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武乡县:乡村旅游激活乡土经济/襄垣县:​蔬菜大棚“种”出幸福生活

长治日报 2022-10-08

乡村旅游激活乡土经济

早春的武乡县,一片春意盎然。3月7日,长治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拉开了26个省级示范创建项目集中开工的序幕。作为我市3个省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之一,丰州镇魏家窑村更是一片喜人的春色。田间劳作的农民,眼角眉梢挂着笑意,憧憬着新一年的收获与希望。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武乡分会场就在咱们村,当天村民来了很多,听着新一年的项目规划,老百姓真是比过年都高兴。”魏家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庆水喜不自禁。过去魏家窑村的村民靠种植玉米、谷子为生,百姓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人均年收入不超1200元。如今,魏家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近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魏家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里帮我们弄起了小菜园,县城里许多人会在周末到这里种植采摘。过去亩产千元的农田,摇身一变成了收益六七千元的‘聚宝盆’。”提及魏家窑村发展旅游后的变化,“快乐小菜园”责任人之一的李彩凤介绍,村中小菜园分自行种植和托管种植两种模式,收费各有不同。这既让租地的人吃菜娱乐两不误,也极大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乡村寄托着现代人的乡愁,乡村旅游也是当下的时尚。“现在城里孩子很少见到农具,更少体会农事,我们乡村旅游就要立足让他们看到没见过的,体验没感受过的。”姚庆水介绍,为此,村里不仅搭建了草莓采摘园和葡萄采摘园,还设立了儿童农机体验、儿童大冲关、沙地摩托、射箭场等项目,吸引了大批周边游客。

乡村旅游,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看到乡村旅游的广阔前景,魏家窑村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壮大特色旅游产业。“山上农家乐,山间垂钓池,山下小菜园。春季耕地种田,夏季水上乐园,秋季游玩采摘,冬季滑冰滑雪。未来魏家窑村的一年四季都会让游客流连忘返。”省乡村振兴局派驻到村的第一书记张鹏宇表示,今年魏家窑村将进行更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不仅要将过去村中闲置的100余亩土地打造成水果蔬菜采摘园,让游客从春到秋都可以体验到农家乐趣,还要修葺完善村中彩虹滑道、网红桥、射箭场等热门旅游项目活动场地,不断提升村民收益。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今年我们还将打造74个乡土特色浓郁的二层窑洞,因地制宜种植果树,期待更多游客前来休闲娱乐。”站在山坡上,春风拂面而过,姚庆水满是笑意,仿佛听到了魏家窑村为乡村振兴吹响的号角。

文/长治日报记者 张瑞英图/长治日报通讯员



蔬菜大棚

“种”幸福生活

一雷惊蛰始,耕种从此起。3月12日一大早,伴着和煦的春风,68岁的冉根喜来到离家不远的南娥股份经济合作社上班,查看棚内温度湿度,给蔬菜掐尖缠藤、除草修枝,忙得不亦乐乎。走进襄垣县善福镇南娥股份经济合作社,棚外,春意渐浓。连绵起伏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放眼望去,蔚为壮观。棚内,生机勃勃。夹杂泥土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大片的绿叶泛着亮光,盛放的黄花下,是一个个新鲜饱满的西葫芦,惹人喜爱。冉根喜是南娥村人,前几年靠在外打工生活,如今年纪大了,就回村务工,负责合作社17个大棚的日常管理。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2009年,南娥村流转村民土地240余亩,注册成立了南娥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有48座暖棚、68座冷棚,主要种植西葫芦、豆角、青椒、西红柿等蔬菜,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村民冉根喜因此在家门口有了挣钱的营生,成了大棚的管理员,每月收入2000多元。“最近早晚温差大,白天要保证棚内温度在22℃左右,温度高了要及时通风,温度低时要把通风帘放下来,保证夜间温室的温度平衡。”种植大棚蔬菜需要过硬的技术,种植人员的悉心照料也至关重要,冉根喜每天都待在大棚里,认真做好科学调控环境、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做好植株调整等工作,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村合作社,自己还能到这里打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左右,冬天早上7点多来,夏天早上5点来,已经习惯了。”冉根喜边拍手上的泥土边说,每天,17个棚都要挨个转好几遍,通风、浇水、施肥、采摘,虽然辛苦,但收入稳定,又能照顾家里老小,很知足。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育苗、统一销售的原则,南娥村通过“合作社+大棚+农户”的种植模式,让农民在家门口有了工作,他们有的自己承包经营管理,有的到别人承包的大棚里工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一个暖棚亩产蔬菜1万多斤,纯收入2万多元,再加上冷棚,大棚收入很可观。”南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如军告诉记者,一年不断茬的蔬菜种植、不愁卖的蔬菜和不错的收益,让南娥村村民在家门口“种”出了幸福生活。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原来在家没有啥经济来源,现在在家门口也可以挣钱,能照顾家里老小,工作难度不大,还能学习种菜技术,挣钱养家两不误!”新建的冷棚里,村民程翠香正忙着整地,为即将种植的春季蔬菜做准备。“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逐步优化管理模式,从大棚建设、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不仅成为大棚种植的‘土专家’,更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振兴‘新路子’。”李如军说。

文/长治日报记者 刘婷婷

图/长治日报记者 司敏


往期链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屯留区东河北村: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平顺县西赛村:山村民宿美 特色醉游人/长子县山西一田农业:育苗大棚春光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武乡县王庄沟村:“一号文件”送春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屯留区张贤村:大棚“种出”好光景 幸福生活有盼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丨平顺县探索山区县农业生产托管路径


  • 编辑:常思齐

  • 监制:张力云 张宏琰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旗下“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微信公众号刊发、登载的所有内容及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未经授权,一律谢绝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否则,我们将对侵权行为诉诸法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190012

目前3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