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用实力颠覆“传统课堂”,他是“互联网+教育”的先行者! | 浙师初心·我的老师
“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老师变主播”
疫情带来的线上教学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
既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未知的挑战
而作为“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先行者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倪俊杰
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智慧教育”的探索
从浙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他
像一粒“蒲公英”
把教育技术的种子带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桐乡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桐城微课联盟”的发起人
嘉兴智慧教育联盟讲师团秘书长
2018年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在微信上建学校》的主编
受邀在省内外开设专题讲座超100场
......
十年来,他深耕不辍
在教育的土地上挥汗播种
用满腔的热情做桐乡智慧教育的“领航人”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源起浙师的教育初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师大2010届校友倪俊杰的故事
倪俊杰,可谓是桐乡教育界的一枚“网红”。
说起倪俊杰与教育技术的缘分,还要从两个“微”说起。作为一名中学计算机教师,当微课概念刚刚提出的时候,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微课不微”的特点,坚信小小的微课定将引发一场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变革。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到来,微信也成了他探索教育技术道路上的“宝藏”工具。当别人用微信聊天娱乐的时候,他已经投入大量时间研究如何利用微信开展数字化、信息化教育教学。
2016年初,桐乡被确定为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市),教育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教育与技术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为老师们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倪俊杰不仅主动承担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更服务于全市。对于倪俊杰来说,多一个老师受益,就意味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脚步能加快一步。
怀着对智慧教育的热情和帮助更多老师从智慧教育受益的目标,倪俊杰与其他5名青年教师共同发起并创立了“桐城微课联盟”。联盟立足课堂教学,通过举办沙龙论坛、培训班、一对一指导、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为桐乡市的教师们提供信息化理念普及、信息化教学应用以及教育技术科研辅导等服务。
联盟组织的沙龙论坛活动
2016年末,联盟举行了第一次培训沙龙,交流微课、微信公众号制作和一体机的使用。“当时来了20多位老师,结束后都夸我们讲得很实用,还说以后再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叫上他们!”说起当时的情景,倪俊杰记忆犹新。
“做这个联盟,团队每个老师都很辛苦,但是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有了前面尝试的鼓舞,倪俊杰带领着团队老师认真策划和准备每一期的活动,从确定主题、组织人员到定场地、邀请嘉宾,他们皆亲力亲为,虽然自己的休息时间少了,但是倪俊杰认为“很值!”
倪俊杰团队成立的“桐城微课联盟”打破了传统教育交互能力弱、资源共享难、跨地域教育艰的局限,至今已有超过3000名基层老师直接受益。桐乡市实验中学教师陈麟华便是其中一位,他在桐城微课联盟的帮助下,由一个微课“小白”晋升为浙江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大赛特等奖的获得者,成了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
“智慧教育模式为教师教学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倪俊杰谈到,智慧课堂里,教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前期测试,在课前预先了解学生水平,实现更加精确、全面、灵活的课堂设置;师生交互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终端的实时反馈,还可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特殊场景中,智慧教育的优势也尤为突出,例如在疫情期间,借助音视频等已有的信息教学基础,较好地弥补了因客观因素不能在教室上课的不便。
从小团队到大联盟,“桐城微课联盟”一直在前进。2017年联盟被教育局授予“桐乡市青年党员教师智慧服务联盟”称号。在倪俊杰团队的热心付出下,全市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倪俊杰本人也被评为桐乡市十佳青春正能量青年教师,并荣获2018年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称号。
将微信加入教育教学,也是倪俊杰与联盟主创人员基于老师需求进行的新探索。“微信其实是一款社交软件,并没有多少‘教育’的基因。但正是因为微信平台的开放性,使得微信、微信公众号里有很多功能可以转换为服务教学应用,成为老师们的福音。” 2016年,倪俊杰和其他主创人员一起编撰了《在微信上建学校》一书,一经出版迅速引起轰动,为众多的教师打开了一扇智慧教育之窗。
倪俊杰对“互联网+教育”的前景充满希望,也将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愿做智慧教育的探路人,和一群有着同样教育梦想的人一起追逐智慧教育之光,为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倪俊杰说道。
母校和恩师的谆谆教诲,时刻激励他前行。对他来说,浙师不仅是他信息技术梦想的起源地,也告诉了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卓越教师”意味着什么。
回望在浙师的四年,他总说:“我的大学之路是一条充满激情、为梦想狂奔的实践之路。”
倪俊杰与计算机的情缘从高中就已经开始。在浙师大附属中学直升班就读时,他深受信息技术老师的熏陶,对计算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编程、开发、做机器人。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智能环保机器人——“后街男孩”,并荣获省创新大赛二等奖。自此,他对计算机的热情与日俱增,并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浙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回忆起浙师,倪俊杰滔滔不绝,“浙师是一个多元的、学术浓厚的学校。从专业知识培养到兴趣爱好发展,都为学生提供了基于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的学习体系和平台。”
