历程,素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艺术家对素描的改造。可以说素描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套中国艺术家自己的语言,现在无论从事哪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素描基础。


我特意将这次展览的展厅安排在国家博物馆“妙合神形——明清肖像画展”展厅的对面。“明清肖像画展”主要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人物写真像,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人的“素描”。两个展览之间形成一种呼应、一种对照。观众从“中国素描展”的展厅走到对面“明清肖像画展”的展厅,自然会产生对比和思考。


靳尚谊素描作品(右)。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郑艳:最后想请您谈一谈本次展览对我们当下美术创作以及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刘万鸣梳理素描在中国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为了指导广大美术工作者在美术创作中坚守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有思考、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艺术的精髓,从而创作出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时代精品


美术教育,特别是中国画教学中有反对素描作为基础教学的意见。我不这样认为。作为中国画画家,我本身也画素描,素描本身是优秀的、高尚的,我认为重要的是个人的理解和应用。


认为素描对中国的这种绘画带来不利影响的,大多数是没有运用好素描的人,他们没有把素描的精神认识透彻,没有把西方绘画真正优秀的内容纳入我们的绘画当中。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之可采者融之。”素描正是西画中的“可采者”,我们的美术教育若能将其合理“融之”,必将成为中国艺术之有益滋养。


百家谭|莫言:壁虎亭记
百家谭|梁衡:可怜多少父母心

百家谭|梁衡:这篇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促成了一间书院的诞生

草地周刊|改写西海固学子命运的“特殊高中”

草地周刊|这里曾是大师云集的学术圣地,如今却老旧荒芜……

新闻地理|寻找“李焕英”身后那一座城

新闻地理|因戍边英烈刷屏的喀喇昆仑高原,还有哪些传奇故事?

说人解史|长风万里:李白的人生地理(上)

说人解史|长风万里:李白的人生地理(中)

说人解史|长风万里:李白的人生地理(下)


监制:姜锦铭 | 责编:赵岑、刘小草 | 校对:饶小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