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华:“无为”是用“无心之心”去为
《道德经》中的无为和形式主义
《老子》又叫《道德经》,通行本八十一章
虽然只有大约五千字,但对后世影响深远
它塑造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与文人品格
《老子》的思想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
常道、自然、无为、素朴与安乐
其中,「无为」是实践常道的具体措施
▲
老子的艺术形象
「无为」哲学的前提是懂得万事万物生长的自然之道
抓住事情的关键,做出独立而正确的判断
它除了强调政治上的无为而治外
也讲求一种以柔克刚,未雨绸缪,善始善终的人生哲学
比如应尊重孩子们不同的个性、能力、特点与成长节奏
保护孩子的自尊,不过分表扬、不搞应试教育等等
无论从国家的治理、公司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来说
「无为」都是值得学习的古老智慧
▲
明代嘉靖年间《道德经》刻本
在春秋的历史语境中,老子的无为可以视作对「礼」的批判
在那个时代,他觉得世界中充满了虚伪的礼
各种烦琐的祭礼和后来越来越严重的礼教
已经破坏和腐化了周代的礼,并使之远离自然
礼仪中的繁文缛节浪费了大量的钱财,荒废了农业生产
礼的等级性,导致了社会的极不正常的贫富悬殊
老子认为,过多沉湎于礼就容易「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
▲
道教艺术
真正的上德是「无为而无以为」,即无为且不借助名号
但如果有为但不借助名号,也算是「上仁」
可要是「为之而有以为」,有为且借助名号
便只是一种较为低劣的德性了
此时汲汲所求的目的常常不再是发扬身上的善
而是应付一个要求和口号,这便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
《周礼句解》
当然,这还不是老子眼中最糟糕的管理方法
最坏的情况莫过于「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人家都不想响应你,你却让别人去做
别人不做,便强迫别人,把他拉过来硬说这样做有多好多好
对老子而言,真正的「为」不需要打任何旗号
真正的德行是保养自己的「德」而不外露
▲
道教艺术
「无为」对虚伪的形式主义的批评是一针见血的
它反对是虚伪的、失去了自然的「礼」
对老子而言,「无为」是用“无心之心”去为
你自然而然地对他人好,以他人心为心就行了
这便是老子、庄子与王弼共同的政治和伦理理想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地重温经典
找准今天社会的问题,实现更高的目标
真正让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变成每一个人的自我要求
书名:无为的能量——《老子》哲学40讲
书号:978-7-300-30787-9
作者:林光华
定价:68.00 元
出版时间:2022 年 7 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道德经》中的「无为」和形式主义
老子讲“无为”主要是指不依赖名教法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让百姓保持质朴。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因为上面推崇什么,下面就会争相迎合,使人心变得虚伪。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太多的道德教化,而是需要“不言之教”,即在上位者以身作则。这对今人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启示,比如应尊重孩子们不同的个性、能力、特点与成长节奏,保护孩子的自尊,不过分表扬,不过分提倡竞争,不排名,不歧视,不以应试教育代替人格教育。无论从国家的治理、公司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来说,“无为”都是值得学习的古老智慧。
我们已经把“无为”大概的含义和背后的哲理根据进行了分析,那么“无为”到底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在后世又是怎么发展的?我们在本讲中继续分析。“无为”首先还是针对儒家的,《老子》第三十八章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
这段话有三个关键句。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最高的“德”,不以“德”为“德”是不自恃有“德”,这才是真的有“德”;“下德”离不开“德”,总是刻意追求“德”,实际上是没有“德”的体现;第二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无为”而不借助名号,下德“有为”而需要借助名号;第三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是说百姓对礼没有响应,统治者就拉着他们的胳膊非让他们信不可。这几句话揭示了“为”的五个不同的层次:
