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震撼亮相

南国文艺 2023-04-1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月26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国艺术报指导,广州市文联、广东美术馆主办的“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广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江华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广东省美协原主席许钦松,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孟祥宁,星海音乐学院副书记陈平,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陆志强,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广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李汉强,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鹏程,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著名文艺家陈金章、章以武、梁世雄、唐大禧、陈初生、连登、陈永锵、倪惠英,广州市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各区文联主席等文艺界领导嘉宾出席。省内外各文化机构、新闻媒体、文艺爱好者及广大市民参加了开幕式。

 

勾勒百年文艺长卷

奏响时代最强音


徐咏虹常委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展用广州百年文艺记录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意义非同寻常。作为中国文艺发展的一个缩影,百年来,广州文艺勇立潮头、“独领风骚”,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抒写抒怀,记录时代、见证历史,全景式呈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火朝天、改革开放的创新奋进、新时代的史诗气象,谱写出一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文艺长卷。希望广州的文艺界和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抒写广州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大力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现广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新征程的昂扬精神风貌,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春风吹遍南粤,大潮浪起珠江。李劲堃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广州文艺百年大展陈列了一百年来各类文艺精品、实物及文献资料,题材涵盖各个艺术门类,艺术手法详尽丰富。这些珍贵的展品呈现了广州文艺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发展的历史印记和深厚的文脉涵养,对文艺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领广州文艺繁荣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刘斯奋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展不仅是对广州文艺百年辉煌发展历程的一次巡礼,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对于增强广州本土文化自信,促进广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创作积极性,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必将发挥积极、广泛和长久的作用。

李鹏程主席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既是广州近百年来文艺精品佳作的一次集结,也是广州文艺百年精神的大绽放。这次展览是站在新时代精神高度对广州文艺百年史的一次庞大集体创作与研究,一定会为广州呼唤一个文艺繁花大竞放的美好春天。

王绍强馆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展结合历史文献及相关经典文艺作品,多样性、多维度地生动呈现出百年广州文艺的发展历程和精粹,是一次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希望以这次大展为契机,正式启动对广州文艺百年的深入研究,在回顾百年文艺家和历史的过程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同时希望通过展览,号召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肩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使命。

 

多维呈现丰硕艺术成果

激活广州文艺百年图谱


本次大展以时间为轴线,以事件、人物和作品为顺序的呈现方式,分为“旱天雷·心向光明(1921—1949)”“得胜令·红棉璀璨(1949—1978)”“风云会·南国春早(1978—2012)”“步步高·出新出彩(2012—2021)”以及“广州文艺百年大事记”“广州文艺百年大家”“广州文艺百年经典影像馆”七大版块。每个篇章的主标题采用广东音乐的曲牌名,标题采用文艺作品名,并由省市书法名家题写。从整体色调、动态流线到局部细节,都力求以艺术表现艺术,给观者以最大的视听品读的享受。

展览通过现当代的文艺精品、历史文献、报纸期刊、名人信札、音像实物等1000余件珍贵藏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展示方式、融合多种视听手段动态展现经典作品,以全新理念和手段激活广州文艺百年图谱。现场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与名作合影,浏览展出作品背后的故事。为方便外地观众观看展览,大展还设有在线虚拟展馆(VR展馆),观众只需点击相关链接,即可身临其境在线观展,各展厅还设有专门的文献展示区,展出广州文艺名家画册、文集,增加了学术性和可观性。

展览现场,广州文艺志愿者还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小小文艺志愿者合唱《国际歌》、朗诵诗歌《中山装》,为观众表演了粤剧经典剧目选段,还拿起画笔现场作画。

 

多渠道精心筹划

配套出版“广州文艺百年丛书”

近年来,广州市文联结合成立70周年,策划“文艺百家”“致敬致远,同心同行”等多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分享活动。自“广州文艺百年大展”筹备工作启动后,广州市文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和调研工作,给予广州文艺百年“大事记”“人物”“亲历亲闻亲见亲述”“概貌”等多个基础研究课题立项,大范围深入调研,多渠道资料查阅,全方位认证考究,收集广州文艺百年寻梦、追梦、圆梦的精彩感人故事,开展全面、客观、辩证、论证与整理,以史学的态度还原全貌,为“广州文艺百年大展”文献普查和底本征集提供理论依据。

