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社这一“声”,为何一年能“俘获”120亿次听者的心?| 融媒故事

来源: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


记者、编辑、通信、权威发布、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这些词汇,也许让你很容易联想到新华社。

 

但如果我说:导演、作词、流行乐、金曲热榜、网易、腾讯、B站……你能想到,这说的也是新华社吗?


新华社“声在中国”栏目,通过打造原创歌曲、MV、声音纪录片、声音博物馆甚至大型“音乐汇”,以声音为圆心,以想象力、创造力的边界为半径,画出一个个贴近网友的同心圆,一年收获高达120多亿次的总浏览量,圈得无数粉丝。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探访“声在中国”团队,听听他们的融媒故事,是不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把报道写成歌,实现“循环播放”


2019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新华社展厅把“留声40年”植入到一个互动装置里:扫一扫你的脸庞,机器通过测算你的年纪,自动生成属于你的时代金曲。这个装置成了全场最长排队点之一。

 

一天开馆8小时,每分钟大约互动1人,一天马不停蹄能互动500人左右,但后台数据一天能到1300人。怎么回事?原来,由于这个装置还能生成个人专属海报,所以排队的人群常常一起合影,生成一张“全家福”海报,再扫一扫装进手机,变成可以带走的纪念。

 


从早期的给文配图,到后来的短视频、微电影、H5、动漫……融媒时代异彩纷呈,新华社为什么要打造音频类栏目“声在中国”?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个同龄人,即使陌生,一聊起年轻时听过的歌,立马能打开话匣子。同一时代的人,常常是听着同一首歌长大的,一首歌也成为一代人共享也独享的故事。

 

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华社做了一个“留声40年”系列报道,用改革开放40年来影响广泛的音乐及其背后的故事,串联起40年的大事件。

 


报道好评如潮,新华社将北京、杭州等地好几条地铁线变身为“音乐地铁”,车厢里“铺天盖地”的乐评,都出自网友们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和网易云音乐等平台的留言。

 

“这给我们这些惯于写稿的记者一种震撼,甚至是一种冲击:文字报道,阅完即翻篇;短视频,看一遍也就够了;而歌曲,人们会反复地听,MV会一遍遍地看,可以传唱,还能‘经典永流传’。”“声在中国”团队成员魏骅说,“歌曲的‘循环播放’是多么高效的传播手段啊,我们为什么不把报道写成歌?”

 

歌词凝结着态度和价值观,MV依托新华社采集的照片、视频素材,一首飞入百姓家的歌,就可以是新华社报道走进街头巷尾的脚——这条路,应该走得通!



这个值得记录的时代,迅速给了大家尝试的舞台。2019年,为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一支四五人的小团队组织起来,筹备了6个月,铆足了劲儿打造一档国社音频栏目。就像十月怀胎,栏目“呱呱坠地”之际,团队商量着起名。推翻了几百个栏目名之后,一天早上,团队成员看着日渐浓厚的大庆气氛,突然想到:我们都生在中国,每个人、每个时代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不就是“声在中国”吗?

 

“声在中国”正式诞生。团队成员还设计了“高大上”的logo,将高音符号和华表融合在一起。“声在中国”,高声放歌吧!

 


站在重要时点之巅,唱响百姓之声


2020年2月2日,在这个谐音为“爱你爱你”的日子,“声在中国”发布歌曲《坚定希望》。当时正处在武汉抗疫的关键阶段,“不要害怕,坚定希望,我们一起面对未知的恐惧,你身后有我,我身边有你……”句句歌词,像牵着疫情漩涡中人们的手,面对面打气。

 

这首歌的MV取材于新华社拍摄的抗疫一线素材,相当于将新华社报道进行二次融合加工,又用音乐的形式,让这些信息大海里的一簇簇浪花变得热血燃情,特写镜头随着鼓点,击打在网友心上。



