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四)

张庆辉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张庆辉

也有好诗在当代

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

四、也有好诗在当代

        前面讲了,当代好诗,有一些最大公约数,那就是抒真情、铸新魂、得意境、启共感,当然,这种说法,或许还抽象了一点,能不能有更感性的判断方法呢?有。那就是你不经意间愿意多读几遍,不经意间就记住了,这一定就是好诗了。


        对于好诗的判断,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杨逸明先生还有个更形象的形容,他评判好诗的标准有三句话:眼前一亮、心头一颤、喉头一热。眼前一亮是语言新颖,心头一颤是情感冲击,喉头一热就是想朗诵了。好诗,你都是想朗诵的。


        近年来,因学诗,想扩大视野,经常流连网络,浏览了不少当代诗友们的作品,几年下来,不经意间就记住了二三十句,当然,不是全诗,只是其中最精华的句子,个人以为,这些诗句都有传世的可能。这三十句诗,因个人十分喜欢,我都作了短评。

        下面,我们就打开身心,以最好的状态一起来欣赏吧。


        例句:林子理应归鸟雀,先生心已属云山。

        短评:真神来笔!寄意高旷,涵容宏深。比之燕雀鸿鹄句更仁厚豁达。噪林鸟雀,杖履先生,各有属寄,纷纭浊世无碍超拔襟怀,如此雍容态度,足谓高风雅量。


        例句:说好不为儿女态,我回头见你回头。

        短评:道尽多情离别态!读者当有会心,不独会心,更有画面,车站机场码头,街边柳下湖畔。何故?概因“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通感叩响红尘心弦。


        例句:群帆或远或将远,脚印些删些未删。

        短评:海滨即景,再寻常不过,但漫不经心处,词淡意远,隐隐竟起生涯之叹。所谓意在言外,非高手莫办!句内复沓,形式服从内容,一唱三叹,已略近唏嘘!


        例句:慢车自有人情味,每在深秋小镇停。

        短评:自然清纯,仿佛脱口白话,慢车,深秋,小镇,好一幅静美油画。但画非无主,“每在”背后,是岁月苍心,是匆促人生,是一卷在手天涯孤旅的寂寞诗人。


        例句:夜笛声传千嶂外,秋灯影照一城中。

        短评:九十年代初,坐船回位于长江边的小县城,常于清晨六时抵达,万里怀乡,多少故梦,尽在此景。游子,街灯,峡江,汽笛,小城,此亦通感,此亦景语情语。


        例句:枕过春山留梦迹,担回溪水有蛙声。

        短评:清新可感。留梦春山,似见少年情状,隐含往忆;担回蛙声,杂揉新诗手法本不足奇,唯细节捕捉令人拍案,那时溪水清冽,山村孩子,或真有此生活经验!


        例句:贼捐赃款常行善,仆享高薪正养廉。

        短评:此时代无良政商之寻常时尚。属对工稳,妙笔辛辣!出句似为刘汉之流画像,对句总汇“闷声发大财”乱象。炼字尤见功力,贼仆善廉对举,真穷形尽相!


        例句:两三灯火西风后,多少情怀午夜时。

        短评:落寞青春语。出句景,显为证心之景,灯火只两三,且在西风后,非落寞人难觉;对句情,应是无奈之情,唯青春浓稠,故耿耿不寐。语感极好,情意殊深。


        例句:岁月如倾多米诺,人生似逛迪斯尼。

        短评:不必一例长衫,亦可偶着西装。“多米诺”妙对“迪斯尼”,不独有形式之美,前缀“岁月”“人生”,更以意胜。西词亦可尽意,时语无碍旧体,此联可证。


        例句:新雪柔如乳,繁星亮似糖。

        短评:新奇卓异,无理而趣。设喻陌生感极大増强了诗意,细考,不过转换视角,以童稚之心捕捉诗意,类同“被子有太阳味儿”,所谓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不由不信。


        例句:九原人骨贱,犹可化新煤。

        短评:咏挖煤工。盛世惊奇,谁为拍案?活则地下苦力,死为九原新煤,“犹可”二字,语淡意绝,静水深流,力度断不输老杜“酒肉冻骨”句,而悲抑似犹过之。


        例句:独坐三更冷,相思一豆红。

        短评:写深夜抽烟,有孤绝意存焉。独坐将身三更冷,缘何?端在一豆红。因色形相近,烟头瞬化红豆,红豆转切相思。电光石火间,因果霎时连通,真奇思也!


