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退休后重返杏坛,这位校长说:“我的教育梦才刚刚开始”!| 浙师初心·我的老师

融媒体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3-15

47年前,他是一位乡村教师

37年前,他被任命为小学校长

从改革开放初期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拓荒

到如今投身于“教育解放”,寻找教育的新支点

他师心不改,只为给孩子们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教育




首批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他是大家眼中德高望重的老校长

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邻家爷爷

他就是浙江师范大学中澳班2006级校友 徐锦生

现为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校长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位老校长一生坚守的教育之路





启程 · 师心亦是初心 


一路走来,徐锦生从乡村教师到全国名校校长的蜕变更像是一种水到渠成——


1973年,19岁的徐锦生第一次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从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3年,29岁的徐锦生被任命为兰溪登胜中心小学校长,此后校长的职位一当就是近四十年。而当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教学楼。地处兰溪当时唯一未通客车的乡,资金的短缺、资源的匮乏、村民的不理解,都给教学楼的落成带来了重重考验。徐锦生带领全校师生亲自搬运建材,监督修建工作。几个月后,孩子们终于搬进了崭新的教室。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拓荒者中的一员,徐锦生积极践行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手抓”的教学理念。面对当时师资力量紧缺、文化水平受限的大背景,徐锦生毅然挑起重担,在教学工作之余,投身“扫盲队,为周边百姓的脱盲工作助力。开夜学、教识字……因为坚守,每个夜晚都镂刻了徐锦生忙碌的身影。



上世纪末艰苦创业的故事

在徐锦生的务实笃行中书写

更加辉煌的成就也顺着他教育理想的蓝图

缓缓走进现实


左三为徐锦生



浙师 · 教育旅程的驿站




“我的教育理念,来自于多年的实践,也来自于浙师大。”


1989年,徐锦生在众多竞聘兰溪实验小学校长的人中脱颖而出。来到实验小学后,他在解决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于教学科研成果设计,初步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的肯定,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共鸣。后来的日子里,徐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教学理念。


2006年,52岁的徐锦生来到浙师中澳班进修,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攻读浙江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合办的教育领导学硕士学位。同年2月,徐锦生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时任金师附小校长的他秉持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依然以校为家,没有请过一天假。


徐锦生在浙师大中澳班教育管理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回忆起在师大的进修生活,徐校长也打趣说算是段“半工半读”的经历。为了平衡工作和学习,他需要事先安排好校内行政事宜之后,再到师大和同仁们一起交流学习。于他而言,这段不长不短的经历更像是一次特训营,给他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思维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与中国典型的课堂教育不同,外教推崇的是答案不唯一的探索。他们拿出了一道题目让学员自己思考,分六个小组讨论。在听完学员们的回答之后,对他们的想法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外国的教育风气比较自由,但却不失严谨。中澳班的进修让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升华。”徐锦生总结道。


  


也正因为这段停靠浙师的旅程,徐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以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眼光,向着更加开放的领域拓展,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潜心教学之余,徐锦生在教育科研方面也成绩斐然:《基于“非智力”减负增效的项目学习实践探索》被列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其成果获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优化非智力因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获浙江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小学生学会心理自助》和《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分获浙江省政府第一、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徐锦生出版个人专著《寻找教育的新支点》,主编《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等10多部著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他的理论成果不菲,实践成果亦然。


徐锦生提出“让孩子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班际与校际平均分差5分不批评等观点,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备课、教学和评价指标体系,这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尤其是在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研究上,徐锦生更是被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会长燕国材誉为“中国非智力因素实践家”。


除此外,徐锦生率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的“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培训班”的理念,为浙江省卓越教师队伍的壮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助力。这一理念的践行,培养出省特级教师7人,省市名校长12人,省市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50多人

 

也正因此,徐锦生被同仁们公认为金华教育界的标杆。放眼整个浙江或是在全国范围,徐锦生的名字也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沿途 · 在温情的教育实践中前行 


提及后来,徐锦生的脸上多了点笑意。“艰难的日子熬过去,工作也步入了正轨。”他热情地分享着自己任职故事,看似严格的校长也一直藏着一颗童心。这份童心,是他温情的守候。


在徐锦生任职的学校里,他不仅扮演着校长的角色,更是亲切的“邻家爷爷”。孩子们每当在路上遇到徐锦生,都会笑着迎上前和他击掌或是拥抱,热情地问候一声“校长爷爷”。徐锦生始终相信,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祖国的花朵沐浴在阳光下成长。



“有次,我在学校里吐了一口痰,被一个小女生发现后一把拽住,要求我道歉。”这样尴尬的瞬间并没有成为徐锦生从教生涯里难以启齿的回忆,相反,他不仅向小女孩当场道歉,还在大会上向全校2300多名师生公开道歉


正因为校长的诚实,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是诚实的。“后来,我们学校新建的篮板被砸破了,负责老师找不出是哪个孩子用石头投篮,找到我这里。我就在全校大会上要求做错事情的孩子私下来找我,不用担责。我说,希望你们和校长一样诚实。”那天晨会结束,就有两三个孩子来到徐锦生的办公室主动承认错误。


在另一个维度,徐锦生始终在寻找教育新支点的路上。他投身于“教育解放”,与当下竞争激烈的教育潮流进行着较量。为了拼生源,拼声誉,绝大部分学校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以成绩论英雄。而徐锦生,竞争教育模式下的逆行者,走出了大胆而坚定的一步。


徐校长提出的五个更重要:兴趣的激发比分数更重要;习惯的养成比分数更重要;方法的习得比分数更重要;能力的培养比分数更重要;个性的张扬比分数更重要,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徐校长不仅有这种认识,更是在学校落实着这一教育理念,为孩子们量体裁衣地提供个性化教育



2015年,徐锦生从金师附小退休后,谢绝外地学校的高薪聘请,来到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继续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面对外界的声音,徐锦生回答,“来到这,我一直在做的教育梦才刚刚开始。”



2020年,66岁的徐锦生依然在教育的沃土上,守护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新学年起航仪式(右一:徐锦生)


徐锦生与小朋友击掌




校 友 寄 语 


回忆起在浙师进修的日子,更多的是感激。在这里,我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仁,不断拓展中国儿童教育的边界,以家国胸襟放眼国际视野。教育理念和现实于此不断交织,我与我的教育梦愈来愈近。


浙江师范大学是我省卓越教师的摇篮。我所任职的学校,绝大多数的优秀教师就毕业于此。祝福浙师长青,祝福母校越办越好。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来到浙师,日后走向讲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们。这是优秀的循环。









  

 


徐锦生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观礼


他是教育界的“常青树”

从教47年,从未止步

他是教育麦田的“守望者”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他是金华教育的“金名片”

砥砺践行基础教育,以爱书写教育传奇


在浙里,他师心不改,步履不停


END




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 白 露


恰逢冷热交替的时节

屏幕前刚刚回“家”的你

可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哦




照片 | 来源于本人

文字 | 施潇肴

制图 | 陆雨寒

今日编辑 | 施潇肴

责任编辑 | 赵菡婧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