展览自2019年开始筹备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得益于中国艺术报、广东美术馆、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重要收藏机构以及省市区和各地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和文艺家家属的无私帮助。广州市文联面向全国的征集通知发出后,广大文艺工作者踊跃捐赠或提供线索,特别是有的文艺家家属无偿拿出珍贵藏品作品,有的文艺家家属从海外寄来藏品,为共同办好展览尽一份力量,最终共征集到各类展品1万多件,包括文艺作品、图书、期刊、报纸、日记、信札、档案、传单、海报、影像和历史珍贵照片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些是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不少珍贵文物还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大壮展览声色。

刘斯奋、许钦松、章以武、张良、陈翘、陈永正、梁江以及李劲堃、蒋述卓、张桂光等众多文艺界、美术界、理论界领导、专家对展览悉心指导。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透露,大展筹备组的同志多次向他了解文艺史实相关资料和征询相关意见。他认为:“这次大展是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对广州文艺百年历程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梳理。”

为配合大展的举办,广州市文联成立了编委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出版“广州文艺百年丛书”:《广州文艺百年年谱》《广州文艺百年大家》《广州文艺百年文选》(上下),分别品评广州地区文艺百年发展历程有影响力的事件、人物、作品,全面回顾总结、系统呈现广州百年来丰硕的艺术成果与文艺史研究成果,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与研究价值的个案。为缅怀先贤,激励后学,组委会还在展览期间同时举办“我最喜爱的广州文艺大家”活动,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在致敬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对话经典中激发创作热情,在研究经典中再创时代经典。

此外,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展作为不忘初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及文艺审美理想教育的综合思政平台作用,市文联还将围绕“百年辉煌时代先声”开展一系列文艺创作展演活动,将百年文艺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将广州文艺百年大展打造为新时代永不落幕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美育品牌与平台。

展览持续至2月23日。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展期:2021年1月24日 — 2月23日

展厅:广东美术馆5、6、7、8、9厅

 

【指导单位】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中国艺术报

【主办单位】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东美术馆

【协办单位】

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市作家协会、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广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州市舞蹈家协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曲艺家协会、广州市杂技艺术家协会、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越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白云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黄埔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番禺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沙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从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增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

【鸣谢单位】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珠江电影集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画院、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歌舞剧院、广东粤剧院、广东省文艺研究所、李大钊纪念馆、赖少其艺术馆、江门市美术馆、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广州画院、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广州雕塑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州粤剧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广州歌舞剧院、广州芭蕾舞团、广州大剧院、广州市团校、粤剧艺术博物馆、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国唱片(广州)有限公司、广州环球瑞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番禺博物馆、沙湾广东音乐馆、广州市青苗画家学院、JC动漫馆、华三书院、横渠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广州思维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广州市手机摄影艺术协会

 

 

“广州文艺百年大展”最值得驻足的十大展品

 

  《新青年》季刊创刊号(广州鲁迅纪念馆提供)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广州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镇,奠定了广州在近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921年4月,《新青年》由上海迁至广州,社址在广州的昌兴街26-28号。迁址当天,《新青年》第八卷第六号即在广州出版,宣传革命理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1922年7月停刊。1923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创刊号称为“共产国际号”,由瞿秋白主编,封面和刊名由瞿秋白亲自设计和题写。

 

        康有为《行书天大乐始八言联》(广州艺博院提供)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这件作品是用宿墨书写,起笔是浓墨湿笔,非常饱和,以至于在宣纸上化出“毛茸茸”的一圈儿,而浓墨的部分则像是有厚度一样。康有为书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化方为圆”,他在博览群碑并钻研北魏摩崖石刻《石门铭》后,笔法追求气势,不拘小节,体势洞达,宽博舒展,然而却是用圆笔较多,这是他对魏碑方笔的一种改革。 

 

高剑父中国画《东战场的烈焰》(广州艺博院提供)

 

国画《东战场的烈焰》描绘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军炸毁的上海闸北东方图书馆之景,现收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从画面上看,被炸毁的东方图书馆只剩一片废墟,战火的余燃未熄,且火光冲天,前景除了杂陈的瓦砾和电线杆外,还依稀可辨东方图书馆西式的门廊,而后景则屹立着被炸后的断壁残垣。作品在构图、画法和情绪渲染方面和高剑父的另一名作《火烧阿房宫》近似。这两件作品都是对战争废墟的直接描绘,构图皆是依对角线展开,中间留白,以建立时空的先后序列。 

 