团队在筹备的6个月间,制作了40多部产品,包括10多部纪录片、10多首原创歌曲,还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一场音乐汇,在都市地铁站玩快闪,带领大家一起摇摆,唱响爱国歌。从2019年8月26日开始,“声在中国”每天发一部新产品,一直发到国庆节,是为国庆70周年献礼的第一声“礼炮”。



尤其是国庆前夕,“声在中国”联合腾讯重磅推出主题曲《祝你生日快乐》。这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生日歌。“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为了家和国,我要去拼搏……”和着优美抒情的旋律,这直白而真挚的歌词,就像我们依偎在母亲怀中的呢喃。

 

不仅厚积薄发,而且“万箭齐发”。那段时间,音乐平台、影视频道、新闻公号……处处都能见到、听到“声在中国”,多端霸屏,传播量惊人,网友留言、评论也满天飞。“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团队成员笑着说。

 

这给了团队信心,也为团队指明了道路。从那以后,“声在中国”在“五四”青年节、贫困县全部摘帽日、世界儿童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都会推出主题曲,并将新华社相关报道贯穿、聚合成融媒产品,以歌声发出国社之声,实现N次传播。



“国社出品的MV,不能只是找明星或者记者美美地唱,却没有新闻故事。”团队成员钟昊熹说,“我们的MV一定是新闻属性很强的微视频,是从新闻视角生产的音乐产品。”

 

又是新闻属性,又是宏大主题,“声在中国”怎么能“破圈”到常驻微博、B站的“Z世代”当中呢?

 

请顶流明星献唱,创作“自嘲风”说唱……“声在中国”就没把自己放到年轻人的圈外。团队上下形成了一条“生态链”:“90后”不喜欢的,一定不做;“90后”喜欢“80后”不懂的,“80后”要去学,学明白了也喜欢,那就做。



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人和方式来影响青年人,在青年人中刷足存在感。2020年,微博前十大话题都和“声在中国”相关,“声在中国”成了新华社在网端非常有影响力的厂牌。

 

“新华社从来就是扎进人群中,和广大普通人站在一起,而不是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甚至曲高和寡的。”团队成员康薇说。

 

“声在中国”虽画着高音符号,但唱的全是百姓之声。



新闻类声音博物馆、音乐微纪录片、

声音大篷车、音乐汇……

不设限、无定形,在新战场打下江山


凤冠霞帔的京剧名家孙萍,搭配西装革履的青年演员张一山,缓缓共唱《声声慢》,老瓶装新酒,醉倒了京剧票友,也俘获了“新新人类”。“‘声在中国’打造跨界京剧《声声慢》,由京剧名家孙萍和演员张一山混搭演绎,让更多青年人了解到京剧的魅力。”类似的报道一时火热。

 

全站日活跃用户约有6000万,81%的用户听过它,这是多大的传播力,又能播撒多少爱上京剧的种子?



 “声在中国”是一档音乐栏目?它还有纪录片、直播节目、互动小程序。那么它是一档线上产品集?它还做过大型音乐汇,还曾以一辆“声音大篷车”为载体,跨越数千公里,沿路收集、展示脱贫攻坚一线的音频资料。

 

不设限,无边界,不定形也无常形。“我们希望‘声在中国’能以灵活的形式去表达主题,而不拿主题去套固定的形式。”团队成员朴文琳说。

 

这种“兵无常势”的做法,让“声在中国”征服了多个“战场”。跟腾讯音乐合作非遗音乐保护,发行公益专辑《中国韵2020》,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上线;借助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打造中国首个新闻类声音博物馆;跟网易云音乐合作系列非遗音乐微纪录片《不曾遗忘的符号》,非遗戏曲剧种传承人盛小云、惠敏莉、曾小敏、周雪峰、刘煜等与知名音乐人GAI、痛仰乐队、马伯骞、Tizzy T等一起碰撞,将“非遗曲艺+经典金曲”撞出圈。

 