        例句:无聊知世味,多难识残棋。

        短评:沧桑人语。出句可以放翁“世味年来薄似纱”参读,俱是失意;对句尤耐品咂,多难兴邦政治家语,于凡人言,多难而后乃是凋零残棋,苍烟夕照,无多期待。


        例句:秋凉翻旧被,母爱有余温。

        短评:平白语,至深忆,一瞬温情。诗从生活来,从日常来,信不虚也。与孟郊《游子吟》对读,更有意味,念子思母景异时殊,情则一。人事凋零,秋凉似有深意。


        例句:响枝松布子,争粒雀添丁。

        短评:一为听,一为视,林中别有天地,而“我”自在其中。凭诗而画,必有一杖履先生存焉。“响争”前置,更见生机。“松布子”真妙喻也,先生高怀,不难想象。


        例句:大侠归兮魂不死,已传刀法在人间。

        短评:首句尚有咏叹意,尾句纯客观,陡然间零度情感,但诛心之痛自在其间。人间无道,故大侠虽去而悲愤未已,“刀法”二字,意味无穷,词简意丰,诗眼所在。


        例句:秋雨连天池涨际,春风拂岭燕归前。

        短评:记得马致远“枯藤老树”否?“际、前”后缀,虽时态句,但隐约有人,隐约有无尽意。应猜得出个大略吧?对,怀人诗中的两句。何谓景语情语?此联可范。


        例句:赋闲人自日中起,抢雨船从桥下过。

        短评:悠闲江南景致。出句舒缓,对句急促,缓急协调。人在瓦屋内,船在小河中,中隔一扇古老木窗,十足画面感,差比陈逸飞笔墨。“抢”字下得恰切,妙绝。


        例句:抛却青春难为祭,将就冠盖不由人。

        短评:平仄未谐,视为七古句。咏当日家国之变,中有巨恸,语近废然,非过来人不能深味。不独情感沉郁,“将就”句更有入木之功,迅翁有言:正如煤的形成……


        例句:且从杯底留孤影,不向人前说旧欢。

        短评:不说,且留,百般尘世无奈,万千霜天话语,尽在其间。中岁忧怀难遣,几多苍心自抚?小了说,青春往梦,大了看,身世家国,多种解读,尽可各各照影。


        例句:万户千门深似海,十年弹指未逢卿。

        短评:“从此萧郎是路人”之别版,但表达上似更蕴藉,“是路人”痛在眼前,故情尚耿耿,“未逢卿”梦破十年,已意近幽绝。名句新翻而笔力犹健,方家手段。


        例句:政无两党民非主,思不多元士是奴。

        短评:于喧哗众声中尽弃陈言,一语中的直擒要害,端的势大力沉!只此一联,足令万首陈腐老干体披靡,蛇拿七寸,此新价值之功也。时事诗,终以眼界识见胜。


        例句:冢上已深三宿草,人间始重万言书。

        短评:咏彭帅,“已深始重”笔力千钧。本事历历固沉痛,然未尽于此,更深一层,世间真相真理,或掩蔽达一代甚至数代人,公义迟到,异代萧条,能不喟然?


        例句:石友毎逢皆酒醉,佳人一粲便魂销。

        短评:风人形象跃然,夫子性情十足!比之“生怕情多累美人”更见真率放达。如斯风度,石友尽兴佳人怡情,虽“诗如其人”颇多反证,赤子可感,直欲为之担保。


        例句:四海都归三字狱,百家尽入一言堂。

        短评:吾国吾民浩劫断语。一括十年,事理俱在,言约意丰。字面似冷静,底里有巨恸存焉。又,两句似断实连,果因可循,唯百家尽废,故四海归狱。真警世语!


