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文艺百家丨张良:风雨过后是彩虹

广州市文联 南国文艺 2023-04-10


做演员,有不老的红色经典《董存瑞》、轻松幽默的《哥俩好》存世;做导演,有“南国都市系列”作品《雅马哈鱼档》《女人街》、勇闯禁区的典范之作《少年犯》的横空问世……著名电影艺术家张良就像电影界的一棵“不老松”,当演员,当导演、编剧,干哪行就是哪一行的状元,似乎任何角色的转换对他来说都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珠影,他为中国南派电影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为中国影视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从艺60年的风雨岁月,张良觉得自己很幸运,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他今天的成绩:2009年,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十二届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荣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15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奖。


《林海雪原》剧照


“在别人眼里我是成功人士,这说明我的路走对了。”张良坦言,他的成功缘于三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少年时期,成功地选择了参加人民解放军文艺宣传队这条路,路走对了才引导我走向辉煌;二是在电影里扮演了董存瑞。而我和他的缘分,也是我的年龄、参军经历与他相近所致,当然还有导演和同志们的帮助,也有我个人的努力;三是成功地选择了我的爱妻王静珠。她是我的教练,帮助我从演员成功地转为导演。”

众所周知,张良他的表演朴实自然、亲切真实、生动活泼,艺术形象深入民心,影响了几代人;他执导的影视作品不受“风格统一”的局限,博采纪实美学、影戏美学等多种表现手法之长,获得了广泛赞誉。演战士演成经典,当导演当成经典。这些经典之作是怎样“炼”成的?张良的制胜之道又是什么?


导演作品《逃港者》



演员:秉持军人本色  不断寻求突破


1933年,张良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下马塘镇。他15岁那年,东北野战军一部来到镇里,少年们被组成了儿童团,张良还当上了团长。当时部队的宣传队在小镇上排演着小秧歌剧《兄妹开荒》和《锯大缸》,张良也有参演。他成天围绕着宣传队转,哪里有演出就去观看,激发了他对表演艺术的渴求。

1955年春天,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开拍故事片《董存瑞》,导演郭维着手挑选演董存瑞的演员,有一次他去观摩“全军话剧会演”,恰巧张良在《战线南移》一剧中扮演通讯员,郭维当时就认定,张良是扮演董存瑞的绝佳人选,带回电影厂一试镜头,果然满意。到长影试镜的第二天,张良向郭维导演提出辞演董存瑞的要求,并准备好要回沈阳。在交谈中,郭维才找到了原因。原来张良看完自己的银幕形象,一下没了信心,他觉得自己小个子、小鼻子、小眼睛,怎么看也不像英雄。郭维笑着开导他:“你不该把董存瑞神化了,英雄不是二郎神,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董存瑞开始也是个普通人,关键是要把他的思想品质演出来,形象是次要的。你有多年部队生活和舞台演出经历,一定能演好董存瑞。”


《董存瑞》剧照


1956年,电影《董存瑞》在北京大华电影院首映。时隔多年,张良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他饰演的董存瑞在银幕上喊出最后一句台词、舍身炸碉堡后,全场观众鸦雀无声,直到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们起身鼓掌,嘴里还喊着“董存瑞,四虎子”。接着,观众们又上到二楼把演员们团团围住,而且他们的眼圈通红通红的,让张良感动不已。“自己当不成战场上的英雄,却演了一次英雄。自从饰演了这个英雄角色,我的名字被叫得少了,都被‘董存瑞’三个字给替代了。”影片公映后,张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沈阳军区政治部授予他“一级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在文化部举行的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董存瑞》获一等奖,张良获演员个人一等奖金质奖章。2005年,张良版的“董存瑞”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

1963年,张良参加了八一厂演员剧团演出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他饰演的陈喜同样获得好评。随后他被借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参演《家庭问题》,这是张良从影以来第一次没穿军装演一个工人。有一次排戏,张良一不留神露出军人的神态,令同剧演员忍俊不禁,于是他时刻注意克制军人的特性,并虚心向同剧的老师们请教,演活了另一类人物。在以抗美援朝战斗为题材的电影《打击侵略者》中,张良又饰演了以邱少云为原型的侦察班长丁大勇。对这一人物的塑造,张良极力区别于董存瑞和《哥俩好》的大虎、二虎,除了赋予他机智勇敢的共性,更把他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斗鲨》剧照