 李铁夫油画《未完成的老人像》(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在李铁夫的所有油画作品中,《未完成的老人像》是颇为特别的一幅。不仅作品处于未完成的状态,而且作品强烈的技法语言也与其他的作品不同。画面突出的特点是笔触的运用。画家如同雕塑家般,为了抓住对形体的强烈感觉,快速地塑造形象。留在画面的笔触既像是粘附在结构之上的泥巴痕迹,又像是刀劈斧砍,画中人物像一尊未完成的雕塑。另一特点则是对色彩的运用。光源和环境的色彩、头部不同部位的色彩倾向被强调,但色彩的过渡和倾向又恰到好处地统一在画面的色调节奏之中。用极其概括的笔触表现对形体的精准理解和“形色一体”的表现方法,正体现了李铁夫折中风格的审美追求。

 

 晚清立体照片观片器(公元先生提供)

 

立体照片产生于1850年代,在欧美社会流行至1930年代。由于电视是1925年才诞生的,故立体照片及观看立体照片的观片器,被喻为“19世纪的电视”。立体照片是采用双镜头相机拍摄的双影像照片,即通常在长17.8×宽8.8cm的画幅上,呈现出左右两幅照片,两幅照片因镜头视角差异会有细微差别。人的两眼通过观片器的镜片观看立体照片,画面上左右两幅照片,就可形成一个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影像。观众可在展览现场通过观片器观看晚清(1900年)广州沙面场面。


潘鹤雕塑《艰苦岁月》(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提供)

 

雕塑《艰苦岁月》创作于1956年,作者为著名雕塑家潘鹤。该作品源自于冯白驹将军曾讲过的一个故事:在海南游击队斗争最艰难的时候,有个老战士,是当时的特委领导之一的王业熹,一直带着一根竹箫,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也不肯把它丢了,依然乐呵呵地唱海南民歌。这个老战士就是《艰苦岁月》雕塑的中那个吹笛子的老人。作品成功地通过老战士吹笛、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战争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向往革命胜利的信念。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上,《艰苦岁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已成为各种中小学美术欣赏教材及百年美术必收录的作品之一。

 

 关山月中国画《绿色长城》(广东美术馆提供)

 

关山月国画《绿色长城》是山水画创新的代表作品,不仅表现的内容新,而且笔墨更新,在20世纪70年代初颇具影响。画作取材于中国第一滩(广东电白)的沿海防护林带。画中一排排的防护林正经历狂风的袭击,如一道绿色长城,保护着农田,防止沙、土流失。画中树林的重复列置容易单调乏味,画家平中求奇,力避雷同,加强了背景的表现,把枝干、树叶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使得画面宽阔深远。

 


唐大禧雕塑《猛士》(唐大禧先生提供)


1979年6月,雕塑家唐大禧(后来曾担任广州雕塑院院长)创作的著名雕塑——《猛士》诞生了。这部作品,唐大禧选用一个裸体女子骑在奔驰的骏马上,集全身之力,引弓蓄势,猛然释放的一瞬间。作品还有一个副题——献给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之所以用裸体少女,唐大禧认为这样更显大无畏,也能体现对革命的赤诚、真诚和坦诚。随后,关于雕塑《猛士》的争论轰动全国,其裸体女子形象引发了全国范围乃至境外华文报刊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人体艺术问题的热评和广泛争论。其影响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成为轰动全国的社会公共事件,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白门柳》茅盾文学奖奖牌、手稿及图书(刘斯奋先生授权,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提供)

 

《白门柳》是作家刘斯奋从37岁开始创作,耗费16年心血著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分《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1998年获全国长篇小说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第一位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家。


 李定宁、李斌成牙雕《盛世乾坤》(李斌成先生提供)

 

牙雕《盛世乾坤》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李定宁耗30余年创作而成的珍藏杰作,作品中直径17厘米57层的象牙球,为目前世界上层数最多、直径最大的象牙球。



供稿 | 创研部

编辑 | 南南


往期回顾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新闻发布会今日召开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即将与您见面

◆深切缅怀!著名雕塑家潘鹤仙逝,享年95岁

◆庆祝广州市文联成立70周年分享会举行

◆唱响奋进旋律 文艺暖心助力

“礼赞最美逆行者” ——广州文艺志愿者致敬白衣天使

同舟共济 文艺战“疫”——致广州市文艺工作者的倡议书

◆广州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


广州文艺百家

◆廖衍强:把握住每一个关键瞬间

◆潘伟行:戏剧艺术的朝圣者

◆张良:风雨过后是彩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