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有位90后“国际网红”,让外媒“灰黑滤镜”现原形,获华春莹点赞 | 融媒故事23

王若辰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15

来源:3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新华每日电讯王若辰

  


两会期间,那张揭露外媒“照骗”的照片,这名拍摄者背后有哪些故事?

 

拥有央媒记者中粉丝最多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这位记者有何独特魅力?

 

国社成立个人工作室,打造“国际网红”,又有哪些“小心思”和“大战略”?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新华社徐泽宇工作室,为你揭晓。


几天前,有网友发帖批判BBC报道中国沙尘暴的“独特”视角,徐泽宇对网帖进行了转发。



中国媒体的镜头也该瞄准他们了


 3月5日,人代会“如期”开幕。

 

每年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世界也高度关注。而每当中国有大事喜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喜欢借机生事,这次,这些生事者被抓了个“现行”——一张揭露西方记者用“灰黑滤镜”看中国的照片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人民大会堂附近,一群西方记者,端着长枪短炮,以长焦镜头、低位仰拍等手法,对着一名执勤武警战士猛拍。照片配的英文大意是:如果你想知道外媒那些中国武警照片都是从哪来的……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新华社对外部海外社交媒体采编室记者徐泽宇。

 

“这名武警战士根据规定不能随意移动,而他身后不远处就是人民大会堂——将一个标志性建筑与身着制服的人员同框,并以特定拍摄角度让后者显得具有侵略性——这简直就是一些外媒记者‘歪眼’中的‘完美构图’。”徐泽宇说。

 

“BBC在去年报道中国两会时,配发了一张武警列队在天安门前巡逻的照片。武警战士填充了画面的四分之三,灰暗的画面散发着一股人为塑造的奥威尔主义气息,给人一种紧张、压迫的心理暗示。”徐泽宇说,“我一直很好奇,这些照片是从哪来的?”

 

直到撞见这一幕,也撞开了他心中一直缠着的谜团——这些外媒记者以“灰黑滤镜”瞄准中国。

 

中国媒体的镜头也该瞄准他们了,徐泽宇按下了快门。

 

照片在推特账号发布后,迅速引发海外网友的关注和思考:


“他们明明有很多东西可以拍,但是却非要聚焦在警察身上。你已经能猜出来他们接下来要写什么样的文章了。”

 

“这就是西方媒体怎么编故事的——用文字,也用图片。”

 

网友Winkraine表示:“在中国,到处都能见到警察为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站岗执勤,这就像英国的白金汉宫前面要有卫兵一样。西方记者拍这种照片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像蠢货。”

……

 

好戏才刚刚开始。

 

新华社摄影部记者李木子随后在盖蒂图片社网站上找到了“画中画”——徐泽宇所拍的外媒记者围拍武警战士的照片,并发现抹黑中国还有了标价——售价499美元。


 

徐泽宇随即跟上,迅速发布了系列行进式报道及评论,在推特、脸谱的总浏览量超110万,点赞量超2万次,还有20余万次的网友互动。

 

这其中,夹杂着一些西方媒体记者的所谓“回击”——

 

BBC记者拿出两张照片举证说:当天外媒记者还在会议现场拍了以参会代表和鲜花为主题的照片。

 

徐泽宇在盖蒂图片社上查证后回复:这两张照片都是中国记者拍摄的。

 

NPR的记者举出新华社当天拍摄的照片说:你们也拍过以武警为主题的照片。

 

徐泽宇立刻指出:这是全国人大的解放军代表团,并非武警或安保。

 

BBC记者又进攻:你的推文下其他网友的回复中有事实性错误,你应该负责全部纠正过来。

 

徐泽宇明白这句话是暗指那些摄影师并不像网友揶揄所称来自BBC,于是机智回应:既然你这么急迫要证明这些摄影师不来自BBC,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你承认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


 

有理有据又理直气壮的报道产生巨大反响:

 

在推特平台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Jonathan Cheng、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大V转发,在国际舆论中为中国媒体圈粉无数,让更多海外网友看到了祛除“美颜相机”“灰黑滤镜”的“丰富精彩”的中国。



让世界网友听到来自“震中”的另一个声音

 

徐泽宇是一名“90后”,工作头几年的主要任务是发稿、写视频脚本、出镜直播。直到2020年2月3日,他踏上前往武汉的列车——那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1242例。徐泽宇作为当时新华社派驻武汉前方的唯一一名专职英文记者,开始了80天的坚守。

 

瞒着爸妈,抱着电脑,眼前的车厢空空荡荡,窗外一片萧索。徐泽宇默念明代才子杨慎的那句誓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徐泽宇在方舱医院采访。 

 

