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国别和区域外语人才培养高层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5月28日,由上海市外文学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国别和区域外语人才培养高层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和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响应国家教育部大力发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的倡议,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视域下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建设,扎实做好“外语+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工作,造就大批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求的“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发挥外语学科在推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于雪梅,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200余名师生参会。开幕式由我校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主持。


温建平



开幕式


于雪梅代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向大会致辞。她首先感谢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以及上海市外文学会的指导和支持,并向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扎实做好“外语+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大批满足国家重大政策研究需要的“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是推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国别和区域外语人才培养问题,对于服务国家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雪梅


罗林在致辞中表示,2017年版学科目录中,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里,新增与语言学、文学、翻译学并列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二级学科方向,2021年12月,在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增设交叉学科门类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在国家战略发展的时代需求推动下,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增强。全球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迅猛发展对国别和区域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综合性、宽视野的学术要求,只有培养一大批具备跨界融合思维的复合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才能满足加强基础研究和智库建设的人才保障需求。当前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现状,亟待进行富有创新性的突破和拓展。


罗林


查明建在致辞中肯定了我校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和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在论坛筹备和组织等方面的辛勤付出。他指出,外语学科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反映了外语学科应对外部挑战,主动对接国家需求与国家战略,锐意改革、积极谋变的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在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扎实做好国别和区域研究,发挥外语学科在推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查明建



主旨报告


本次高层论坛共有12场主旨报告,12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国别和区域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学科建设、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政策规划、路径方法等议题依次作了主旨发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明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茂成、同济大学吴赟、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高等教育出版社常少华、上海财经大学赵珂等六位专家担任主持嘉宾。


主持嘉宾


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用本校案例阐述了英语专业国别和区域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提出利用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外语教育,国别和区域知识型课程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法进行课程改革,并展示了这种改革带来的可喜成效。


常俊跃


北京大学宁琦教授分享了她关于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她表示,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需要夯实学生的多学科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能力,加强学生对当代世界的认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真正理解其他国家与区域文化、历史和现实的人才,为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宁琦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介绍了新时代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的探索。他认为,尽管在内涵、研究对象、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仍需要探讨,但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少高校的探索也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并重点介绍了如何开展大洋洲这一区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彭青龙


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围绕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方向,追溯国别与区域外语人才的缘起,探讨这一学科方向设置的目的,与国际关系学院(学科)的相同的学科方向的异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范式,学术(科研)发展的特色、路径及其边界,以及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郭英剑


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论述了国别和区域学科建设背景下发展国际语言服务学科的重大意义,提出建设国际语言服务学科和实施人才培养改革的“三个转变”和“四个方向”。


王立非


上海外国语大学査明建教授阐释了外语学科的国别区域研究的意义、途径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外语学科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特色,并指出,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必将促进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推动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为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做出外语学科应有的贡献。


査明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从课程论视角,结合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探讨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方法和路径,揭示多语外语人才培养规划制定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陈坚林


同济大学沈骑教授探讨了新时代国别区域人才培养中的外语规划,基于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科定位,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别区域人才的外语需求,提出国别区域人才外语规划体系的构想。


沈骑


复旦大学郑咏滟教授以国别区域与多语人才培养为题,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讨论第二、第三公共外语项目设置的语言管理过程,并提出“双面并举”,来培养多语人才。


郑咏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尚宇红教授从根据研究者自身的专业开始局部研究、在特色研究基础上形成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在系统了解特定国别区域基础上做好针对热点问题的资政研究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好国别区域研究,并且强调了校本特色。


尚宇红


苏州科技大学张生祥教授探讨了国别区域与语言服务人才翻译素养培养模式。他指出,追踪、梳理和分析社会对于语言服务人才的核心素养需求对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核心素养,培养合格的语言服务人才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张生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蔚磊教授结合国内外7所高校案例提出了国别和区域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提出要明确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的规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提出了该领域的三个关键,即关键语言、关键国家和关键领域。


张蔚磊



大会总结


论坛最后由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雷春林副院长(挂职)致闭幕辞。他表示,此次论坛专家阵容强,学术水平高,探讨了很多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领域的前沿课题。专家发言视角多元,内容丰富,高屋建瓴,充满了真知灼见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见。


雷春林


5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国别与区域研究,建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因此,本次论坛不仅为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展示了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开展国别区域研究的优势,也正好契合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会议成果不仅为外语学科国别和区域外语人才培养开拓了新思路,为建设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其下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提供了新路径,也将进一步丰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内涵,提升外语学科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 SUIBE -


供稿: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编辑:彭飞

责编:施晖

编审:张莉莉


往期推荐

校企共育,全员铸梦!

钱佳乐:认真是我在SUIBE七年的青春底色

学校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专题辅导报告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