        例句:风雨正酣云似墨,鱼龙欲起浪摇天。

        短评:怒海披襟,物我相激,足砺男儿壮志。比之老杜“江间塞上”句,或少阴郁动荡,更增浩大壮阔。比之毛公“四海五洲”句,取象眼前,落笔赋壮,似更自然浑成。


        例句:大教授群蛇出洞,老和尚独伞撑天。

        短评:只陈事实只字无评,绀弩笔法泪血幽默,极具概括力。风雨如晦际,“蛇伞”之说,嚣嚣时语也,过来人自可意会。今典化用得好,何消僻典救场生客入座?


        例句:云垂千户雨,伞放一街花。

        短评:江南,烟雨江南!“一街花”或是实景,“千户雨”当为怀想。君不闻小杜“千里莺啼绿映红”否?虽信有,谁亲见?但无碍自然妥帖,而远近推移更见风致。


        例句:雨巷青花伞,烟桥白璧人。

        短评:江南风致,有故事。大家取象,惜墨如金,名词连缀,尽得风流,记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璧人”是诗眼,休作墙边那人解,“璧”非“壁”也,呵呵。


        例句:一钩弯作梦,深钓洞庭情。

        短评:弦月乡忆,设喻本无足奇,但月、湖、梦三位一体,赋形奇警。情自夜生,忆从湖起,梦随月弯。月下秋湖,一钩深钓,不独意象绝美,情感亦深沉厚重。


        一通妄解或唐突了作者,好在有古语撑腰: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是否会错意,也就顾不得了。所以说,诗词至三唐两宋当然是高峰,但说诗词在唐宋就写完了无疑是谬判。诗不会被古人写完,正如饭不会被古人吃完一样,我们不必担心。十分有限的阅读范围内,上面这些诗句,我以为或正图谋传世。

        以上是今人中我觉得很好的诗句,下面再结合我自己的习作实践以及身边两位诗人朋友的作品谈点体会,当然,下边这些诗未必算得上好诗,但人们常说“知人论诗”,人最了解的莫过于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结合自己的习作以及身边朋友的作品来谈,可能体会更真切一些——


        例诗第三十四首:张庆辉先生的《眷村逢国军老兵遗孀》


烟雨迷蒙小巷偏,矮檐老妪拄阶前。

或因借问乡音重,忽道夫家在四川。

        简评:用细节展示重大历史事实与伤痛。


        眷村是台湾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中下层军政人员的聚居区就是眷村,许多明星像邓丽君、林青霞、张艾嘉、伊能静等人都是在眷村长大。大家可以去看看龙应台女士的《大江大海1949》、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那里边有许多关于眷村的描写——那是一处北望故园、乡愁笼罩之地,在这座孤悬海外、气候潮湿、风俗陌生的岛上,许多人就一生老死在眷村。现在,许多老兵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有些老兵的遗孀还在。因为有这么深厚的家国哀愁,我到台湾时,专门去看了一下,已经十分破败,在巷子里问路时,就遇到了这一幕,写了这首诗。有时候,切口不要大,用形象说话,此诗应该说基本做到了用细节展示重大的历史伤痛。


