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一辑·写诗十点

2017-05-09 云帆诗友会

云帆群友谈创作

第一辑·写诗十点  

        云帆名家星汉老师说:“有人问:‘当今的诗词创作能和唐诗宋词比吗?’我说:‘不能。’我说的‘不能’,不是说比不过,而是没有可比性。如果要比,那就是‘关公战秦琼’。又有人问:‘当今的诗词创作,能出现李杜苏辛一类的人物吗?’我说:‘不能。’我说的‘不能’,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语)。谚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此之谓也。为什么呢?从周秦到至明清,其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变化不大;而当今的新中国,与以往相比其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今天的诗词作者,可以模仿古人,写出类似的诗句,但是古人却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诗词创作的环境、襟怀和高度。”的确,诗词创作,应取法乎上,师古而不泥古。当今的诗词创作,从数量上看,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许多弊端,其中,诗词的质量是最关键的问题。要写出好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好诗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写诗的十个要点:


一、兴趣要浓


        兴趣永远是第一位老师,只有对诗抱有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写诗的动力。爱好造就专长,只有真正爱好诗的人,才能学诗、写诗,才能懂诗、工诗。有一首七绝《夜吟》是这样形容写诗的:“西流星汉夜更深,诗海寻芳苦探吟。几度灯前敲玉板,胡须捻断两三根。”半夜三更,灯火阑珊,万籁皆寂,一位白发老者在微弱的灯光下,诗海寻芳,苦思冥想,捻断胡须,寻找佳句。如果对诗没有浓厚的兴趣,他是不会这样做的。这首诗在“李杜杯”竞赛中评为二等奖。可见写好诗,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常说你有没有诗人的“天赋”,最基本的就是看你有没有对诗的爱好和兴趣。即使你有好的记忆力、感悟力和想象力,而对诗毫无兴趣,那么,你绝对成不了诗人。

  


二、品位要高


        品位要高,即格调要高,人品要高。想作诗,想作诗人,首先要有好的人品。人品即诗品。只有人品高,才能诗品高。明代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他可与包拯、海瑞同垂青史。他在十七岁时写的《石灰吟》,通过对石灰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他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清白正直的品质。诗是这样写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诗与人同等清白、正直。抗金名将岳飞,他以“精忠报国”的光辉形象,千秋万代令人敬仰。他的《满江红》充满豪情壮语,表现了迫切要求报仇雪耻、收复山河的壮志,对千百年后的爱国者都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多么壮怀激烈的诗句啊!“世纪颂”一等奖获得者熊鉴定的《庆澳门回归》写道:“几代遗民北望痴,中原不见动王师。千双虎眼盯孱鹿,万里狼烟醒睡狮。尽瘁初闻诸葛语,开怀又读岳飞词。荷花喜共荆花放,吐艳喷香正此时”。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人品自现。要使你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和塑造人,首先要修养好你的人格和灵魂,才能提高诗的品位。

  


三、感情要真


        诗是言志抒情的文学,是思想感情的艺术结晶。思想是诗的灵魂,感情是诗的生命。“言为心声,诗贵情真”。真情的基础在于真实,从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才能真实感人。因此写诗要感情真实,不能矫情造作,无病呻吟,不能空喊口号。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情就没有诗,就等于带韵的《百家姓》。广州女诗人周燕婷的《一剪梅·梅花初放》情真感人:“数遍青枝未展颜,花在春前,腊在春前。酿香情绪渐绵绵,可是相怜,应是相怜。玉魄冰魂尚未还,梦里关山,客里关山。快将风雪造严寒,人在梅间,诗在梅间”。天未足寒,梅便不放。女诗人以为严寒旨在护梅,多情语也,一往情深,诚为梅的知已。另一首《浣溪沙·接约》也是如此:“尘镜重开理晚妆,两蛾淡淡为谁长?裙衣细拣费思量。几许心期轻错误,一丝情分暗收藏,黄昏渐近渐彷徨”。这首词同样怀着细腻深厚的感情。

四、味道要鲜


        《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说:“诗有别趣”。也就是说,诗词不能说教,要有趣味。抒情有情味,状物有物味,说理有理味,诙谐有谐味,这些都可称为诗味。为了讽刺吃喝之风,有人写了一首《霸王别姬》,寓意深刻。诗中写道:“会议华筵次第开,厨师知趣费心裁。乌江千载西风冷,又见虞姬赋别来。”真是趣味妙生。有些诗因感而悟理,感情得到升华。如罗隐在《蜜蜂》中写道:“酿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都极富理味。今人龙永宁《西江月·丢眼镜》也是味道极妙的一例:“一片朦胧风景,宛如混沌初开。是人是物总难情,但见团团色彩。莫怨花笼轻雾,休嗟月暗瑶阶。不分明处少愁来,难得糊涂世界”。写得多么诙谐,多么巧妙,很有冷幽默的味道,幽默中抒发了严肃的人生感慨。味鲜可以增强诗的可读性,一首味鲜的诗,能使人过目不忘,铭刻于心。

  


五、意境要美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之手法。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说的都是意境美。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感溢于言外,这就是情与景会而产生的意境。营造美好的意境,可以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例如陆游的《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情与景的交会而产生了美好的意境,令人折服,让人向往。意境属于诗的审美范畴,决定了诗的质量高低。诗的感人程度,取决于意境的深浅。我们写诗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善于营造美的意境,切忌意俗境乱,避免有意无境和有境无意之作,要在平淡无奇中见功夫。

