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百一店小别,我也来讲两句

2017-06-20 畸笔叟 畸笔叟



礼拜日夜里,南京路西藏路口的中百一店宣告了与这座城市的小别。吾友“老周望野眼”阁主我尊敬的周老师已经发表了大作。他的好友,也是我曾经的同事赵叔荣大师特特会会(敌敌畏)赶得去拍了一组照片。满地的纸箱,空荡的柜台,和一丝不挂无所措手足的人形模特。

同时,网上也是各种惜别。

其实,何惜之有。大世界空关十几年,大家生活中都没觉得缺了些什么。中百一店100天不开门,湿湿碎啦。


既然是“娱乐至死”的时代,消费消费曾经的零售业老大也蛮好白相。那就讲一点它的小故事吧。


A


首先,侬叫伊啥?我的父母辈一般都叫“中百公司”。

“大新公司”太远了。1936年造好时,他们读小学;1950年更张时,他们忙于找饭碗。市面一记头跌下来,多少中小店铺厂家难以为继。大家自顾不暇,各找生路。兜南京路?兜“大新公司”?侬覅“开我大新了”。没空。

我们这一代,一直叫伊“中百一店”,淮海路上的叫“中百两店”。大多数人到老也改不过口来。啥人叫一声“中百公司”,“哦唷,朋友冒充老克勒嘛”。

后来开始要叫“市百一店”了。因为人家不开心了。“中百一店”啥意思?全国老大?无论如何那不应该是王府井么?自己的位置吃吃准!僭越,要吃苦头的哦。



有一段辰光,流行全称。叫“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挨一挨二挨下去,一直挨到曹杨新村的“上海市第十二百货公司”。我最恨全称,本来认得的汉字不多,记性又不好,谁背得下来。曾记否,1970年代,路边随便一家小小工厂,大门口至少也有两块长长的牌子,一红一黑。字都写得“席席扁”,至少廿几个。黑的从“中国”或“上海”两字起,以“革命委员会”结束。红的则从“中国共产党”起,中间省略XX字,以“支部委员会”结束。

不过,不管它叫什么,反正,从小听大人讲,阿拉上海人从来不去那里买物事的。女装淮海路,男装南京西路,杂货城隍庙,便宜货四川路。再不来讪曹家渡。


再后来又叫过“第一百货”。据说是某个广告人的策划。可惜晚了。因为那时候,上海时髦人心中的“第一百货”是“美美百货”。没在“美美”买过衣裳的,你都不好意思说你自己是外企的,赚大铜钿的。是呀,钞票赚得来做啥?是要等到黄梅天过了晒霉的么?

“美美”也只做了几年庄,很快就被“太平洋”、“巴黎春天”取代,最后落在了南京西路的所谓“金三角”梅泰恒(梅龙镇、中信泰富和恒隆)头上。反正,“第一百货”一直没被真正叫响过。


B



很多人都提到了中百公司的自动扶梯。亚洲第一?但好像都漏了两个细节。

我小时候去玩过。一楼到二楼、二楼到三楼都有。开始不要钱,乘到高头又跑下来,乘到高头又跑下来;后来,人实在太多了,先关闭二楼到三楼的,再收费。两分、三分、一直到一角洋钿一趟,有一张小纸头给你。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那滚动扶手外侧的护墙是木头的,像家具一样涂着淡黄的漆。还上了“腊克”。那时候,国内只有“立法玻璃”,没有“浮法玻璃”,且玻璃长期供不应求,强度也远远不够。只好用木头。

顺便说一下,上海小囡去白相自动扶梯,不仅仅是为了好奇。进去出来辰光,不绊跤,才不是“阿乡”。所以要先练练功夫。


C


1970年代,我在乡下插队。

闲来无聊时,就编故事讲故事消遣。除了大家熟悉的《南京大桥爆炸案》、《梅花党》、《一双绣花鞋》、《第二次握手》等,就要算关于中百一店的传说了。

说的是,公安局抓到一个“铳手”(小偷、扒手),号称“八级钳工”(钳,是用手指吧人家袋袋里的皮夹子钳出来的意思)。开始就关在看守所里。后来发生另外一只案子,有一样重要情报不见了,坏人逃入中百一店。茫茫人海,哪能办?于是就把中百一店“封锁”起来(即半小时内只准进不准出),放他进去。结果据说,一刻钟伊就拿这样重要情报“铳”回来子。估计当年,阿拉捉特务的电影看得太多了。