“壮士”逆行,心仍戚戚。“刚到武汉的第一天,我用酒精把酒店房间喷了个遍,点把火可能整个屋子都会烧起来。恨不得睡觉也戴着口罩。”徐泽宇说,真正到了定点医院采访,却什么害怕也感受不到了。

 

徐泽宇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武汉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超市、社区、消毒站等一线场所,拿起手机自己拍摄、自己出镜、自己剪辑,“小米加步枪”地制作了13期英文VLOG视频《今日武汉》,真实展现了病患救治、八方支援、方舱建设、核酸检测、送别医护等场景。


 

视频发布在新华社的海媒账号上,世界各地的网友听到了西方媒体之外、来自当时疫情震中的另一个声音。直到武汉解封,《今日武汉》系列视频在脸谱、推特、优兔三大海媒平台的浏览量超过1亿。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徐泽宇开始通过个人海媒账号发布VLOG,并加强与粉丝的互动。“发第一条视频时,我的推特账号粉丝数是0。”徐泽宇说,“但第一条视频竟被数千次浏览。第二条我在方舱医院拍的视频,观看量已经到了10万+。”

 

每一条视频发出去,徐泽宇都会仔细阅读网友们的每一句留言。一位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的第四代华裔写道:我之前一直不明白自己跟中国的关系,而视频里援鄂医疗队表现出的勇气和互助精神,让我坚定地认为自己也是一名骄傲的中国人。

 

这些留言里的一封“战帖”,也把徐泽宇“送进”BBC的直播间,甚至一天之内进行了两次直播连线。然而画风,并不总是美好的。


徐泽宇与BBC直播连线。

 

几次被“挖坑”和被打断之后,主持人问徐泽宇:“你谈到新增确诊病例在降低,你是否感受到武汉的恐慌程度比以前降低了?”

 

“降低了”,相当于承认之前存在恐慌;“没有降低”,岂不是羊入虎口、正中其下怀?徐泽宇定了定神,回答:“事实上,在我到达武汉的当天,最戏剧性的一点就是,我没有看到这里发生了什么戏剧性的事情。”

 

时隔一年,徐泽宇回顾这场没有硝烟但火药味浓的访谈,感慨地说:“国际舆论斗争中,了解对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了解我们自己。只有真正对我们的国情和制度有较深的了解,才能在跟外媒的论战中有底气、有逻辑、有说服力。”


徐泽宇在武汉天河机场采访援汉解放军医疗队。

 

新华社专门设立工作室,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网红”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徐泽宇用“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在个人账号上对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快速发声,在海外粉丝群体中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正面、积极地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故事。

 

2020年底,新华社专门设立了徐泽宇工作室,负责账号内容策划制作、海外落地推广,更好发挥团队力量,加强跨部门合作,与网友在评论区聊天互动也成了“正式工作”。



 

在推特平台重点讲观点,在脸谱重点树形象,在优兔平台重点做内容;诙谐调侃的风格不能丢,个性、年轻化的“人设”要保持;面向海外年轻受众、主动设置议题,以个性化视角、互动化模式、轻量化产品“行走江湖”;既“单刀直入”回击抹黑中国的言论,又娓娓道来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小、快、灵的优势,与国社机构账号形成良性互动……

 

工作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不少宝贵实用的经验。《石家庄全员免费测核酸,海外网友:西方媒体让我们误解中国太久!》《新冠疫苗!我在石家庄打的!》都成了流量爆款。


 

有了工作室的“添翼”,徐泽宇的个人账号在海媒三大平台的总粉丝量已达140万,成为目前总粉丝规模最大的我中央媒体记者个人账号。

 

“大多数海外受众对中国不是不够友好,而是不够了解。作为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作为,向海外受众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不带滤镜的‘能见度’是让我国国际舆论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已成“国际网红”的徐泽宇说,“我希望做一个现场的记录者、观点的输出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两手都要硬,来讲好中国故事。”



融媒故事
系列22 | 145秒,新华社用好莱坞影像技术舞动“十四五” 
系列21 | 新媒体稿占2/3!新华社“最传统部门”这样转型
系列20 |  “90后”新华社,又出了一首90后爆款“神曲”
系列19 | 用中国风动画微电影,向海内外讲述减贫奇迹
系列18 | 爆款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怎样炼成?
系列17 | 新华社的新神器,如何让张伯礼直呼新奇?
系列16 | 有他们,“中国没有能滑雪采访的记者”成过去
系列15 | “新华皮克斯”上线,Q版袁隆平“成团出道”
系列14 | 为讲活脱贫故事,新华社竟出了一款RPG游戏
系列13 | 讲扶贫书记的故事,何以引无数网友竞“追剧”?


监制:易艳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莫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