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家之言 | 六大实战方法教你建医院,至少未来二十年不落后!

黄远湖 筑医台资讯 2022-03-23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医院建设的高峰期,各地掀起医院建设的高潮。然而现代化大型医院建设项目作为公认的最复杂的建筑之一,也是发展变化最快的建筑类型,如何适应几十年后新医疗技术对建筑的要求和影响,或者说如何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出足够的应变空间,是摆在当下,医院建设者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本期【医家之言】黄远湖将会从诸多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谈一谈明日医院该如何建设?要具备哪些新思路?(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常见问题详见《医家之言|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目录

  1. 做好项目功能需求分析研究

  2. 医疗流程布局规划设计要以医疗安全为中心

  3. 公立医院医疗流程布局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医生效率优先

  4. 医院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有前瞻性

  5. 在医院规划设计中不断推广应用BIM技术

  6. 培养医院基建复合型人才


一. 做好项目功能需求分析研究


医院建筑首先要满足医疗业务功能需求的特殊性,需要对项目功能需求做深入、完善、系统的分析研究,形成一个指导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具有项目“宪法”地位的全面、系统、科学的项目功能需求分析报告。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根据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趋势科学系统分析研究10-20年后的卫生政策改革发展趋势和社会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其研究和医院10-20年的发展战略制定医院发展方向、服务模式、专科发展范围及规模等医院远期发展规划。


  2. 根据医院远期发展规划的每个专科发展规模分析研究所需的建筑用房房间数量、面积及所需配套医技、后勤设施等业务功能需求。分析的数据结果需要做到全面、精确并有前瞻性冗余。


  3. 按照统计整合各个专科发展规划的业务功能需求分析结果,编制医院建设项目的整体功能需求及配套设施,科学确定医院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床位规模等。


  4. 根据项目整体功能需求及各专科发展功能需求科学分析研究制定项目的整体功能布局、医疗流程等。以项目功能需求分析结果为作为项目决策和规划设计的“宪法”。


  5. 项目功能需求分析研究需要充分征求医院员工群体的意见,需要有熟悉医院的有医疗专业背景的基建人才团队全程深入参与分析研究和论证,能够科学分析吸取合理建议意见并且能够鉴别去除不合理的建议意见,保障分析研究结果尽可能的符合医院的真正功能需求。



这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医院建设项目规模的思路,做到以功能需求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的“量体裁衣”,实现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能真正满足业务功能需求。避免先确定项目建筑面积床位规模再规划业务功能的“拍脑袋”决策模式及“削足适履”的规划设计模式。



二. 医疗流程布局规划设计要以

医疗安全为中心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因此医疗流程布局规划设计必须要以医疗安全为中心原则。


所有的其他理念和需求包括人性化设计、人文环境、疗愈环境、节能环保等规划设计等都必须在满足医疗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与抢救相关的流程布局必须是最便捷的,包括急诊抢救室和急诊手术室,病区护士站与危重观察病房等,在影视作品中医生护士推着病人床飞奔去手术室的情形是不应该在规划设计合理的医院中出现的。



三、公立医院医疗流程布局规划设计

需要考虑医生效率优先


我国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注定公立医院的整体医疗费用及价格不可能快速增长。


但是,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生的人力资源成本会不断的提高,直到与其知识能力在社会中的平均水平相匹配,而未来公立医院的医生人力资源成本必定会随着整体医疗人才市场薪酬水平快速增长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立医院能吸引并留住足够的医生。


在公立医院,未来将面临整体医疗费用水平增长跟不上医生的人力资源成本增长水平的局面,必将需要更加充分提高医生的服务效率。因此,新时代公立医院医疗流程布局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医生效率优先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医疗流程布局需要更紧凑尽量让医生少走路。


但是目前医院规划设计很少考虑到这点,例如门急诊和住院部往往在不同的建筑楼体,专家医生在病房查房后到走到门诊诊室需要先从住院楼乘电梯到楼下,走到门诊楼再乘电梯到楼上诊室,在有些大医院可能会超过10分钟。


随着医院信息化、物联网、智慧物流、无现金支付等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可以实现门诊患者精准预约及一站式服务,探索专家门诊诊室设置在住院病区或专科门诊和专科住院病区同层化或相邻楼层的布局模式将成为可能。



四、医院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有前瞻性


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开业基本上都要5年左右,因此医院规划设计方案的必需具有充分的前瞻性,至少要能够满足10年后的功能需求。