1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且不借助名号)
2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有为但不借助名号)
3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有为且借助名号)
4上礼:为之而莫之应(有为但无人响应)
5下礼:攘臂而扔之(强迫别人的妄为)
老子批评的主要是最后一个层次的“为”——妄为。我们先看这个第一部分,“上德不德”是道家思维的典型体现。“上德”就是“最高的德”,也有人译为“高尚的德”,其实这个“上”就是指“最高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有“德”的人不用总是抱着“德”,彰显“德”,不会过分宣传他的“德”,这是高明的为。高明的“为”不需要喊口号。有德之人不会把这个“德”标榜出来,就像一个谦虚的人不会说“我很谦虚”,一个有学问的人不会说“我很博学”,一个善良的人不会说“我很善良”一样。当人标榜自己的德行时,这德行的真假就值得怀疑了。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会自夸,他们会通过行为直接地呈现出来。在推行的方式上,真正有德的人不会整天去宣讲道德,而是注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说下等的“德”表现为不敢放下“德”,天天抱着这个“德”,因此这恰是无德的表现。如果有“德”,这个德行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无以为”就是不假借什么名号的“为”,“有以为”就是打着各种名号的“为”。最高的“德”不会去打着各种名号如仁、义、礼、智,跟你宣讲,无德的人整天喊口号,这种口号就变得虚伪了,这是老子对那个时代的一些虚伪现象的批评。君王可以做很多坏事,但是,他还可以打着仁、义、礼、智的名义,说我很仁爱,我贯彻的是儒家的这一套,老子对这种虚伪形式看得非常透彻。在春秋末年的时候,老子所针对的是那些虚伪化的“德”,被利用的“德”,而不是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德行。他这里是针对他所不能接受的那些君王的做法而讲的。
第三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特别形象,意思是你讲“德”还行,还要用一些口号来推行,反复地强调也还可以,更过分的是你讲的没人听,没人信,没人行,却硬拉着别人去遵从。这就是“攘臂而扔之”,它针对的是“礼”的推行。“礼”是通过外在的规范来束缚人,从而建构起整个社会稳定的秩序。老子批评的是它的推行、宣讲的方式,而不是“礼”本身。所以,“礼”也好,“德”也好,任何一种思想,你强制地推行或强制别人来信它,都会适得其反。所以河上公注解说“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外在的礼太多了,就离开了自然之道,比如各种烦琐的祭礼,以至于后来越来越严重的礼教,这些都是违背自然的。
在老子的时代,他就觉得这个“礼”伪饰太多了,周代原本的“礼”被破坏了或走向虚伪了。《老子》第五十三章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意思是宫殿非常奢侈,农田却很荒芜,仓库非常空虚。他们身穿锦绣华服,佩戴锋利宝剑,享受宴饮而不知满足,财富过多,这叫“盗夸”,这些人多么地无道呀。其对宫殿、穿着的描述,陆建华认为“是指责礼仪中的繁文缛节浪费了大量的钱财,荒废了农业生产,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礼的等级性,造成了财物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的极不正常的贫富悬殊;礼治使理想的统治者圣王明君质变、异化为掠夺民财的、穷凶极恶的强盗。”(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研究》)“礼”讲得太多了,表面上很华美,实际上没有意义。就像小学生见到老师时要行少先队礼,同时说“老师好”并鞠躬,这本是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但有的同学可能转过脸就开始说老师坏话,并没有在心里真正地尊重老师。“礼”不能保证你的心是真的,所以“礼”越多反而越导致一些虚伪现象的产生,这就是河上公所说的“饰伪烦多,动则离道”。
第三十八章的帛书本《德》篇在前,一开头就是对“德”的一个思考。“无为而无以为”是治理与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不借助名号。“无为而无以为”,是说“有为”,但是不用借助名号,不打很多的旗号,这就像学雷锋做好事一样,你做好事悄悄去做事就好,不用大张旗鼓地说“我在学雷锋”。“为之而有以为”,就是你“有为”而且还打着名号去“为”,汲汲以求,最后发现你的目的不是培养你的善心,发扬你身上的善,而是为了应付一个要求,响应一个口号,这就是“形式主义”。最后一个是比较差的统治方式或管理方式,“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人家都不想响应你,你让别人去做,别人不做,你就强迫别人,把他拉过来硬说这样做有多好多好。真正的德行是保养自己的“德”而不外露。真正的“为”是不需要打任何旗号的。
