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文艺百家│三生花草梦岭南——苏华的书画人生

2016-05-06 高鹏 南国文艺


苏华作品  大写意花鸟——田田盈盈


文/高鹏


“当今艺坛深谙书画之道,而能游刃往返自由于其中,又深有名望者,无多矣。而其中出自纤纤女子之手者,更为屈指可数然。著名女画家、书法家苏华正是其中佼佼者也。” 

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作为林墉的夫人,苏华不仅是一位默默奉献的伟大女性,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苏华的绘画与书法双绝,画以山水和写意花鸟见长,书法豪迈大气、独树一帜。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说:“当今书家,百花齐放;唯有苏华,一枝独秀。”


结缘艺术 一生挚爱


苏华的父亲在邮局工作,妈妈管家,家里没人懂艺术。父母共生了五个孩子,四女一男,苏华是老大。苏华的名字与“书画”谐音,或许冥冥之中注定了她与艺术的缘分。1943年苏华出生时,正值日寇侵华,广州沦陷,年幼的她随父母逃难至韶关连县,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生活方才安定。年仅6岁时,父亲教她临柳公权的字帖,这成了她接触艺术的开端。中学时,苏华爱上画画、读小说和游泳,并曾获广州市少年女子游泳冠军,成为一名作家或是游泳运动员一度是她最大的理想。1958年武汉中南美专搬到广州小港新村,并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及广州美院附中,与苏华家毗邻。一时间,提着画架,拿着画笔的青年学生们云集房前屋后写生创作,苏华和弟弟妹妹们便常常看得入迷。鉴于苏华在绘画上的高超天分,美术老师邓国纬将全校唯一张美院附中的报名表给了她,苏华果然不负众望,顺利考取。附中期间,苏华接触了苏联和西方的绘画理论,系统学习了素描、水彩、速写创作技法,通过不断实践,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一次在美院陈列馆看展览时,苏华被关山月带领国画系毕业班集体创作的反映堵海工程的作品深深震撼,当即立志报考广州美院国画系,之后果然如愿以偿。在美院二年级分科时,苏华又进了山水科,当时山水科荟萃了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麦国雄等众多国画大家,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苏华的技艺更是突飞猛进。入学第一年,苏华以怀集洽水公社为背景创作了《中秋之夜》,该作入选当年的广东省美展。毕业后,苏华先后在阳江漆器厂担任设计员,在岭南美术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在广州画院担任专业画家;同时也是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书协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苏华的影响下,弟弟妹妹们也相继走上美术之路。



山水画——初晴



苏华书法作品


国画书法 成就斐然


岭南水乡为苏华的创作提供了无尽源泉。在美院读书期间,苏华就几乎走遍珠三角各个角落,搜集了许多素材;毕业后,更将岭南山水融入自己的画作中。“我的作品不仅是从老师那里学的,也是从自然中学到的,然后画出自己的感受。艺术一定要有真情实感,画自己喜欢的东西。”苏华前期的山水画工写结合,以缜密、清丽、沉实见长,也不失放、粗、疏、狂的特质,《二月湖水》的清雅、《万顷沙》的气势、《车过花明楼》的空灵、《雾霭》的疏狂各具特色。1991年,花城出版社精选苏华的104幅山水画,结集出版了《苏华画集》。1995年前后,已过五十岁的苏华突破了那个平稳圆熟的山水世界,一变而为大写意花鸟。评论家姚玳玫评价道“放弃耕耘多年的山水画领地而走去水墨写意花鸟的新空间,于苏华来说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一次考验。不再运用更悦目而讨好的色彩,却沉迷于水墨,纯粹的水墨,像她的书法一样,在黑白的天地之间,凸现艺术最为本源的魅力。”2004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苏华写意花鸟》,也广受好评。


“苏华擅书法,书法中有男子气度,注重大布局,篇章行字,黑白粗细,大张大合,注重大节奏,长短疏密,轻重缓急,大笔大墨,一如她的大写意花鸟。”苏华6岁临帖,入读广州美院后又得大书法家麦华三亲自指导,数十年临池不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文明导报”“广东新闻联播”“ 五羊邨”……皆出自其手笔。著名画家、书法家梁照堂说:“(苏华)多年之勤操苦练已使其得心应手驾驭线条语言,尽意忘情捕捉其中章法及神韵特征,从而达随心而出、身与物化之自由境地。”



