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45秒MR艺术舞台秀,新华社用好莱坞影像技术舞动“十四五” | 融媒故事22

刘婧宇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来源:3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新华每日电讯刘婧宇


伴随着大气磅礴的音乐,柔美的舞蹈演员轻挥双臂,梦幻的舞台逐渐升起一个个象征着蓬勃发展的银白色立方体,一串数字随之出现在演员逐渐上扬的指尖:专利申请授权数——从2000年的11万项,增至2020年的364万项。


三维背景不断变换,出人意料的特效和动画陆续出现,演员每一次踏步、每一个转身,都带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


这是新华网在今年两会期间推出的创意MR艺术舞台秀《舞动“十四五”》,视频时长严格卡在145秒,为契合“十四五”规划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在新华社客户端,该视频的浏览量迅速过百万,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称“有创意,有内容,值得反复观看”。


看着不断攀升的播放量和网友的称赞,魏文彬终于松了一口气。作为《舞动“十四五”》的导演,他不顾骨折的伤痛,两会期间一直在新华媒体创意工场熬着,现在即便拄着双拐,依然处于兴奋状态,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复盘”该创意舞台秀的诞生,“人与数据‘共舞’,做‘秀’就要做最不一般的!”



用创新“增香”,探索融合的多种可能


如何提升传播效果,让普通民众对宏大主题同样“入脑入心”,是《舞动“十四五”》主创团队孜孜以求的目标。


创新,源于敢于跨界的大胆


“原创内容生产才是主业、是核心,前沿技术与新颖创意都必须以内容为本、从内容出发。”新华网视频总监马轶群说。


“一字一句写‘十四五’太刚硬,以柔克刚是我们的秘诀。”魏文彬说。但是,创新很少是电光火石般的灵感乍现,而是一点一滴不断修正的过程。


近些年受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魏文彬希望将传统艺术、数据可视化、时政报道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团队成员每天吃饭睡觉都在琢磨的融合,慢慢有了雏形——“与数据共舞”。


主创团队正在拍摄现场查看监视器上的画面。


创新,源于迎难而上的执着


1月末,《舞动“十四五”》项目敲定;2月2日,项目正式启动,魏文彬却迎来强制性“闭关”——启动当天,他开始画分镜,到深夜才骑电动车下班回家,结果天黑路滑连人带车狠狠摔倒,右腿骨折。


“这下彻底‘闭关’了”,他苦笑着说,“从腊月二十一到正月初五,没有一天休息,打着石膏吊着腿,他完成了所有分镜和脚本。”


紧接着,项目进入演播厅拍摄阶段。看着拄着双拐还在不停走动的魏文彬,编辑陈凯茵劝他:“你这个样子应该在家休养!”


新华媒体创意工场MR演播厅。


“项目一旦启动就没有回头箭。”马轶群说,“大家都是这样‘倔’,不单魏文彬坚持在制作一线,我们很多同事都一直在拼搏,饿了随便吃两口,困了就在工场的胶囊旅馆睡几个小时,起来继续干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视频呈现的最终效果很好,柔美的舞蹈让“十四五”这个报道主题有了全新的视角,也让受众真实地“参与”到国家大政方针当中;舞蹈演员手部和脚步动作,在不同场景中与我国不同领域的成就数据有机互动,真真切切做到与数据“共舞”




靠技术“上色”,追求多彩的融合效果


想让受众对产品“一见钟情”,就要创造出新鲜感、惊喜感、科技感和趣味感,而这些都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这次拍摄,我们首次把工场的两大利器——MOCO运动控制系统(Motion Control)和MR智能演播厅合体。”马轶群非常自豪地说,“MR智能演播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四面屏AR演播系统,MOCO运动控制系统也是全球顶级的影视拍摄系统,二者的结合实现了很多‘不合理的任务’。”


Motion Control和光学动捕摄像机。


比如,“推动绿色发展”那一部分,一个舞蹈演员有两个分身,分别对不同的目标进行互动,场景跟随镜头的运动而运动,就是利用了MOCO设备的分身克隆技术,在运动镜头中将人克隆出来。这是一般的拍摄设备无法实现的。