这一章的下半段可以说是整个文明不断堕落的一个概括:“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去了这个“道”的原本自然的这个礼序,之后才出现了“德”,就是人已经违背自然了,人的机巧智慧太多了,那最后人就只好用道德,原本自然的那种秩序都衰落了,就变成“德”。“德”还是可以通过教化让人接受的,但是“失德而后仁”,“德”没有了之后,就推行“仁”了。“仁”的发端是恻隐之心,人的内心都有恻隐之心,懂得同情别人,但“仁”不能去强行推行。孟子说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见杨伯峻:《孟子译注》),说的是人突然看到一小孩要掉到井里,都会惊心、担心。这小孩不是你家亲戚,也不是你家邻居,和你没有利害关系,这担心是发自真性。它是随机发出来的,不是道德绑架或制度规定,所以可贵。它具有普遍性,因为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的第一反应,最能见出人性的本来面目。
“失仁而后义”,一旦内在的这个恻隐之心失去的话,就只能靠“义”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义”原本的意思是“宜也”,就是适合、适宜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有“义”,还算不错的社会,我们中国四大名著里面,有两个都是写“义”的——《忠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甚至《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对唐僧也有一个“义”字,不然他早就离开师父了。师父救过他,他不能说走就走,这不仅有师徒的情分,也有朋友的义气。这个“义”在中国传统中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人讲义气,才可交,相互信任,才能一起做事。“义”还是能保证道德上的公平的,你为我赴汤蹈火,我就为你两肋插刀,这叫兄弟,所以有情有义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因为武侠精神的内核就在一个“义”。“义”字当先,而非“利”字当先,让人感佩,让人羡慕。“义”是一种江湖精神,也是一个江湖规矩,它是人心上的一个公平原则。
《三国演义》的“桃园三结义”为什么成为了佳话?因为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没有血缘关系,见到了,相互欣赏,目标一致,就结拜了,为了一个“义”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非常感人。对曹操这样“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的狠人,关羽都可以做到“华容道义释曹操”,仅仅因为曹操曾经厚待过他。这就是有气概,有气度,有智慧。中国传统美德的“义”可以说是让人荡气回肠的,也是传统道德容易在民间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仁”是内在的,不好评判,“礼”是外在的,仪式、仪轨没有了,“礼”就没有了。但“义”既有内在的真情,又有外在的道德监督,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会被唾弃的。“义”的美德不是靠血亲,也不是靠伦理道德,更不是靠刑法来建立的,而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靠一个人自身的品格来担当的。“义”的背后有诚实,有责任,有善良,所以说这样的社会还是个不错的社会。
今天的社会在哪个层级呢?不在《老子》讲的“道、德、仁、义、礼”的层级,而在“法”的层级。今天我们是法治社会,不是礼乐社会,也不是仁义社会,也不是道德社会。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弘扬这些,这是一个希望、目标、方向,是在法律保证公平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法”是法家崇尚的,不违法,成了今天做人的最后底线,这离孔子讲的道德社会,老子讲的自然社会都还很远,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重温经典,找准今天社会的问题,实现更高的目标,真正让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变成每一个人的自我要求。
王弼解释《老子》说“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内在的东西你去“为”,都会有虚伪,更何况是外在的呢?刻意去做出“仁”都虚伪了,刻意去遵循“礼”,不是更虚伪吗?你连内在的“仁”都没有了,“忠”也没有了,“信”也没有了,道德太稀薄了,所以社会就更混乱了。究其原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人有各种偏见、私心、欲望,所以“道”就被浮华所遮蔽了即后来庄子说的“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所以“无为”是针对虚伪的、失去了自然的“礼”。失去道德的要求和公平公正的法则之后,在这样一个战乱、浮华的社会,老子提出这个“无为”是有意义的。