20世纪70年代初,珠江电影制片厂专门来人,请张良到他们厂工作,张良很快答应了。于是,他们举家迁往广州。到珠影后,张良被安排在故事片《斗鲨》中演一个20岁的侦察排长,但当时张良已经45岁,扮演年轻人总是感到力不从心。接下来,张良又在电影《挺进中原》中出演一位炮兵营长。“为了显示岁数大一些,我连胡子也尽量不刮。演完戏一看,我又傻了,这形象不行,我已经发福了,不是我想象中的军人,才死了心。”当看到自己银幕上的形象时,张良对扮演军人的戏路彻底失望,他在妻子王静珠的支持下,毅然决定改行当导演。

这一转型,让张良步入了人生的第二次辉煌。


《挺进中原》剧照



导演:开拓新路与社会责任两者都要抓


演员和导演是两个不同的行当,能当好演员未必能当好导演,而张良却能做到“演而优则导,不导则已,一导惊人”。可以说,这与张良不屈不挠的性格有关。“我在几十年里已养成一种性格:不是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上!我看到了难处,才看到了差距,也更明确了学习的方向。‘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不可能一口就吃出个胖子,但必须刻苦,加倍的努力。”对于评价导演优劣的标准,张良似乎早已了然于心:“一要看主题的把握是否鲜明突出,二要看影片有无特色,三要看人物的塑造是否鲜明,四要看影片的风格、样式的把握是否独特流畅。”

一部优秀电影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个好剧本。张良深知,自己要当导演,还要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既能改编他人的文学作品,也能独立创作剧本。“写剧本我是外行,但我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决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到生活中去发现人物、发掘人物,生活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唯一源泉。”


导演作品《特区打工妹》


1979年,张良和王静珠到苏州体验生活。凭着不成功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他们八易其稿,共同创作了反映苏绣和苏州评弹文化的电影剧本《梅花巾》。剧本写成后,张良提出了单独执导《梅花巾》的要求。刚开始领导不肯,但张良还是说服了珠影的领导层,当了该片的导演。收到厂里的“生产通知书”后,张良并没有欣喜若狂,“我没有上过电影学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导演专业培训,只是自学了一些电影理论、常识。担子压上了,才立刻感到它的分量。”即使没有经验,张良也铁了心要当导演,结果他不负众望,《梅花巾》上映后备受好评,先后获得第一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荣誉奖、第七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像荣誉奖。


导演作品《梅花巾》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张良迅速投入到这个改革大潮中,力求闯出一片新天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及开朗明快的艺术风格,占据了“南国都市电影”的重要地位。
1984年,张良执导了中国第一部以个体户为主角的电影《雅马哈鱼档》,片中有不少创新之处:比如大量起用非职业演员——四位主演中有两位没演过戏,此外还有无数群众演员;比如大量实景的运用。“为了拍出浓郁的当代生活气息,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我要求摄影以纪实的手法拍摄。不刻意追求画面构图,不追求变焦;但追求自然光效,追求一个阳光的光影。”张良还十分注意影片的节奏,不搞长镜头,要求演员的内外节奏都加快,影片的剪辑节奏也要快,他认为这样才能反映时代的脉搏。张良甚至还在片中尝试过偷拍,摄像机架在一个角落,演员们不化妆,完全跟普通市民一样行动说话。


导演作品《雅马哈鱼档》


《雅马哈鱼档》的成功,既坚定了张良当导演的信心,更巩固了他的导演地位,广大观众承认他不仅是一位好演员,也是一位好导演。这极大地鼓舞了张良在导演专业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张良回忆说,《雅马哈鱼档》影响巨大,创造了“低成本、高票房”的奇迹,为国产电影走向市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被誉为“南国都市片”的举旗之作。