例如床位数、门诊量、停车位等都需要以10 -20后的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否则将有可能陷入医院开业不久就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不断改扩建怪圈中。


随着医院信息化、物联网、智慧物流、无现金支付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医院中推广应用,医院将朝着智慧化发展,医院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分析智慧医院的发展趋势,有前瞻性的满足未来智慧医院模式的发展需求。


例如,门诊精准预约和无现金支付,将不再需要规划设计挂号收费大厅和集中候诊叫号厅,随着智能化发药机、物流系统和门诊一站式服务的推广,门诊药房集中发药窗口也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又如随着智慧医院建设,各种新设备不断的引入应用,电力规划设计需要更大的功率前瞻性冗余和安全保障性能,提高医院电力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医院后续发展对电力需求(后面会对医院电力规划专篇讨论)。



五、在医院规划设计中不断推广

应用BIM技术


国内一直存在医疗建筑设计深度不足的情况。医疗建筑在所有建筑类型中是最复杂的,也是专业性最强的建筑,因此需要更精确的设计。


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项目功能需求分析等原因,导致设计前期存在着设计依据不足的问题,不能提供医院设计的房间数据专业依据,往往导致设计院的建筑专业无法将设计深度深化至1:50比例或更精细,医疗建筑施工图设计图纸深度往往只能到1:100的比例,达不到发达国家医疗建筑设计图纸所必须的1:50的比例深度,建筑设计图纸无法完整准确地表示出各个房间的各种医疗设备、电器、气体等的接口与插口的位置与数量,导致医院在建成进驻时才发现各种管线、插口的问题,需要大量返工或者二次施工改造。


这些问题,随着BIM技术在医院规划设计中的不断推广使用,将有可能逐渐得到解决。但是目前BIM技术在国内诸多医院建设项目中往往在完成施工图纸后才引入建模,导致对功能布局规划和医疗流程规划设计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望能够从方案设计开始BIM技术实现可视化的全程规划设计,让功能布局规划和医疗流程规划设计更加合理、精确。



六、培养医院基建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内缺乏真正懂医疗建筑的专业医疗建筑师与规划师。


大多数设计院建筑师没有能力质疑和纠正院方科室主任护士长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医院科室主任护士长懂医学,懂患者,但未必懂医院建筑,因此其提出来的需求意见未必是科学合理的。


因此,医院或者设计院需要培养有医疗专业背景的又懂得医疗建筑的复合型医院基建人才,架起医生和设计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主导医院建设项目的功能需求分析、功能布局规划和医疗流程规划设计,有能力提出针对总体规划、针对单体建筑设计概念方案和针对房间功能布置设计的三个详细设计依据,有能力审核设计方案的是否满足功能需求,指导医院的各个科室主任护士长对房间功能布置。


往期内容回顾

1.医家之言 | 细说医院交通如何疏堵,绝不仅仅是增加停车位这么简单~

2.医家之言 | 实地调研,医院交通拥堵、停车难原来是这3个原因导致的……

3.医家之言 | 纯干货!医院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医家之言

作者简介


黄远湖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基建科

主任、副主任医师

黄远湖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做过8年临床医生、5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和5年医院基建管理工作,曾经参与医院迁址工程项目从前期到设计、施工、装修、设备安装、搬迁开办和保修运维、优化改造的全过程管理,曾先后到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医院进行短期访问、学习和参观交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院建设经验。


近年来黄远湖致力于研究通过医院建筑优化改造和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使用者的人文关怀体验,改善医疗服务。2017年获得中国医院建设匠心奖之“创新管理年度人物”;所在医院获国家卫计委授予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栏目定位


医院建筑是一种专业技术含量大、功能复杂、涉及领域广泛的建筑类型。目前医院建设界学术交流以介绍成功经验为主,缺乏对败笔的反思。失败乃成功之母,【医家之言】栏目将从医院使用者的视角,对发现的医院建设一系列缺陷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解决策略,期望能给医院建设者同行们有益的借鉴,避开类似的误区。


寻找专栏作家


筑医台资讯将寻找100位专栏作家,

共同完成一个梦想:

为中国建设更好的医院出谋划策!


每个专栏,都由专家做主

您可以分享智慧,

也可以展示作品;

您可以座谈交流,

也可以指点后生;

您可以谈天说地,

也可以诉说情怀;

……

如果我还没有找到您,

希望您能找到我。

添加筑医台小记者微信号:zhuyitai001(备注:专栏作家)



END


投稿邮箱

news@zhuyitai.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