还有那场国庆主题音乐汇——歌唱家与流行歌手唱着新华社的原创歌曲,大屏幕放着新华社打造的微纪录片,没有主持人串场,一曲曲唱下来,就是一篇共和国70年的奋斗故事。这既不是传统的音乐会,也不是标准的纪录片专辑,而是以音乐为媒的新闻故事汇。腾讯视频等多个平台弹窗推送,很快,这场音乐汇的网络播放量达到170万,相当于观众坐满21个鸟巢体育场。

 

如果没有这些产品与尝试,以“国家通讯社”之身份,如何能挺进这些平台、影响千万网友呢?

 

不仅开疆拓土,也在塑造疆土。“声在中国”和各平台合作,一方面是借力发力,扩展自身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以力换力,影响和引领其他平台。比如致力于打造“国粹潮曲”的《不曾遗忘的符号》,虽然有流量明星的加入,但团队始终突出的是昆曲有多美、《牡丹亭》有多动人、戏曲大师的基本功有多扎实。“不能身在‘主旋律’,心在‘流量’。”团队成员反复强调。凭借“炸裂”好口碑,《不曾遗忘的符号》获评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最佳项目。

 

现在,企鹅FM等多个视听平台的首页都能见到新华社的账号。这就是国社发声、传递正能量的阵地,是在网络世界打下的“江山”。



一年创作近百个产品,总浏览量超过120亿次


脱贫攻坚战场上,有数不清的故事。如何让步履匆匆的人停下来,认真倾听?

 

“声在中国”借助科大讯飞的声纹识别技术,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你对着手机喊一句“你好,小康”,系统就从声音博物馆中找出与你的声纹最相似的“战贫之声”,一点开,你就能听到“另一个你”讲述的战贫故事。




“抗拒最新技术的媒体,不会获得最先进的生产力。”这是“声在中国”团队的共识。

 

“声在中国”站在新华社音频实验室的肩膀上,去和更多“巨人”并肩作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腾讯的多媒体实验室都曾和“声在中国”携手,上海交通大学的语音控制系统、全国最强大的车联网系统、业界顶级的声音交互科技都曾嫁接于“声在中国”的产品。



“技术公司有技术,我们有产品思路和市场。”钟昊熹说,“声在中国”成了打通两端的桥梁,各取所长,各尽其能。

 

然而,拥抱新技术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铺平产品到达用户的道路,再向用户抛几束“橄榄枝”。越是接近“无所不能”的技术,才越能匹配团队天马行空的创意,也越能实现吸引用户的手段。

 

“就像‘战贫之声’,如果我们单纯地收集、展示这些音频,我爸妈会点开吗?我朋友会点开吗?我邻居会点开吗?如果他们都不会点开,广大用户就不会点开。”魏骅说。

 

“声在中国”为大众创作,也日日接受着大众的检验与“用指尖投票”。可是,如果人家都不来,你怎么做互动?B站网友想看什么,微博上什么内容会受欢迎,微信公号上什么样的标题、海报会吸引人点开——“声在中国”团队成员正在练就精准“把脉”功夫。“我们曾连续3天3次登上B站热搜榜前十,两次挺进前5。”类似的“战绩”,团队成员随口就能说出一串。

 

2020年,“声在中国”制作了93个产品,总浏览量已超过120亿次。一些重磅产品成为“流量担当”,单品就有超10亿次的浏览量。《不屈的信仰》等歌曲登上各大舞台,有高中课间操时播放的也是“声在中国”的歌。

 

“我们这个栏目还很年轻。”魏骅说,“一切只是开了个好头。”



被群众骂“草包”后跨市抓人,还真是“草包”
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深刻认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住宅变“公寓”?学区房成糟心房!到底谁在忽悠?
莫言独家撰文:游泳与书法|草地·百家谭
“低价团”原来是“坑老团” | 读者来信·征稿
专为被隔离员工设“慰问办”,企业获赞有何启示?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莫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