        例诗第三十五首:张庆辉先生的《丙申夏秋时事串烧》


无尽炎黄事,观澜兴未穷。

从心傅原慧,劈腿马难容。

一岛成深绿,九州调粉红。

倭降谁有忆,已忘奠英雄。


        简评:时事诗可一事一诗,金刚怒目;也是数事一诗,意在言外。此诗为2016年夏天的时事串烧,包含了六条新闻及个人的感慨。融铸今典,为一个特定时空存证。


        例诗第三十六首:张庆辉先生的《谢魏成宣苑主安排拾翠茶会》


一室劳君备,寻幽远浊尘。

云山谁拾翠,玉腕为分春。

论道多清气,推心尽素人。

临窗喜葱郁,犹忆有松筠。


        例诗第三十七首:张庆辉先生的《挚友寄我盘锦新米》


一袋分秋意,莹莹米似珠。

砂锅煨厚朴,竹勺试清腴。

塞北风中稻,天南雨里凫。

恍然今亦昨,漫道世情殊。


        简评:《谢魏成宣苑主安排拾翠茶会》《挚友寄我盘锦新米》是两首赠答诗,为点对点致谢忱。熊东遨先生说,应酬诗非不能作,作宜认真也。应酬不是应付,总要有些个性方好。以赠答为例,若一首诗如通用礼品,可以赠张三,亦可以赠李四,则此种诗大可不必劳神去做。必得赠老者以杖,赠少妇以裙,赠童子以饼,方可为之。这两首诗大体达到了熊先生的要求。


        例诗第三十八首:张庆辉先生的《茗品田东龙须河峡谷》


潭深犹似旧时幽,廿五年前此俊游。

山外托身真跌宕,谷中竟日只啁啾。

霜风渐起林犹翠,尘海迟归鬓已秋。

幸有烟霞三五侣,瀑前小煮共吟讴。


        简评:二十五年前曾在广西田东县工作过两年,经常去附近的龙须河峡谷游玩,二十五年后重游故地,许多感慨俱在其中。抒发人生况味最好做到物我两融,景情相激,此诗或可为范。


        以上是我自己的五首诗,谈不上好,只是一点心得体会。下面再举几首身边朋友的诗,程皎女士的四首和胡荣华先生的四首。个人觉得在自己有限的诗友圈中,他俩的诗比较有特色。


        程皎女士的诗有两个特点,一是写生活时,句子清丽、诗味很足,二是咏叹时事时,慨叹深沉,力道强劲。


        胡荣华先生诗的特点,一是咏叹时事,常睁新闻眼,见人所未见,叹人所未叹,同时,偶有警句,概括力极强,可令人品味再三;二是天马行空,不严格讲究格律,自谓“今体诗”,固然有争议,我个人以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要诗意充沛。


        举几首我个人觉得他们写得较好的诗,当然,读者以为然,作者未必然,他们自己倒不一定认同我的分析,这没有关系。


        例诗第三十九首:程皎女士的《自况》


辞镜朱颜感不禁,中宵万念一樽深。

故人纷逐京尘没,新病时因国步沉。

壁有闲书堪白首,身当怒海羡微禽。

拈成七字终无力,夜夜孤扪未死心。


        简评:其一,未言时事,但时事如何,尽在其中,不仅时事尽在其中,而且个人生态、心态也尽在其中;其二,家国时事、个人生态尽以形象出之,无一句议论,但观念自在其中,有大忧患存焉。


        例诗第四十首:程皎女士的《对茶有忆》


岂是新来厌酒浆,开樽暗忆采茶娘。

十年访尽红尘味,不及山前素手香。


        简评:文字清丽,寄慨深沉。全诗颇有身世感。

        写过往人生的某一个片段,可能是在某一个酒席上,突然间“一瞬出神,心在别处”,想起一段陈年记忆,这是人间的通感,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暗”字下得非常好,众人的热闹,一人的落寞,尽在这个“暗”字上。“十年访尽红尘味,不及山前素手香。”这两句很有身世感,多少人间事,尽在其中。让人想到罗隐的两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都有身世感,身世感实质是对时空的概括,很是需要力道,诗能写出身世感很不容易。


        例诗第四十一首:程皎女士的《凭窗即景》


村居向暮野烟微,手把残编送夕晖。

门外山山青不语,隔墙呼伴小狸归。


        简评:充满主人意趣的形象切换,以画面感、以画外意胜。

写山居生活,远景近景,颜色声音、客体主体,形象意趣,尽在28字之中。钟情古文化、沉浸大自然、特别有爱心的主人形象跃然其中。所以,亦可改个标题叫“自况”。


        例诗第四十二首:程皎女士的《观鸿成兄写马》


国中不见乌骓久,华蹬雕鞍多似狗;

九日赖君醒清神,顷刻一笔重抖擞。

雪涛直落勾且涂,低头信手浅深蹂;

纸上嘶风骨相生,眼前无马胸中有。

电目嗔,鼻息吼;怒耳龙颅向谁剖?

