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20万人断贷!律师函发到手软!楼市断供潮要来了?

曾经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杠杆,草根死于P2P


2022年之前的中产阶级热衷地产投资,有人甚至不惜2倍、3倍的高杠杆买房。也确实有人在大限之前抛掉房产赚了一笔,但是更多的中产被死死套牢。


这两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韩复龄教授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段话:“2022年刚开年,四大行已经起诉20万断供业主”。


这一庞大的数字引人深思,断供潮或许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纵观2021年楼市,“降温、平稳、遇冷、凉凉”等词语屡见不鲜。买房人唱衰楼市的同时,不少房企、上市公司也在劫难逃,如今断供潮的到来让买房人心慌。


面临“卖房续命”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更多的是背负房贷的高杠杆买房人。


最近,我在抖音上看到这样一条视频,南京某小区业主杠杆加的过高,当初好不容易排队才买到的房子,如今生意失败断供成了法拍房......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在楼市潮退之后,万千环京炒房客面临的都是这样的惨痛现状。买房没有带来暴富,甚至一无所有……


就像上次我们报道过的:买房人在2017年,买入了燕郊一套三居室,140平米总价426万,贷款298万,每月月供16800元。惨痛代价!我买错房子血亏227万!如今上了失信人名单,还欠一屁股债...

其实,高杠杆买房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如果是几年前的楼市火爆时,无可厚非,但如今日渐平稳的市场下,高杠杆已然行不通。


根据阿里法拍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法拍房数量133万套,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大约有169万套房子在阿里的平台上拍卖,放眼全年,同比至少激增30%以上。而与2017年的9000套相比,呈现“井喷式”的暴涨,翻了接近187倍。


下图是阿里法拍网住宅用房拍卖信息,共301万套拍卖变卖房源:


大量断供房源的出现甚至让律师都叫苦不迭:律师函发到手软。


在当前的金融业去杠杆大环境下,法院、银行和遇到问题的个人、企业都在加快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断供潮”来临,越来越多按揭房屋被银行申请法拍,也让原本属于小众市场的法拍房进入了大众视野。
为什么会引起断供潮?

数字暴增并非开年这一个多月的成果,20万业主背后断供原因也不难推测。


首先就是大量企业的降薪潮、裁员潮导致买房人收入大幅降低。


其次就是买房时杠杆拉得太高。


行情好时一切平安,幸运者更能赚的盆满钵满;行情一旦下滑,“负重前行”的买房人很容易兜不住。各种贷款先用上,手握200万能买总价900万的房,一旦资金出了点状况立马“歇菜”。


最后就是炒房客的投资失败。

举个例子,前几年大火的燕郊在当时吸引了不少炒房客投资买房。理想很丰满:希望接着“睡城”房价暴涨的浪潮狠捞一笔。但现实却也很残酷无情,近几年燕京的房价是一跌再跌,有炒房客就选择直接断供止损。


据人民法院资产诉讼网显示,2021年燕郊法拍房数量高达818套。这意味着可能有818个家庭梦碎燕郊。


断供也不仅仅是房子不要了这么简单。


有些人可能会由于手头资金不足或有事忘记而晚交贷款。这种情况只需要及时补缴并按照银行要求补缴少部分罚款即可。

但对于那些长期断供人来说,后果就比较严重了。一旦弃房断供,业主的征信记录将留下污点。未来想办理信用卡、贷款买车、再买房、理财甚至是子女入学等都会因为这个记录而被拒。如果行为严重者甚至会被录入银行系统,从而冻结你名下的银行账户。

而房子将会被法院进行拍卖,也就成为了“法拍房”。更严重的是,如果拍卖款仍然不足以覆盖房贷及罚息、诉讼费用,那么剩余的债务仍会摊到购房者头上。
房住不炒!2022年买房需量力而行、更加谨慎!

买房容易“守房难”,2022年买房要更谨慎,房价暴涨时代早已过去,指望买房暴富这条路肯定是不好走了,房住不炒是趋势。量力而行。


从另一方面,对于断供,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区别对待,比如:


在采取措施打击失信行为的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不同原因导致的“断供”,对于因失业而导致的按揭贷款“断供”,有关部门应该与银行积极配合,化解其风险。

早期高杠杆入市投资客中也已经出现负债高、月供压力大、降价抛售的情况。当下南京的投资客买房热情不高,普遍选择观望,谨慎入市,即便面对低总价的房源也会考虑再三。

投资客逐渐退市,刚需的时代终于要来了...

文章来源:365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刚需被抛弃?开发商疯狂做大户型!2022年,苏州的买房成本正在急剧飙升!


拿地10年!价格低于周边近8000元/㎡!苏州这个限价盘真要卖了!


最新规划!平江新城纯新盘补仓!地价约1.9万/㎡!3大户型曝光!


免费!半价!今年留在苏州过年的有福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