  


六、构思要巧


        诗的构思,是诗人在创作前从思想到形式,从题目到章节的全面安排和设计。构思的好坏巧拙是诗作优劣成败的关键。在构思时一定要在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安排上下功夫。并结合形象思维,巧妙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修辞方法,使诗篇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切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这里给大家介绍几首构思好的例诗。福建林宗峰的《斗笠》:“愿随大众历风尘,羞向闲夫作比邻。日晒雨淋常自乐,身居人上不欺人。”构思相当巧妙。湖南王巨农的《无题》也构思得很好。写的是一位巾帼才女1948年结婚,不久丈夫被抓到台湾当兵,她一直等了四十年,不变初衷。1989年丈夫终于回来了,见她一直等着自已,十分感动,决心定居大陆。当她听到丈夫在台湾结了婚时,她深明大义,劝他回去,她甘心孤守晚年。诗这样写道:“柳色年年绿涨深,东君一去邈难寻。红颜早付潺潺雨,白首犹存耿耿心。老去镜园今夕梦,归来人剩旧时音。行舟欲系千斤石,又怕寒生隔岸衾。”长沙黄义顺的《毽子》构思也相当奇巧:“几片鸡毛想上天,结交借重小铜钱。抬头更羡风筝好,平步青云一线牵。”二十八个字对官场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此诗借物讽喻,大胆辛辣,是对“钱、线”的有力批判,切入角度十分巧妙。



七、选材要精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入诗的事物成千上万。诗人大可从中选取素材,进行加工,确定诗题,写成诗篇。但题材有大小粗细之分,有雅俗文野之别,必须在洞察之,明辨之,深思之的基础上细观之,精选之。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入诗。有这样几首诗请大家鉴别:①《钓后》:“柳条穿鱼嘴,干棒戳狗牙。”这实在是无趣无聊之极。②《闲情》:“吃罢早餐把碗丢,我到后院看石榴”。写得干枯无味,毫无诗意,纯粹的顺口溜。这样的素材怎能入诗?诗之题材可大可小,大题材不好把握,要善于大题小作,化抽象为具体,方能感人;小题材容易流于琐碎,要善于以小见大,以一斑而窥全貌。



八、语言要新


        诗是语言艺术。诗的语言必须是新的、美的,要具有创造性和艺术魅力,要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常写常新。诗的语言要避免与古人同、与他人同、与自已同。要注意简洁精练,必须炼字、炼句、炼意,力求篇中有警句,句中有诗眼。诗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用得很好,他这么一“闹”,就把一个百花怒放、春光明媚、莺歌燕舞的春天给“闹”出来了,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代替它。苏东坡是个大学问家,他写的《有美堂暴雨》,几经修改,有警句一处:“天外黑风吹海立”。这个“立”字可与“闹”抗衡,是两峰对立,雄伟感人,“立”起来的大海,像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使人惊、使人骇。它的气势之大,境界之高,不仅令我们敬仰东坡先生那崇高的精神,而且敬仰他那如海的才华。就是杜甫的“江间波浪兼天涌”,也应让它三分,真是千古名句呀!



九、底蕴要深


        一是生活底蕴要深。现实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诗人要有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要仔细观察,从生活中撷取创作的素材;二是文化底蕴要深。书本知识是前人生活的总结,必须加强学习。非学无以富才,只有“学富五车”,方能“才高八斗”,只有“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苏东坡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绝唱,以及李白、杜甫、韩愈、李商隐、李清照的那些感人肺腑的诗句,如果自已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万万写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虚心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十、音律要畅


        音韵、声律是构成诗词音乐美的重要因素。历代著名的诗词歌赋,都是具有吟咏和歌唱的特质的。古人云:“吟咏之间,要有吐纳珠玉之声”,“咏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就是说好的诗篇要在朗诵时流畅顺口,欣赏时悦耳动听,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回环流畅的音乐美。所以,我们写诗必须讲究音韵与节奏的和谐流畅,使之易读、好记、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参看:

【云帆课堂】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云帆课堂】诗词的“九性”和“六要六戒”

【云帆课堂】题画诗的写法

【云帆课堂】贾炳文·唐诗中的移情之美

【云帆视点】杨子怡·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

【云帆视点】陈仁德:诗词思想性之我见

【云帆视点】杨逸明·写诗三则

【一三居诗论】第一辑(1--3)

【一三居诗论】第二辑(4--6)

【一三居诗论】第三辑·犹似当年剑在腰 | 武立胜诗词读后

【一三居诗论】第四辑(10--12)

【云帆品读】赵京战·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逸明《晚风集》序

【云帆品读】冯仲平(广西民族大学 )·平中见奇生面开——杨逸明绝句简评

【晚风有约】杨逸明接受《都市夜归人》叶杨独家专访

【云帆讲堂】杨逸明·诗词创作讲座视频

关于投稿


        1)格律诗、词、散曲、歌词、对联,不超过20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到数篇不等;新诗,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

        2 )  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并注明所投稿的栏目,如【云帆诗会】、【云帆诗家】、【云帆诗友】【云帆清音】等。

        3)书法绘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4)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5)投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408170812@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豆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