初入浙师,和很多同学一样,倪俊杰也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但很快,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形式多样的竞赛、丰富的项目和完善的实操平台,让他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大一起,倪俊杰便给自己定下了要“走出去”的目标,要求自己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真实的历练令自己快速成长。
每年暑假,学院都会要求学生们组成实践队,走出校园去接触真实的社会。大二那年的暑假,倪俊杰就带队前往宁波,并和队员们一起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大学生保姆队”。不同于简单的大学生家教,他们的“大学生保姆”更讲究提供全方面、高素质的家政服务。涵盖学业辅导、兴趣培养、食物营养、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倪俊杰和团队边学、边教、边做,获得了众多家长的认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曾被多家媒体报道,他的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队,也让他成为了校创业英才。
接触学院优秀的导师、进入设施完备的研究平台,一直都是大学时期倪俊杰的向往。大三那年,倪俊杰遇到了自己的恩师朱信忠。当他了解到朱老师所带领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了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时,倪俊杰激动地提出了想要加入的愿望。面对倪俊杰求知的渴望和对研究的热情,朱信忠导师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自此,还是本科生的倪俊杰就开始跟着导师和研究生学长们一起在计算机相关领域深入探讨和学习。
“半社会”状态的研究所里,倪俊杰感受着来自各方面的严要求、高标准,除了实验室的开发和研究,更要考虑如何让客户满意、如何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当时研究所承接了金华市租车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和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后续任务,这让倪俊杰在大学期间第一次获得了一种与课堂学习完全不同的体验。真实的项目、紧迫的需求,要求他独立面对具体问题并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在日日夜夜的磨练中,他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这段在研究所里的奋斗时光,是我一生都难忘的经历。”
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锻炼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倪俊杰还积极参与了创业设计大赛、物理实践大赛等多个大学生竞赛,不断积累经验,在一次次的团队协作中,坚持走着自己的实践之路。
物理实践大赛(左一为倪俊杰)
创业设计大赛(右二为倪俊杰)
在浙师大四年学习生活里,倪俊杰不仅收获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是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工作之后,他还是会经常回到母校,一方面是参加学院面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培训,一方面是找学院的老师们一起探讨智慧教育、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现在的他还是喜欢到导师的办公室里坐一坐、聊一聊,就像他的学生时代一样。
走进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学生,他愿意一直做学生们的“大哥哥”。
毕业后,倪俊杰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在浙师的四年里,在一位位优秀老师和学长学姐身上,他真正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的含义。怀着对教育事业和计算机领域的热爱,他最终选择来到桐乡当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他来说,教书育人也是项“技术活”,教育技术是他的专长,而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是他永恒不变的初心。
大四期间在母校师大附中实习
走在校园的道路上,碰到没戴口罩的学生,他便直接赠予一袋口罩;学生们压力大了,他便经常找他们一起去操场上散散心......担任班主任期间,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倪俊杰从小事入手,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每次考试结束,他都会挨个找同学分析,找出薄弱点,并为其指明学习的方向。“倪老师就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哥哥。”学生张锶悦说道。
面对睡意朦胧的学生,倪俊杰也总是有办法让课堂活跃起来。“我这么用力表演,你们倒是也理理我啊!”“一个人的独角戏很孤独!”几句诙谐幽默的话语,常常使班级里传出一阵阵笑声。在课堂教学上,他非常注重课本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尽力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介绍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学生们也评价他,“上课幽默又充满智慧,总是能提起我们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耐心地答疑解惑
多年来,倪俊杰坚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用热情和爱助力孩子成长,成绩斐然。而优秀成绩的背后是他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对教育充盈的热情和情怀。
以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以兄长般的胸怀去呵护学生、以诚挚的情感关爱每一个学生,倪俊杰始终坚信“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我愿意一直做学生们的大哥哥。”
校友小建议
1. 当老师要有教育情怀,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
2. 对自己的规划要准确,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3.要实时了解、观察自己学科的发展动向。
“希望所有的浙师学子
和即将进入浙师的学子们
都可以在未来的人生里乘风破浪!”
文字 | 苏佳奕
今日编辑 | 范璐璐
责任编辑 | 应琳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