长鬃猎猎骨棱嶒,不识我者谓我丑。

狂来直欲酒千斗,英物岂容枚衔口;

俯仰时作奔雷声,试醉听尔横空走。

耳旁得得剩残秋,抚卷踟蹰独负手;

嗟乎世路蹶高蹄,聊拍座驾呼龙友!


        简评:天马行空,豪气干云,从诗词审美的角度看,笔墨酣畅,情绪饱满,古味十足,感染力强。最重要的,是有言外意,有人格代入,从中可以看到时代背景,看到现实批判,看到高迈人格,看到言外深衷,一石数鸟。


        例诗第四十三首:胡荣华先生的《丙申季夏感王田故事》

 

情怀总把股东亏,蛇象相争万众推。

种种结局皆预料,英雄老去做花肥。


        简评:在宝能系入侵万科的背景之下,写王石与田朴君事,从咏叹具体情事中,获得了溢出效应,结句极具世相概括力,为“老而弥坚”的富贵老男人画像。此诗还有个背景——正在王石焦头烂额之际,田小姐站出来讲“不依靠男人,实现独立女性的自我价值”,咪蒙专门写“独立婊”这篇文章。呵呵,这个时代,争当花肥的老男人太多了!


        例诗第四十四首:胡荣华先生的《己丑仲春进京谋事》


每赴京华各用心,二十年来费此身。

岁岁坎坷迫生计,环环蹉跎老皇城。

拼却青春难为祭,将就冠盖不由人。

众说纷纭家国事,乍暖还寒近阳春。


        简评:2009年,作者正处事业低谷,中年困顿,值两会前夕,第二次赴京谋事,一个背景是此前的1989、2008两个年份,作者都在北京,20年个人身世家国蹉跌尽在其中,颈联极为精警。


        例诗第四十五首:胡荣华先生的《闻李烽回福州》


纸上功名起福州,拼将侠气赌阳谋。

闽滇皆非立言地,成败俱是逐鹿头。

浮云仿佛青春远,浪子依稀岁月稠。

利义从来难取舍,最羡江湖一沙鸥。


        简评:受赠人为原《生活新报》执行社长李烽先生。此诗一是与受赠人性情十分贴合;二是有言外意,身世蹉跌纸媒困境俱在其中。


        例诗第四十六首:胡荣华先生的《金沙江畔》


春风鄙视大山荒,白云梦想去远方。

黄水滔滔望不断,有人横渡金沙江。


        简评:不着一字言情绪,但僻地的苍凉与无望,已藏于字里行间。


        这是我讲的第四部分,也有好诗在当代。

主讲人简介

        张庆辉,男,1970年3月生,重庆云阳人,现定居昆明。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滇吟社社长。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更多精彩专辑,参看如下链接:

【云帆诗家】张庆辉·露营诗二十首

【云帆诗家】张庆辉·未曾笔底英风减,且任颅边凛雪加

【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一)

【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二)

【云帆课堂】张庆辉·吃完瓜后看看远方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心与诗意吗(三)

关于投稿


        1)格律诗、词、散曲、歌词、对联,不超过20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到数篇不等;新诗,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

        2 )  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并注明所投稿的栏目,如【云帆诗会】、【云帆诗家】、【云帆诗友】【云帆清音】等。

        3)书法绘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4)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5)投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408170812@qq.com



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20元以内(含20元),归平台;

        2,打赏总额20元以上,作者与平台各半;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7日后10日内,向作者提供打赏明细,并以微信红包发放打赏。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豆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