主创团队正对着监视器绘制演员位置,制定分身特效方案。


技术难点之一是虚拟制片的流程。


主创团队这次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影视工业流程——虚拟制片。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忍受绿幕,也无须等待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后期,所有关键决策人现场协作,实时生成最终画面,立等可取,随时可改。


主创团队正在查看监视器中的虚拟场景。


“但这个流程难度特别大,目前在好莱坞等影视制作基地比较流行,国内影视拍摄很少有采用这种方式。”魏文彬坦言用这种方式风险很高,“但创新就是敢于尝试”


他在前期和MR演播厅负责人不停地磨这个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反复评估测试虚拟场景与MOCO数控摇臂、舞蹈演员、音乐的同步,耗时很久才将流程顺下来。


技术难点之二是人员的“跨界”。


“整个拍摄过程,全部是我们自己的人,没有花大价钱去寻求市场化外援。”马轶群对大家的付出十分感动,这些一起“战斗”的同事,以前就是传统媒体的编辑,现在都转成了技术人员或产品经理,即使工作内容跨度再大,为了助力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大家都默默地实现了艰难的“行业内跨行”。


“敢跨界、全流程、自己上”,魏文彬感叹这次创作也是对自己人的“拉练”。“大家都是不计较得失的战友。否则,这样的工作量如果找外援,那这笔花费我估计接受不了。”他笑着说自己“比较省钱”


导播间团队正在调试身后现场大屏上的虚拟场景。


以内容“入味”,全情投入“秀好”主旋律


每年在两会等重要节点,新华媒体创意工场都会做一些重磅的融媒产品,既体现在技术呈现上,也体现在内容设置上。


《舞动“十四五”》在内容上同样下足了功夫,编辑陈凯茵整理了海量的往年相关数据,然后主创团队一起讨论,挑选12个发展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数据,让过去几年中国的发展成就与“十四五”规划之间交相辉映。




常年从事时政报道相关工作的陈凯茵十分有经验,传统媒体人的优势此刻充分体现:去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她就参与推出了很多可视化策划,比如《数·百年》等。这次,顺着脉络十分顺利就敲定了12个领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以及安全发展。




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有主创团队大量工作。陈凯茵说:“内容是形式的基础,短片中每一秒、每一个画面都没有浪费,信息量特别密集,色调有信息、数据有信息、文案有信息、演员动作有信息、甚至音乐也有信息。”



这些都需要网友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其中之“妙”!



马轶群建议,“这个片子要看三遍,第一遍是看热闹,就是看视效、看艺术;第二遍看数据,就是看过去中国发展成就数据;第三遍看规划,就是重点看我们提炼的‘十四五’规划内容。”



重新回看这部145秒的短片,与数据“共舞”,数据可视化在短片中是绝对的主角。没有旁白,靠文案字幕提纲挈领,把大部分画面留给人和数据。每个数据、每个元素,都在上扬、发光和跳跃。无须多言,舞蹈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就让受众感受到主创团队想传达的“情绪”。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新华社不断探索“数据可视化”,将内容生动化、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新闻信息知识化,力争用网民认可的新形态报道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舆论。


《舞动“十四五”》,就是这一探索的缩影,是在过往成就中的喜悦之舞,更是在未来希冀中的憧憬之舞。


舞动之间,奋斗不息,不负春光,不负时代,不负今朝。


融媒故事
系列20 |  “90后”新华社,又出了一首90后爆款“神曲”
系列19 | 用中国风动画微电影,向海内外讲述减贫奇迹
系列18 | 爆款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怎样炼成?
系列17 | 新华社的新神器,如何让张伯礼直呼新奇?
系列16 | 有他们,“中国没有能滑雪采访的记者”成过去
系列15 | “新华皮克斯”上线,Q版袁隆平“成团出道”
系列14 | 为讲活脱贫故事,新华社竟出了一款RPG游戏
系列13 | 讲扶贫书记的故事,何以引无数网友竞“追剧”?
系列12 | 2天浏览量破亿,这部“贺岁档大片”如何做到?
系列11 | 国社这一“声”,为何俘获120亿次听者的心?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莫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