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晓雨诗话】第四辑(7--8)

2016-09-05 宋彩霞 云帆诗友会

作者简介

        宋彩霞,笔名晓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杂志编辑部主任。山东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著有诗词、诗论集《秋水里的火焰》等六卷、新诗集《黑咖啡》等。新诗刊发于《诗刊》《诗歌月刊》《诗潮》等。

晓雨诗话·第4辑

7

钓鱼


作者:戴大海


闲来唤友向城隅,老去风怀学钓鱼。

大隐知君非避世,小游忘我是逃虚。

一湖水气藏前事,三径霜痕掩故吾。

水鸟于飞春半动,人生何处问乘除?

宋彩霞点评

       本诗以故事开头,自问自答。三四句最为精当,也很尖新。道心可见。作者构思完整,铺排得当,用语凝练。

8

菩萨蛮·架线工


作者:祁国明


        春秋哪得悠闲歇,高空架起朝天阙。莫道不风情,万家灯火明。   

        晚归星月下,鬓发冰霜挂。汗水透棉衣,艰辛谁又知?

宋彩霞点评

        开句“春秋哪得悠闲歇,高空架起朝天阙”二句描写人物的工作环境、性质与身份。架线工一年四季劳作在施工现场,早出晚归哪里有得闲的时候。“悠闲歇”稍嫌意重。作者把架起的一座座铁塔比喻成朝天阙。“朝天阙”句新颖,少有人这样搭配用。言外之意有两层含义:铁塔的外形;二是现代社会,一个地区的发展总是电力先行,而后才会有高楼林立。如果朝天阙是对家乡前景的展望。那么“莫道不风情,万家灯火明”便是架线工工作的一种感慨。在艰苦的环境里工作,远离妻儿。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不解风情,但是不正是有了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才有城市霓虹闪烁的万家灯火。我读“风情”句真是可喜。惊叹之处是它以十个字的跳跃以及凝练击穿通篇的主旨。我为之点赞!

          下阙“晚归星月下,鬓发冰霜挂。”的是词家语。“晚归”两字。读者自然而然想象到架线工的辛苦。“汗水透棉衣,艰辛谁又知?”身上早已经汗水浸透,被风一吹其冰凉可以想象,真是甘苦自知矣。

        这首《菩萨蛮》上下阙通体一气。所写架线工工作及晚归场景,由此生发赞美架线工无私奉献的精神。语言朴实,情感饱满,不雕琢,清新自然。

您看此文用·转发需1秒呦~

彩霞老师更多作品,请参看:

【当代诗家】宋彩霞·伸手即可触摸却永远无法走近

秋之火灼灼 雨来自悠悠 《白雨庐集》读后

【首发频道】诗词名家宋彩霞新作一组

【晓雨诗话】第三辑(5--6)

【晓雨诗话】第二辑(3--4)

【晓雨诗话】第一辑·(1--2)

【当代诗家】宋彩霞·爱情 就是一种表达对另一种表达的否定

【当代诗家】宋彩霞·爱,就是失去时间的感觉

【当代诗家】宋彩霞·白色的花,在生和死之间开放

【当代诗词大家】宋彩霞·莫问红尘多少路,可怜凡骨凡身。

【当代诗家】宋彩霞·寂静和咆哮是永远的两极

踏着缪斯的节拍吟唱 ——读宋彩霞词《满江红·乙未岁杪感怀》及其他

【当代诗家】宋彩霞·你  一直是我遥远的凝视

【当代诗家】宋彩霞·在眷恋中学会了 残酷的遗忘

欢迎各位诗友投稿  投稿邮箱:

caochuyang_@126.com

673126620@qq.com

408170812@qq.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