“无为”对虚伪的形式主义的批评是一针见血的,它主要针对的是“慧智出,有大伪”的现象。人的机巧智慧越多,就越容易变得伪。那么我们今天再来看王弼的注释,他除了针对儒家,还针对诸子中的其他家来发论。“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如果爱是没有偏私的话,就不用刻意地去“为”了,也不用打着各种旗号,很张扬地去“为”了。遍施仁爱就可以了,对所有人都好,这是一个侯王应该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无为”是用“无心之心”去为,你自然而然地对百姓好,以百姓心为心就行了,这是老子、庄子与王弼共同的政治理想。
(文章节选自林光华《无为的能量:<老子>哲学四十讲》)
/ 作者简介/
林光华,1979年生,江苏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硕士、汉语言文学学士。学术专长:道家哲学、魏晋玄学。2005年赴台湾学习,2009年赴德国学习,2019年赴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做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研究》《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合著有《老子解读》《庄子解读》。在《哲学研究》、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教学中开设老子、庄子、魏晋玄学、情感哲学等课程,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标兵。在喜马拉雅、优酷、爱奇艺、腾讯、复旦大学人文智课等平台有网课《老子33讲》《庄子50讲》《道解红楼梦》《十本爱情名著导读》等。
/ 内容简介/
本书将《老子》81章的思想分五个主要观念﹣常道、自然、无为、素朴、安乐来加以理解与诠释,在客观解读《老子》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生存体验与问题进行新的阐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让人理解《老子》的思维方式、主要思想、修养境界及其当代价值与对人生的启发,让人在当下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充盈,提升处理问题的智慧与能力。使人能在遵循天道自然的法则时成就天性的自由绽放;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看清欲望而复归于朴;在如婴儿的元气满满的状态中体验身心安乐的幸福感。全书以专业的学术研究为根基,以敏锐的触角为创新,以真切的关怀为切入点,以深入浅出的生活案例为辅助,为我们打开了一本有独特视角但人人都能读懂的《老子》。
/ 目录/
让人文学花开万家——序林光华《无为的能量》1
前言1
全书导览表1
常道篇
第一讲.奇人奇书
第二讲.你去走,它才是一条路
第三讲.体悟“道”的两种方式
第四讲.无法点燃一盏灯看看黑暗的模样
第五讲.宇宙本源,没有答案的问题
第六讲.没有分别心,才能体会“道”
第七讲.你跟这世界息息相关
第八讲.春在枝头已十分
第九讲.形上之“道”落到生活中
自然篇
第十讲.万物各有“道”
第十一讲.放下远比拿起难
第十二讲.有准备的人绝少焦虑
第十三讲.顺着大地走
第十四讲.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太多道德教化
第十五讲.高度自觉的人文自然
第十六讲.从“自然”到“真性”
第十七讲.“道”在每个事物的绽放中
无为篇
第十八讲.“无为”不是躺平
第十九讲.超越二元对立的“善为”
第二十讲.高明的“为”不需要喊口号
第二十一讲.不要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
第二十二讲.君无为而臣有为
第二十三讲.占有什么,便失去什么
第二十四讲.反向思维的作用
第二十五讲.阴阳相互成全
第二十六讲.外在的东西越少越好
第二十七讲.正话反说的妙处
第二十八讲.“无为”的能量
素朴篇
第二十九讲.元气满满的生命状态
第三十讲.与热闹的时代保持距离
第三十一讲.谁战胜了欲望,谁就战胜了自己
第三十二讲.回到没有被雕刻的样子
第三十三讲.超越善恶二分的“朴”
第三十四讲.无名是最高的质朴
第三十五讲.以百姓心为心
安乐篇
第三十六讲.标榜的仁爱容易虚伪
第三十七讲.“绝仁弃义”才有真仁义
第三十八讲.“甘美安乐”的幸福生活
第三十九讲.真我的回归
第四十讲.庄子的回响
附录《老子》王弼本全文
参考文献
后记
致关心学术作品的你
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
微信号 : xueshushouwangzhe
新浪微博:@人大出版社学术守望者
读点好书 很有必要