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5日,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了为期一天半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浙师大党委书记蒋国俊发表讲话,校长郑孟状作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副校长钟依均做相关解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分别作相关报告。
蒋国俊强调,过去几年来,浙师大研究生教育可圈可点,特别是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成功跻身全国百强。蒋国俊就在新形势下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意见: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发展大势,进一步认识本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坚持“三个聚焦”,着力构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浙师体系;抓好责任落实,凝心聚力协同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蒋国俊指出,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响应国家号召、是落实省域战略、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呈现出“从规模的快速发展向内涵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自主自发改革向全面系统改革不断迭代”“从重视创新向自主创新持续升级”“从理论层面重视向实际行动支持根本转折”四个发展趋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位制度实施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学校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动力,从学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增强教育自信,把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把政治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标准,把内涵式发展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优先战略,把特色发展作为支撑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生院、研工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位点、培养单位要同步向前、同向发力,深入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政策落地,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现代化,形成全校上下关心重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着力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郑孟状强调,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总结回顾“十三五”时期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聚焦国家需求和省域战略,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郑孟状肯定了目前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成绩,同时对如何正视研究生教育未来的挑战、准确把握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全面开启浙师大卓越研究生教育新征程提出要求。面对研究生教育的未来挑战,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招生选拔机制、优化学位点布局、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严格导师选聘标准、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支持的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改革。从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看,必须高位谋划研究生教育新布局;从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看,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生教育新任务;从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现实需要看,必须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新地位;从国内发展战略转型看,我们必须重新定位研究生教育新使命。郑孟状指出,到2035年,要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均衡发展,建成与“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浙江省研究生教育高地。郑孟状对《浙江师范大学卓越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2025)》中的九大工程:“思政教育贯通工程”“生源质量提升工程”“学位点内涵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强基工程”“导师队伍提升工程”“奖助激励增效工程”“管理服务数字工程”“博士培养提质工程”“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改革工程”做了重点强调,要求各学院、各部门要主动应对国家需求、省域战略,明确目标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通过授权赋能,充分发挥学科学位点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数字化改革,加快提升研究生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具有浙师特色的高水平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钟依均指出浙师大研究生教育已经到了提档升级、争先进位的新时期,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任务举措、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卓越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2025)》的制定情况。钟依均强调,《方案》的核心思想在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研究生教育的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接下来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转好《方案》的落实落地,不断加强校院联动、部门协同、师生共融,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杨卫院士以“一流大学建设的上行路径”为题,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发展内外双循环、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四大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他结合中国创新发展现状,以阶梯模型形象地概括了从效率式创新到颠覆式创新的转变和进步,并强调“我们应当逐渐从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转化到原始创新”。在分享研究生教育与建设心得时,杨卫借助动力学模拟曲线直观地展现近四十年来研究生学术产出总量和学术诚信建设成果与驱动力类型的关系,并阐明了从人力驱动到绩效驱动,再向品质驱动转变的正确方向。此外,杨卫还分析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遴选和评估办法以及新增一流学科的认定方式,并对学科建设发展六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刘鸿武教授以“地方高校如何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以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为题,讨论了在“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以非洲学为例,就如何通过学科创新与特色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地方高校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展开论述。“从书本到书本、概念到概念的研究,到中国大地与域外实地的真学问。”刘鸿武提出要以创新知识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通过平等对话、多元交流,汇通知识、思想、文化,进而构建中非共享的知识体系,双向构建中国的非洲学和非洲的中国学。
与会人员分成8组就如何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如何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行研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学位委员会成员,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经营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研工部全体负责人,各学院、科研机构院长、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全校各学位点负责人,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记者 | 姜雯静 丁敏婷
摄影 | 方以琮 邱慧婷 陈小备 傅蓉婷
视频 | 应琳歆 王晨碧 李涛 陈伊婷 沈嘉禾 钱薇静 张家鸣 杨静仪 陈佳玥
编辑 | 姜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