既然只是传说,那就不必去考证了。


D



后来1992年,中百一店又被“封锁”了一次。也是半个小时内只准进不准出。这一次不是为了拿什么情报,而是邓小平邓大人来了。他老人家不光想看看(或叫视察视察),还要买点物事。啥物事?给他孙子买几支铅笔。

乃末忙煞。人家全国劳模马桂宁明明是二楼卖布的,也生生地调到一楼,站文具柜台。因为其他人好像没资格卖物事给邓大人。

总算那时候还不流行“清场”。就像他去爬黄山,最高规格只是在他进山后,四小时内不放人上山而已。复旦那几个女生,纯属贪玩,走得太慢了,硬让小个子给赶上了。


E


中百一店好像有过两次“危机感”。

一次是它的对面开出一家“精品商厦”。卖的东西和它一模一样。说穿了,就是黄浦区(时任区长CLY)要分它的蛋糕。这种竞争我当然不欢喜,所以我虽然与精品商厦第一任老总很熟,我却没帮他宣传过一次。几年后的一个圣诞夜,那位H老总终于屏不牢了,趁着酒劲当着很多人的面,对我“现开销(cash)”,“我待你不薄吧?可你一次也没吹过我。”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就立刻一句顶了回去:“你这种开店法,我没写你的批评报道,就已经给足你朋友面子了。”

什么结果?当然是“一豁两响”,再不来往。

中百一店与精品商厦为了“别苗头”,还打过一次“广告战”。

精品商厦先出招。请了高手,拟出一联:“叩开名流之门,共度锦绣人生”。

中百一店很快拿出应手,是一段歌词:


你有家,我有家。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

建新家,换旧家,

到中百一店寻找你的家。


一时间,社会上叫好的人狠多,觉得都有创意。

于是有人让我评价评价。我是一个不会说谎话的好孩子。

我说,听上去哪能都有点让人“嚇势势”的呢?会不会有歧义?听豁边?

前者想讲,它卖的都是名牌。不过,一般人眼里,名流不就是大款或大腕么?你叩开了他们的门,还要共度?嫁给他?

后者想讲,凡家里需要的物事,它那里都有卖。不过,前两句听上去,你我本来都有家庭的,好好交为啥要换掉?还要到此地来换?也是极容易被听歪的呢。

精品商厦关掉,我一点也不可惜。可惜的是把那么漂亮的法国总会(一度曾是黄浦区少年宫)的房子拆掉了。


F


它的第二次“危机感”出现在1995921日。头天下午,斜对面“新世界”开张。当晚,南京路步行街开通。因为这两条消息都是我去报道的,参加这两项揭幕活动的市领导也是同一个人MJZ,所以我记得特别牢。

开张只是仪式,真正的PK在第二天。这其实是又一次黄浦区与市商委抢分蛋糕而已。

不过据说那天,市百一店的Z老总好不紧张,甚至请来了当年闻名海上的C大师,让他帮着预测。C大师说,不怕,今天的营业额,你会比对手高三成。到当晚盘点,果然差不多。Z总由此十分佩服C大师。

其实,大师说的就是“水涨船高”的意思而已。


顺便说一句,头天晚上,南京路步行街开张,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问了一下当晚步行街的总营业额。被告知,人均一元五。相当于每人吃了一根大雪糕。

“大家主要是看热闹呀,”电话那头解释说。


这句话,放到今天也合适。



我最近还写过: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提及的海上旧俗(一)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提及的海上旧俗(二)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提及的海上旧俗(三)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提及的海上旧俗(四)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塑料铅桶搪瓷痰盂汏脚面盆——侬晓得这些自相矛盾的上海言话吗?

投三投四投五投六投七投八

这段上海言话侬看得懂否啊?“沪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苹果手机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