山水画——春水


伉俪情深 相濡以沫


苏华与林墉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是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的同班同学,后来双双考上广州美院,可谓情投意合,青梅竹马。1969年文革正酣,苏华和林墉分别被分配到阳江和斗门两地工作,离多聚少,此时两人已是二十五六岁适婚年纪,就决定趁春节期间举行婚礼。林墉请了10天假赶到阳江,大年初三两人前往街道办登记,然而街道办只有一人值班,管公章的人去外地过年,半个月后才回来。由于林墉的假期没有那么长,登记后,领取结婚证的事就被耽搁下来,而且一拖就是40年。两个搞艺术的人谁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竟忘了自己是“无证一族”,用林墉的话说“反正死了别的心,认准这个人过日子呗!”2009年6月2日,老两口终于来到越秀区婚姻登记处,一字一句宣读结婚誓言,正式领取了结婚证,一时间家里的电话都因朋友们的祝福被打爆了。


1979年苏华林墉伉俪参加中国美协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回国后在北京展出了此行的写生作品,大获成功。1981年,夫妇二人应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的邀请再次访巴,并在巴基斯坦各大城市举办画作巡展,引发轰动,获得巴基斯坦总统颁发的“卓越勋章”奖。1982年8月巴基斯坦独立日,应巴基斯坦政府的要求,中国文化部为苏华夫妇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林墉苏华访问巴基斯坦画展”,巴驻华大使馆全体人员悉数出席。两人的事业如日中天,画坛伉俪名扬天下。然而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1999年林墉被查出患脑部肿瘤,几年来经历了治疗、手术、复发、再手术……的反复折磨。苏华和妹妹、女儿24小时轮班,悉心的照料终于让林墉战胜病魔,得以康复。林墉的主刀医生曾说,“当时看到你的病情,觉得手术后能多一年的生命已经很了不起了!哪知如今已过去十多年,太神奇了!”



巴基斯坦写生——清真寺


感悟人生 快意晚年


生活中的林墉是个脾气很大且有傲气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瞧不起谁的话,3秒钟就能让人家看出来”。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华的包容与宽厚。“婚姻里的两人,就像一个螺丝和螺丝母,要一个凹一个凸,才能拧在一起。生活中如果有什么过不去的,就用‘拐弯思维’,拐个弯就过去了。我认为一个人能力大、脾气也就大。林墉是个特别聪明的人,生来就是画画的,印成的画册叠起来,比他还高,至今还是那么有想法有激情。所以,我只要一想到他的才华,就能原谅他的脾气大。”这是苏华的爱情保鲜秘诀。



林墉与苏华


独生女林蓝是夫妇二人的爱情结晶与毕生骄傲,由于家学渊源,她自幼饱受艺术熏陶,为日后传承父母之业打下良好基础。初中时,林蓝主动向父母提出要学习画画。“我一直以为林蓝的才华在文学呢,想不到,现在她主动要求画画了,真是女大十八变呀。我马上架起画板,钉了画纸,摆了一摊静物,林蓝马上画起来。她要画水彩画。好,水彩画就水彩画。”看着女儿走上绘画之路,苏华非常欣慰。从广州美院毕业后,林蓝还取得了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学位,目前她已回母校广州美院任教,并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画家。


苏华一生与艺术结缘。她认为一件艺术作品,能做到一要感动人,二要震撼人。做到震撼人,实在难!做不到震撼人,也要能感动人。虽说能做到感动人也不易,但,这是我们必须去追求的。艺术要得其心性,喜欢学谁就学谁,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要表现你自己,表现你的思想,表现你的灵魂。在林墉生病之前,全家人平时都很忙,只有在除夕夜看春晚的时候,才会在一起坐上四五个小时。退休后,林墉夫妇才真正过上相对闲暇的生活。如今年过70的苏华,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每天在画室作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钻研,读报剪报,经营自己喜欢的花草,偶尔高歌一曲,或者去游游泳,与家人朋友时常小聚,享受着生活之乐。“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 我认为,能一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幸福;能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谋生的,那就更幸福。对我来说,能每天画画,画着自己喜欢画的画,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这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



大写意花鸟——美人蕉


本文刊于《广州文艺家》2016年第2期


今天微信第二篇:

林墉苏华之女林蓝眼中的父母


回顾往期


(点击↓↓链接进入)

广州文艺百家│林墉——木秀于林 安隐南墉



编辑:创研部


南国文艺精彩回顾

最文艺广州


广州文艺百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