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装配式技术!绿色建筑,擦亮“低碳环保”新名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7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05版刊发了题为《绿色建筑,擦亮“低碳环保”新名片》的深度报道,详细讲述并提到了由中交三航院设计的全国首座全装配式高桩码头——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港区64号—65号液体散货泊位工程的装配式技术及设计巧思。


技术创新: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


  近日,由中交三航院设计的全国首座全装配式高桩码头——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港区64号—65号液体散货泊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充分运用装配式技术,预制构件总数仅为195件,与传统高桩码头相比,预制构件总数减少80%以上,大大减少了水上预制件吊装次数和现场混凝土浇筑量。”项目设计总负责人郭兆珈感慨地说。


  为何会将码头设计成全装配式?项目主管总工杭建忠告诉记者,工程所在地距离后方陆地区域约16公里,同时连云港地区潮差可达5米,这为传统高桩码头混凝土水上现浇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若依照传统高桩码头建设方案,水上施工人员众多,材料堆放杂乱,船舶交通组织难度很大。为此,中交三航院首次采用一种新型全装配式结构,主要构件均采用工厂化制造,现场快速拼装,装配率由30%提高到70%以上。


  正因采用装配式结构的模块化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也成功由原先的“千人会战”压缩为十余人的“班组攻关”。“即便施工高峰期,现场顶多需要20至30人,工作时间较为固定。”郭兆珈对记者说,与传统高桩码头相比,此次装配式高桩码头的构件混凝土用量节约了20%,现场施工碳排放量降低7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推荐

1. 喜迎二十大,三航院精品工程展(一)

2.喜迎二十大,三航院精品工程展(二)

3. 三航院举办2022年廉洁道德讲堂

4. 开班了!欢迎三航院2022年新员工入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