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教师“天团”,你pick谁?那么多浙师"高钙课",总有一款适合你!

融媒体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3-15

3月18日,是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一周年,在此疫情期间,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使命。


为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疫情期间的思政课教学,浙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积极创新教学场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选用防疫期间的国内外时政、典型事例和热点问题等融入教学,受到广泛好评。


思政课=枯燥说教、毫无吸引力?

思政老师一定严肃、一本正经?

......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这群老师告诉你

其实思政课啊,也可以上出“网红范儿”!

不信就一起来看看吧~


这样的“马原”“毛概”,你心动吗?


一起来场哲学的“盛宴”


“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同学们要在疫情期间学有所得,不断构建以生命意义为核心的精神家园。”3月18日上午,校领导蒋国俊、郑孟状、沈希、朱坚、李伟健在行政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在线旁听了刘宇老师的一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政课。





课上,刘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和当前的疫情防控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在全国上下共同抗疫之时,深刻理解生命意义的真正内涵和彰显之道。


“最后,金鱼尾巴在水里一划,游回大海。老头儿回家只见老太婆坐在门槛上,她前面还是那只破木盆。”刘宇用普希金笔下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将“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二个时期的表现娓娓道来。随后,他联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出,“如今人与自然的边界模糊化,人类一旦过界,必然会遭到反噬。”


那究竟人与自然的相与之道是怎样的?刘宇结合电影《阿凡达》里描述的纳威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引出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人来源于自然,最终也将归于自然。“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保持谦逊和敬畏,不断维持和谐的生态关系。”刘宇说。


在分析当下疫情进展情况时,刘宇指出:“面对疫情,没有任何个人和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并肩战斗。”事实上,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彰显生命意义的问题上,刘宇也为同学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以疫情为契机加强思政课的价值内涵,将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元素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当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一种科学的方法,正确理解世界、社会、人生;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将家国情怀融入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


刘宇老师在教学

课堂最后关于“人与自然的相与之道为何”的讨论中,学生们踊跃按下语音键。来自湖北的何大钊同学说,“生命的意义是有普遍性和个体性的,普遍性就是大家对生命价值的共鸣,而个体性就是每个人快乐的方式不同。”来自新疆的阿依努尔·热合曼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这一生到底怎么活。”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学生应自觉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步调一致地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危机中读懂中国



经过精心打造、反复锤炼,叶晖老师领衔团队合力打造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视频课程已成为超星平台的热门课程。叶老师根据最新版教材在超星平台自建网络课程,按章节给同学们分享精心准备的十四个资源包,每个资源包都包括相应内容的PPT、案例和教学视频,另建立了知识点资料库供学生自主学习。



在第一堂网课上,叶晖首先向她的学生提问:“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于内容枯燥、空洞的说教吗?”为了打破这种成见,她利用超星平台发布了一个主题讨论:请同学们谈谈对本次新冠疫情最深的感触。每个学生都发贴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有认为这次疫情是对人文和科学的双重严峻挑战的,有从这次疫情中看到了社会百态的,有对部分不作为官员表示气愤的,更多的是对医护人员的感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叶晖点评了部分发言,并告诉学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验的是我们的意志力、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可以在危机中了解政治,在疫情中读懂中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能密切关注疫情,能在诸多信息中分辨假恶丑和真善美,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焦躁不添乱,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看待问题,在磨难中成长,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


叶晖老师在教学

叶晖认为,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出发,引导他们思考社会问题,可以坚定他们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对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中国之制”内在优势的认同,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当抗击新冠疫情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改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的看法。



各色思政课,总有一款适合你


引导学生理性评论时政热点
张小琴老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线上教学中围绕爱国、仁爱、职业道德、感恩、法律等主题,组织学生结合当下全国疫情防治情况开展讨论并撰写时事评论文章,让学生主动去感受中国制度的优势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张小琴老师在教学


在张老师的线上课堂,同学们化身时事评论员,积极就“战疫关键时刻,更见中国制度优势”“面对疫情人类需要合作”“致敬李文亮,不仅仅是致敬”等话题开展线上演说,理性面对网络传播的多元思潮,用心讲述防疫中的感人故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涵浸润下,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期间,同学们不由向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广大医务人员、人民子弟兵和广大志愿者表示深深敬意,认为他们的大德和善举是对生命价值最完美的诠释,他们正是值得当下青年学习的时代楷模。


 |  每一页PPT都“活”起来
陈肖英老师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借助QQ、学习通两个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利用PPT录屏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打开课件就能感受到老师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聆听队每一张PPT内容的精彩细致讲解。


陈肖英老师在教学


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性,陈肖英上课期间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登录超星学习通展开讨论,老师及时给予归纳和点评。此外,她还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优质网络资源,带领学生一同观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学习通批改作业,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直面疫情  涵养家国情怀
项溢煦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QQ直播课堂火热开讲。这堂课以“家国情怀、青春责任”为主题,师生围绕“青年学子应以何种人生观面对疫情”这一主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这堂由实践到理论的课,为学生们的青春点亮了方向,在明确了人生价值应该如何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了在这特殊时期,自己“居家”就是“为国”,就是青年学子向自己、向他人负责的重大意义。

项溢煦老师在教学


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示,涵养家国情怀需要将心中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而疫情期间,当好“居家修习者”便已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大学生们务必要担好这份责任。“疫情期间,除了捐款、做志愿者工作以外,更多的人要自觉进行居家隔离,这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课程学生翟羽佳这样说道。
| 课好 连家长都点赞!
王锟老师为本科生讲授的是《中国哲学史》课程,他在课前数天在线发布PPT课件、研讨问题及相关阅读资料,线上视频直播讲述课程重点难点内容,中间穿插学生问题讨论点评,实时从课程内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理性面对疫情,体会健康、情亲、学习的重要意义。在线上授课过程中还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在屏幕前和孩子一起认真听课并参与话题讨论互动,获得家长一致好评。

王锟老师近照

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发声,提高思政课网络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志山教授表示,学院教师积极收集和运用防控期间涌现出的典型案例事件,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五个度”:在思想上有高度,讲清“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理论上有深度,阐明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文化上有厚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培育学生的仁爱之心;在情感上有温度,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法纪上有尺度,引导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和理性思维,不信谣不传谣,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用心打造一堂堂好课
积蓄战疫力量!


文字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素凡
封面制图| 郑敏悦今日编辑 | 范璐璐 林慧贞责任编辑 | 朱慧

党旗在一线飘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