自此,张良激情澎湃,一发不可收拾,执导了《少年犯》《女人街》《特区打工妹》《破烂王》《龙出海》等作品,刮起了一股“南国影视剧”的旋风。

导演作品《女人街》


《女人街》是《雅马哈鱼档》的姊妹篇,是张良执导的第二部“南国都市片”。该片保持了戏剧性和纪实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在剧情和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上增强了生活喜剧特色,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张良表示,现在拍电影,不论是过于追求现代洋时髦而无视本民族的传统欣赏习惯,还是固步自封而拒绝接受国外现代文化新成果,都不能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要求。



为人:永远有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张良的为人,是他通往成功灯塔的“法宝”。他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宠辱不惊,容易与普通观众交朋友,及时听取群众意见;他当过多年的话剧演员,每次演出都要与台下的观众直接交流,很了解剧场效果;他对子女要求严格,经常教导他们在事业上要自力更生,要有独特的艺术追求,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少年犯》,又一部在20世纪80年代轰动全国的影片,不知多少人为之震撼洒泪,它在当时创下了数个“第一”:第一部法制题材电影、第一部真人实景电影、第一部以合作制方式拍摄的电影。该片的导演也是张良。


导演作品《少年犯》


早在《雅马哈鱼档》之前,张良和王静珠就写好了《少年犯》的剧本,但因为题材敏感,前后修改八次还是没能投拍。后来司法部门看好这部作品的教育意义,决定亲自投资。

《少年犯》最终成为那个年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之一。影片票房大卖,获奖频频,囊括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9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伊朗第7届曙光旬国际电影节少年影片国际赛“最佳演员”奖,具有强烈的纪实色彩和震撼力。媒体对《少年犯》的评价为“有血有泪,惊心动魄”。而最让张良欣慰的是,片子拍完之后,八位主演当场被劳改局减刑释放。

如今,张良已从珠影退休多年,可他并没闲着,看书、画画、种花、养鱼,过上一种优哉游哉的夕阳生活。2005年,张良把自己的演艺生涯写成了回忆录《情爱不老》,他在该书“序言”中写道:“人不可能拥有一切,也不可能丢失一切。凡事要自己争取,自己去创造……我这一生最大的长处就是乐观。”这本书是张良的人生写照,内容涵盖“演员生涯的总结、家庭生活的回顾、导演工作的体会和人生感悟”,也首次披露了当年拍摄电影时发生的故事。


《哥俩好》剧照


纵观张良的一生,历尽了风风雨雨,年轻时当兵,经历过东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因为这一段经历让他成功地诠释董存瑞这个角色,以及谱写后面众多的影视剧。此后,他又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政治事件,遭受了各种打压、迫害,还执导过《雅马哈鱼档》《少年犯》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实主义影片,生活阅历十分丰富。“我今年八十多岁了,人生什么坎坷都已经历过,所以现在对于难题和灾难都看得很淡很轻。正因为这些磨难加上我前半生的战争生活,才构成了我后来创作的源泉,才使得我和夫人王静珠在创作剧本时,对人生、对社会有更深的感触。”

(本文刊于《广州文艺家》171期,有删减)


文丨达之 里翔

编辑 | 慢慢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


广州文艺百家(一)丨杨之光


广州文艺百家(二)丨潘  鹤


广州文艺百家(三)丨林  墉


广州文艺百家(四)丨苏  华


广州文艺百家(五)丨陈笑风


广州文艺百家(六)丨王贵忱


广州文艺百家(七)丨刘斯奋


广州文艺百家(八)丨郑秋枫


广州文艺百家(九)丨李定宁


广州文艺百家(十)丨梁世雄


广州文艺百家(十一)丨连  登


广州文艺百家(十二)丨唐大禧


广州文艺百家(十三)丨章以武


广州文艺百家(十四)丨陈金章


广州文艺百家(十五)丨陈初生


广州文艺百家(十六)丨黄俊英


广州文艺百家(十六)丨陈永锵


更多文艺活动资讯,敬请关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